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谈谈风险控制/资金管理之“回报风险率(盈亏比)”。
(2017-07-16 09:49:21)
标签:
转载 |
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回报风险率(RETURN
RISK RATIO)。 |
设定了止损位置后,如果价格朝有利的方向发展,有的交易员到了止盈位置及时止盈,有的交易员喜欢尽量享受盈利的乐趣——设置追踪止盈。 举个例子:以10元价格买入某个个股,止损设置在9.5元。买入后,价格跌到9.5元即可止损。如果价格向有利方向发展,可以在11元附近止盈(回报风险率2:1);有些交易员选择把止损点上移到10.5元,观察行情的进一步发展。假如行情继续上涨,再次上调止损点,直到价格回调到止损点平仓。 这时,“追踪止损”和“追踪止盈’实际是同一个意思。追踪止损的好处在于更加符合“截断亏损,让盈利奔跑”的原则。不利之处在于同时也增加了追逐盈利时的回调风险,在某些情况下,盈利空间反而不如直接止盈。 |
举例说明:交易员在1.2155的价位开设EUR/USD的买仓,
然后设立1.2145的止损价位,而移动止损的设定为30点。当EUR/USD升至1.2185时,客户的止损价位将会自动上升至1.2175。移动止损将能够替客户锁定30点的利润。每当EUR/USD的价格上升30点,止损价位将一直随之上升而保存客户原来所设定的10点的止损距离。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开仓后只有当价格有利情况下,才存在止损点的移动。否则,开仓后,价格不利,就是止损,没有任何其他动作。
不论是否运用追踪止损方法,都要符合前述的“风险百分比”和“回报风险率”的原则进行风险管理,交易才可能稳定地盈利。
问题:交易员A和交易员B, A所有交易的获利概率为75%,
B所有交易的获利概率则仅接近40%,哪一个交易员更成功呢?
交易员A的平均每次盈利为:成功概率*回报风险率*R — 失败概率*R=75%*1/4*R—25%*R=
-1/16R,A的平均盈利能力为负,他不能稳定盈利。
交易员B的平均每次盈利为:成功概率*回报风险率*R — 失败概率*R=40%*2*R —60%*R =
0.2R,交易员B的平均每次盈利能力为正。
交易员B的盈利能力明显高于交易员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