西方占星学的历史发展 四
(2010-09-14 13:28:27)
标签:
古典占星历史文艺复兴占星希腊占星占星占星学星座 |
分类: 古典占星 |
○占星学和新宇宙观
哥白尼出生在公元1473年波兰的一个商人家庭,他在意大利留学后回到波兰,坚持不懈的观察天象,纪录数据,开始对拖乐密的地心说产生了怀疑。1510年前后~1530年,他完成了「天体运行论」的著作,书中提出许多观点证明太阳系的中心是太阳而非地球。哥白尼深知他的主张会被保守反动的教会视为异諯邪说,所以直到临死之前,才同意付梓出版。他的恐惧果然应验了,在他的学说公诸于世的随后五十年间,教会一直采取敌对的立场。意大利著名的思想家布鲁诺冲破反动教会的重重阻力,极力地宣扬哥白尼的日心说,从多方面补充了哥白尼的学说,但在一六OO年因倡导他的学说,被教会烧死在柱上。一六六三年,大约距哥白尼一个世纪以后,伽俐略也被迫在最后关头撤回自己的主张。哥白尼学说并非全然正确,他无法经由直接的观察找到证明。不过,不需要很久的时间,他的学说就得到证实。讽刺的是,这个证据是由一个极力反对哥白尼的占星家发现的。此人就是第谷.布洛赫(Tycho Brahe),他是丹麦的贵族,也是丹麦皇家占星家。丹麦国王资助他在哈芬岛上成立天文观察台。一五七六年到一五九六年间第谷利用在此工作的期间绘制了一张精确的星图并仔细观察行星的位置,尤其注意火星的动态。他曾告诫说「占星术只要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不被无知的人滥用,就不是一种迷惑或欺骗人的科学。」而第谷的头号助理就是赫赫有名的刻卜勒(Kepler)。
○天文学与占星学分道扬镳
一六O一年第谷死后,刻卜勒继他成为皇家数学大师。刻卜勒本人对占星学也十分有研究,他曾说「对星座作用的信念,首先来自令人信服的亲身经验,只有未曾仔细研究过他的人才会加以否定。」,据称他的占星预测还相当的准验呢,不过他本人曾抱怨过「要是占星术女儿赚不够钱,天文学母亲便要一起挨饿。」似乎对于更高深的天文学成就较有兴趣,而厌于用占星术来讨好客户。刻卜勒提出的天文学说使数个世纪以来确认不移的托勒密体系面临解体。此后西方乃至世界的天文观念,在沿袭刻卜勒的天文观念下持续不断的发展茁壮。事实上这个学说对占星学的影响,并不如预期中那么具有威胁性。因为就算太阳为宇宙中心,但人们生长在地球上,仍然感受到行星的影响却是始终如一的,这就是中国术数中特别强调的「一物一太极」的实际经验。真正令占星学与天文学分道扬镳的应该是西方科学发达后的理性思维。
○短视的理性主义者
科学思想的快速发展使天文学与占星术之间产生了分离,最终法国在科贝尔当政的1665年正式禁止了占星术的教学,占星术被再次排斥到民间活动的范畴中去了。新理性主义者不经考虑便全盘否定了占星学的价值,而忽略了过去天文学家从哥白尼、第谷、刻卜勒甚至是牛顿在占星学领域所作过的探讨和既定的成就。无可否认,直到十九世纪中叶为止,占星学捱过一段长时间的没落,许多相信占星术的欧洲人纷纷都转入地下活动,例如参加共济会或玫瑰十字会等超自然研究组织。
○现代占星学的再次复兴:在近两百年前
当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后,占星家需要一种理性的形式来表现占星的艺术,这也影响了后面几代的占星家直到现在。占星术在十九世纪恢复了活力,1825年在法、德占星活动开始复苏,人们开始怀疑科学理性是否足以解决所有人类的问题。因为面对用的过份的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人们对神秘学又产生了好感。心理学的发展也激起了一种迷恋:人们又开始扶乩招魂,转向东方去寻求智慧之路。通神学者们恢复了占星术的名誉,英国人亚伦‧雷欧(Alan Leo)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占星术的注意,因为一次官司,使得他将强调预测事件的占星活动转变为解释心理个性倾向,这个重大的转变,促使二十世纪的占星活动产生重大变革,他被称为现代占星之父。
