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为用·知须行·观要化——公安部赵庆林申论模板系列一
(2012-10-27 18:02:25)
标签:
公安部团委书记赵庆林申论模板核心价值观杂谈 |
学为用 知须行 观要化
——浅谈“七化七成”弘扬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
公安部团委书记
一、内化于心,注重思想生成。“知为行之始,学为用之先。”要通过学习,真正搞清楚“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内化于心要做到真学,让核心价值观入脑。不走过场,入心入脑,不能满足于翻翻公告、听听报告、看看书报,要有真学的追求、真学的态度、真学的实效,要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成,把“思”作为学习的灵魂,把“悟”作为学习的精髓,把“成”作为学习的目标。内化于心要做到真懂,让核心价值观入神。不是不懂装懂,而是要领会其要义,把握其精髓,掌握其真谛,真要对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做到清楚明了,要对其内在逻辑和基本要求做到融会贯通,要对人民警察的政治本色、宗旨理念、价值追求、基本操守做到了然于胸,力求对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精髓认识得更深一些、理解得更透一些、把握得更准一些。内化于心要做到真信,让核心价值观入心。真正相信“忠诚”是公安工作的灵魂和统帅,“为民”是公安工作的宗旨和归宿,“公正”是公安工作的价值和生命,“廉洁”是公安工作的底线和保障,做到理论清醒、政治坚定、行动自觉,提高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坚定性和自觉性。
二、外化于行,注重实践做成。《荀子·修身》讲“道虽弥,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弘扬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不是坐而论道、纸上谈兵、闭门造车、附庸风雅,不是挂在墙上、放在嘴边、写在纸面的,而是落实在行动中。要将核心价值观写入生活文本,作为行动指南,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将精神的驱动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不能只图形式、不求实效,只提口号、不出实招,不要搞形式主义,不要做表面文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深入一线,到群众中去,拜人民为师,到实地、察实情、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在本职岗位中建功立业,在服务群众中彰显作为,在奉献社会中体现价值。要真正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利益当作第一选择,把群众需求当作第一考虑,把群众满意当作第一标准,不断探索加强社会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切实提升人民警察亲民、爱民、为民的职业形象。
三、固化于制,注重制度约成。秦皇扫六合之后铸造圆形方孔钱统一币制。古之帝王,冬赴寰秋,夏至方泽,中国帝王讲究王道霸道,中国哲学讲究天圆地方,中国处事讲究外柔内刚。制度带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和战略性。树立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既要有理论敷陈、文明诉求,还要有制度支撑、机制保障。深入开展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要坚持灵活性和原则性的统一,刚柔并济,软硬结合,固化于制,把文化的价值观念与制度的刚性约束相结合。要坚持从严治警不动摇,把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渗透到各项规章制度、行为准则、纪律约束、职业规范中,持之以恒地抓好“五条禁令”、“五个严禁”等各项纪律规定的落实,严明纪律,整肃作风,坚决整治“庸懒散”等不良风气,坚决防止“大恶丑”等案件发生。要把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探索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实践检验的成功做法、管用好使的有力措施固定下来,上升为制度机制。要加强制度配套建设,建立健全一套规范的、稳定的、可操作的和可考核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奖惩机制、考核机制等。
四、律化于我,注重自我养成。日本社会学家横山宁夫提出自发的才是最有效的,激励员工自发地工作最有效并持续不断的控制不是强制,而是触发个人内在的自发控制,这种观点被称为横山法则。弘扬和践行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首先是要做到自我约束、自我养成、自我树立、自我提高,然后做到人人主动学习、人人参与活动、人人受到教育、人人得到提高。要有从我做起、向我看齐、对我监督的主动意识和自觉意识,要有舍我其谁、敢为人先、创先争优的担纲意识和主体意识,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不进则退的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将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觉的行动,转化为自己的习惯、转化为自动的行为、转化为自主的意识、转化为自我的约束。要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人、手头事做起,从每一个岗位、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措施、每一步行动做起,做到行为先于他人、要求严于他人、标准高于他人、贡献大于他人、实绩好于他人。
五、活化于形,注重载体促成。弘扬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要有多样化、多元化的实践形式,需要生活化和时代化的鲜活载体。要紧密结合公安职能职责,紧密结合“三评三访”深化“大走访”活动,结合本警钟、本行业、本地区的自身特点、行业特色、群体特征,不断创新载体,活跃形式,丰富爱民实践活动,努力增强针对性、适应性、普遍性。要紧密结合时代特征,善于把“大道理”转化为广大民警易于接受的“小道理”,改变以往“填鸭式”的灌输、“家长式”的说教、“教条式”的方法,改变这种空洞无物的思想政治模式,善于吸收和借鉴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借助QQ、微博、手机等现代手段,运用情感、艺术、时尚等现代元素,开阔思路、丰富载体、活跃形式,选取一些体验感强、趣味性浓、灵活多样、新颖独特的活动,以文化育警、用精神塑魂的作用,做到寓教于知、寓教于形、寓教于乐,于灵活氛围中、于多样载体中、于有形实践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创造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
六、习化于常,注重常态形成。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不是“季候风”、“一阵风”,不是“三分钟热度”、“阵雨湿地皮”、“一锤子买卖”,不能一时一事、不是一情一镜,不要忽冷忽热,一曝十寒,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要常态化、日常化、经常化、长效化。推动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的日常化、常态化、经常化需要媒体的“常态化引导”、需要组织“常态化给力”、需要领导“常态化带动”、需要机制“常态化保障”、需要个人“常态化践行”。要通过加强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行为养成,真正使核心价值观在广大民警头脑中生根发芽并转化为自觉行动。广大民警要把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引前进航程的“长明灯”、伴随从警之路的“长青藤”、净化精神灵魂的“长流水”,时刻学习,坚持弘扬,终身践行,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做到经常化、常态化、习惯化,在日常的一点一滴、一丝一念、一言一行中践行。
七、教化于范,注重典型树成。西方谚语讲“优良的示范是最有力的说服,好人的榜样是最深刻的哲理。”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增强人民警察的职业荣誉感、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认同感,大力弘扬公安英模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用先进典型教育引领广大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公安队伍中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要注重培养发掘和宣传弘扬身边的典型,使广大民警接受身边典型、赞赏身边典型、学习身边典型。要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对比,使大家知荣知耻知所为知所不为,信守政治路线,驻守思想防线、遵守法纪红线、坚守做人底线,以平和之心对待名,以淡泊之心对待位,以知足之心对待利,以敬畏之心对待权,以进取之心对待事,始终保持人民警察的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