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朱天衣
朱天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867
  • 关注人气:32,49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奄奄一息的馬武督溪.憤怒的朱天衣……

(2012-03-19 23:24:28)
标签:

杂谈

奄奄一息的馬武督溪.憤怒的朱天衣……

【專欄文章/小野】

 

「19隻貓、19隻狗、3隻鵝、6隻雞、2隻鴿子,和1隻八哥。很難想像的是:鵝最凶。」小野企圖一口氣唸完一長串的名單,肺活量顯得有些吃力。負責供養這些「動物食客」的朱天衣忍不住笑場:「難為你了。」

 

朱天衣這日以「馬武督山林溪流保育協會理事長」的身份,與小野對談,小野直言:「名字跟頭銜,實在搭不起來。」

 

從事作家與作文教師長達25年的朱天衣,來自一個文學世家。父親是小說家朱西甯,母親是日文翻譯家劉慕沙,與姐姐朱天文、朱天心並稱朱家三姐妹。小野與她對談的第一個問題卻是:「你寫信給總統幹嘛?」

 

在新竹關西馬武督溪畔過了10年隱士般生活的朱天衣說,馬武督溪裡有許多保育魚類,如苦花(台灣鯝魚)、香魚、鱸鰻等,附近山林還有藍鵲、臭鼬、獼猴、螢火蟲,「每天都覺得自己好幸福。」

 

但是,朱天衣最近的新聞事件卻是去年11月上書總統,奮力與水保局周旋,為的就是要搶救奄奄一息馬武督溪的生態。

 

馬武督溪的驟變導火線在於去年9月,一夕之間溪裡的魚蝦全被毒光,「連溪畔的白鷺鷥也死了,整條溪一片死寂」,讓朱天衣十分震驚,結合在地民眾全力護溪。

 

禍不單行,去年11月水保局竟在順向坡上建工程,對在地生態環境造成二度傷害,「非常危險,距離我家只有二、三百公尺。」讓朱天衣及社區居民都很憂心。

 

小野認識朱家由來已久:「朱家的動物比人多,門也不用關,是個很自由的環境。」很能體會朱天衣對土地、動物、生態的熱愛,看著她從台北搬到淡水、再到龍潭,最後落腳關西,流浪動物愈收愈多,何止像是孟母三遷。

 

朱天衣感嘆,離開都市之後,才清楚感受到台灣的城鄉差距,都市人不會在意的水保局和民代等,在偏鄉擁有很大的權力、很多的資源,「我們已經隱忍10年,若不是動到重要溪流,也不會被逼得站出來。」

 

對此小野心有同感:「古代需要向『包公』陳情以求上達天聽,但在民主國家,照理說不該那麼辛苦。」但是,當行政資源流於圖利特定對象,在地利益盤根錯結到民意代表都處理不了時,彷彿也無路可走。

 

幸好,朱天衣堅決相信要打破「共犯結構」並非那麼難,「我相信違法的事情,凡做過事必留下痕跡。」仔細的調查、提出證據,終於揭發水保局公務員假借整治野溪之名,為特定農舍鋪農路、建堤防的弊端,涉嫌違法的公務員遭調職查辦,廉政署介入調查,被視為小蝦米戰勝大鯨魚。

 

除了關心生態,久居關西的朱天衣也看過許多不公平的山林資源交易後,在地的泰雅族原住民常被騙、被拐、被協迫讓出或廉售土地,同樣讓她不忍:「面對弱勢的原住民,我的心在滴血,好希望能夠多幫忙他們一點。」

 

聽到她說起原民受到傷害的案例,小野直說:「這就像現代版的吳鳳!」過去人們以為吳鳳是犧牲自己去教化原民,但經過鄒族考究,其實吳鳳是欺負原住民的漢人。

 

朱天衣一直在思考在平地打零工、難以生存而回到原鄉的原住民,可以做什麼?她認為,「在地世居的原民,很適合投入生態保育及解說的工作。」這也是她未來想做的事。

 

朱天衣的想法很快得到小野的認同。小野曾問《賽德克.巴萊》導演魏德聖,賽德克.巴萊意指「真正的人」,但何謂真正的人?魏導說:「用他會的方式,跟土地一起生活。」這樣的精神,與馬武督山林溪流保育協會未來要做的事,竟是不謀而合。

 

■內容提供/大魯文創 撰寫編整/張菡尹

 

■想聽小野講原住民的故事,想知道朱天衣上書總統的內幕,以及她如何挖崛事實並對抗劣勢,請到「這些人那些事」網路廣播網站《新故鄉動員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