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的米歇尔‧高格林(Michel
二十世纪初,蔷薇十字会韩德尔(Max Heindel)和人智学者经常实施占星术,重新赋予它高贵的身份,并且把它与东方的各种哲学和宗教,包括犹太密教卡巴拉联系起来。而新兴的心理学,尤其是著名心理学家卡尔‧容格(Carl Jung)的著作对占星术颇为关注,他对于符号与图腾的象征十分有研究,并试图将占星与心理学做出连结。他将一切事物以平行与共时方式在不同的平面上同时发生,彼此之间却不存在因果关系称为「共时性」,这种非因果的连结关系,给予了占星学一部份的支持。
二十世纪的三零年代,原籍法国的美国哲学家、占星家丹‧卢迪亚尔(Dane Rudhyar)研究了时间周期的观念,发现了月球及月相对人的机能的影响。他关于占星术的著作使人们不再仅仅关心自己碰到的事件,而是对整个占星术都发生了兴趣。他使占星术成为一种掌握人生方向的工具,强调人可以透过自我的认知转换,来促进个性的发展,以谋求良好未来的命运。这个学派构成了人本主义(Humanistic)的占星术,使占星术和现代性得以协调起来。
而西方就在强调新时代运动(New Age)、自由意志(Free Will)、人本关怀、静坐、灵修、轮回、心理学等多元化的思维活动中,不断地将新的想法渗透进占星学的活动。许多占星学家将容格的心理学理论,如:原型、阴影、集体潜意识、性驱力、神话理论与占星的符号链接,加上受到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发展出一种不重视预测人生事件,而强调人性觉醒、心灵演化、意识进化、社会进化的新兴学派:心理占星学派,如:英国的Liz Greene便是知名学者。
在德国一些占星家(如汉堡学派的Alfred Witte、宇宙生物学派的Reinhold Ebertin)也提出了关于未知的行星(冥后)及虚拟的行星(八虚星),并且发展出不同于传统的行星中点论法(Midpoints),强调行星结构的三星、四星组合(Planetary Pictures),并舍弃传统使用的后天宫位,论法独树一格,堪称二十世纪占星界最重要的创见,也赋予了占星学新的生命。(关于宇宙生物学派,杨国正老师另着有:宇宙生物学:中点理论之应用有声书,欢迎学员利用)
心理占星与太阳星座(pop astrology)的发展使得占星学失去了探讨客观实境或预测未来的能力。就在西方过度强调心理占星,忽视占星的本质是在预测人生时,1990年代,逐渐有学者开始从传统的古籍中发掘尘封已久的论断系统,为恢复占星学的本质:预测人生现象,及保留占星历史内容的原貌而努力。最著名的当属三位名字都叫Robert (Zoller、Hand、Schmidt)的占星家所发起的Project Hindsight,将希腊、中世纪时期的古代经典翻译注释,后来三位虽因为理念的不同而分道扬镳,而Zoller透过三十年的经验累积,开办中世纪占星课程,持续教导中世纪预言占星学,他的研究与努力更于2002年获得占星界轩辕十四奖(Regulus Award)极高的肯定。而Hand则创立ARHAT(Association for the Retrieval of Historic Astrological Texts)继续古籍的翻译与保存。古典占星(包含希腊占星、中世纪占星)的再度复苏弥补了现代西方占星学的不足,也保存了古人的智慧结晶,功不可没。
参考数据:
1、香港鸣远中学世界历史科网页http://www.mingyuen.edu.hk/history/
2、历史月刊电子报:巴比伦对世界文明的贡献(二)
3、简明世界史
4、全球通史
5、星象大观
6、占星术
7、星辰与命运
8、Diploma Course in Medieval Astrology:Orientation , Robert Zo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