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員者群像.小蝦米抗大鯨魚.全靠謙卑的心……
(2012-12-24 12:58:30)
标签:
杂谈 |
動員者群像.小蝦米抗大鯨魚.全靠謙卑的心……
2012-12-24 01:21【中國時報/江慧真】
新故鄉動員令的主角,多為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但他們對故鄉的堅持、對土地的行動力,卻打動社會大小角落。
回顧每一個返鄉打拚的故事,吳念真分析,第一種人是為了維護環境,當政府徵收土地、開設工業區,住民不希望用地被汙染、生活方式被改變,所以組成力量抗衡政府。第二種則是保留文化,台灣鄉鎮因人口老化外移,人和人的情感不見了,需要一個共同的集體記憶激勵他們,集合起來改造環境,這就是「民間力量」。
有些人很有目標,洋洋灑灑列出計畫,吳念真說,像林邊的鄭婉阡,本是家庭主婦,水災後去應徵打掃工作,卻發現那個協會亂七八糟,連電腦都被水淹了,她從泥濘中慢慢做起,最後從「幹總事」變成了「總幹事」。
有人懷抱著清楚藍圖,有人卻是被逼的。小野舉例,作家朱天衣本來只想遁逃山林,隱居在關西馬武督溪養貓養狗,怎知被破壞生態浩劫的惡勢力激怒了,不惜槓上水保局、上書馬總統,保護好山好水。
「每個人都有一個偶然!他沒要當英雄,只想逃避這個很煩的世界,不料台灣竟然無處可逃,到處都有溪流、土地問題……」
吳念真感動說,這一年最大的收穫,是透過這群動員者重新把台灣走一遍。跟著他們的腳步,我們彷彿進到了鄉鎮,看到努力的立體輪廓,民間的力量就在那份單純,對家鄉、對人的愛,以及那顆謙卑的心。
2012-12-24 01:21【中國時報/江慧真】
新故鄉動員令的主角,多為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但他們對故鄉的堅持、對土地的行動力,卻打動社會大小角落。
回顧每一個返鄉打拚的故事,吳念真分析,第一種人是為了維護環境,當政府徵收土地、開設工業區,住民不希望用地被汙染、生活方式被改變,所以組成力量抗衡政府。第二種則是保留文化,台灣鄉鎮因人口老化外移,人和人的情感不見了,需要一個共同的集體記憶激勵他們,集合起來改造環境,這就是「民間力量」。
有些人很有目標,洋洋灑灑列出計畫,吳念真說,像林邊的鄭婉阡,本是家庭主婦,水災後去應徵打掃工作,卻發現那個協會亂七八糟,連電腦都被水淹了,她從泥濘中慢慢做起,最後從「幹總事」變成了「總幹事」。
有人懷抱著清楚藍圖,有人卻是被逼的。小野舉例,作家朱天衣本來只想遁逃山林,隱居在關西馬武督溪養貓養狗,怎知被破壞生態浩劫的惡勢力激怒了,不惜槓上水保局、上書馬總統,保護好山好水。
「每個人都有一個偶然!他沒要當英雄,只想逃避這個很煩的世界,不料台灣竟然無處可逃,到處都有溪流、土地問題……」
吳念真感動說,這一年最大的收穫,是透過這群動員者重新把台灣走一遍。跟著他們的腳步,我們彷彿進到了鄉鎮,看到努力的立體輪廓,民間的力量就在那份單純,對家鄉、對人的愛,以及那顆謙卑的心。
前一篇:朱天衣专栏:威力彩/朱天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