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第一次出现“小康”一词

(2019-04-05 17:12:01)

中国第一次出现“小康”一词

“小康”一词最初出现于《诗经.大雅.民劳》篇。这首诗的开头为“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小康,即小安。“小康”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出现是由古代儒家提出来的。它是较“大同”世界低一级的一种社会。《礼记.礼运》中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是谓小康”。这种社会虽然政教修明,但是还必须要有礼来约束,仍不及古帝“大同”之世,故称为“小康”。一般是指禹、汤、文、武、成王、周公之治。

后来,“小康”一词也含有经济较宽裕,可以不愁温饱等意思。俗称的“小康之家”也是由此而延伸来的。

注*:这里可理解为:民众也可以由劳动所收获的成果而能够过上较为平安的生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