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空中對談-新故鄉願景.隱士怒吼:還我好山水……
(2012-03-18 10:19:34)
标签:
杂谈 |
小野空中對談-新故鄉願景.隱士怒吼:還我好山水……
【中國時報/謝錦芳、陳權欣、何榮幸,執筆:謝錦芳】
知名作家朱天衣十年來在新竹關西過著隱居般的生活,為了防止馬武督溪遭遇生態浩劫,她不惜槓上水保局,並且上書馬英九總統。朱天衣發出「階段性封溪」動員令,號召地方人士一起保護好山好水,並提供工作機會給原住民朋友,「給原住民一個留在家鄉的理由」。
在中國時報與紙風車合作「新故鄉動員令:三六八鄉鎮市區第二哩路」節目中,小野與朱天衣兩位作家首次進行對談。小野話匣子一打開就說,「小說家朱西甯與朱家三姊妹在台灣新文學史中占有一席之地,政大教授陳芳明撰寫的《台灣新文學史》特別以專章介紹。」在三姊妹中排行最小的朱天衣,教導兒童寫作已有廿五個年頭。這回她要談的不是文學,而是以「馬武督山林溪流保育協會理事長」身分,揭發不肖地方官員知法玩法、破壞好山好水的醜聞。
發生毒魚事件 號召階段性封溪
關西是一個原民鄉,泰雅族人為多。馬武督溪是鳳山溪的上游,關西自來水廠在下游取水。朱天衣說,馬武督溪裡有許多保育魚類如台灣魚固魚,以及香魚、鱸鰻等,周遭森林裡有藍鵲、白鼻心、臭鼬、大冠鳩、獼猴、螢火蟲等,也是《賽德克.巴萊》取景地點之一。她從淡水、龍潭一路搬到關西,目前就住在溪畔,「覺得自己很幸福。」
不料,去年九月發生了毒魚事件,一名剛出獄的累犯在溪裡放毒,一夕間溪裡魚蝦全死光。朱天衣說,當時整條溪一片死寂,連溪畔的白鷺鷥也死了。十一月初水保局的工程對馬武督溪造成第二次浩劫,「又是一個為特定對象興建的工程,建在順向坡上非常危險,距離我家約二、三百公尺。」
地方官員玩法 竟圖利豪華農舍
她氣憤地說,「有人在順向坡蓋豪華農舍,水保局幫這戶人家做坡坎、排水溝和護堤,還幫忙開一條路直通這戶人家,花的公帑全由納稅人埋單,實在太過分。」
搬到關西之後,朱天衣對於城鄉差距的感受特別深。以關西為例,鎮公所一年經費約八百多萬元,但水保局在當地工程預算高達上千萬元。她直言:「一般民眾所接觸到的就是這般惡行惡狀的民代與基層公務員,很不幸都掛著國民黨的名號,選前買票、選後圖利自己,上面的人再乾淨、做得再辛苦,也抵不上這些人所帶來的禍害。」
去年十一月朱天衣發起成立「馬武督山林溪流保育協會」,號召當地居民進行階段性封溪。馬武督溪從源頭到錦山橋長達十五公里,溪畔有許多民宿、咖啡館和露營區。朱天衣夫婦組織一百卅多人的護溪隊,二、三個月來進行多次田野調查,成員包括馬武督探索森林、華山福利基金會、馬武督渡假村與原住民部落等,共同目標是保護馬武督溪,不讓它變成臭水溝。
推廣有機栽培 為原民返鄉舖路
「很遺憾,目前溪裡依然一條魚都沒有。」朱天衣說,未來計畫將馬武督溪分為完全保育、自然教學、休閒親水與垂釣等四區,保育區禁止人員進入與捕撈,其他三區則有限度做為學童戶外教學、民眾休閒之用。有關階段性封溪的規劃與執行,必須與居民溝通協調,並取得縣政府支持。
朱天衣一直在思考,原住民回到家鄉可以做什麼?她認為,「泰雅族人世居此地,對周遭生態環境最清楚,可以擔任生態解說員,種植有機蔬果賣給企業員工。」她舉新竹原住民協會為例,該會輔導原住民種植有機蔬果並與工研院合作,由工研院負責檢驗認證,生產出來的蔬果則由工研院員工認養。「每戶以每年一萬二千元費用認購新鮮無毒疏果,這對原住民是一筆穩定的收入,這樣的合作模式值得推廣到其他企業界。」
開辦假日市集 讓他們留在家鄉
「原住民應以他們的長處來貢獻家鄉。」朱天衣說,保育協會未來計畫成立一個平台,開辦假日市集,希望有企業贊助,提供工作機會給原住民朋友,讓他們有一個留在家鄉的理由。小野則呼應說,電影《賽德克.巴萊》的意思就是「真正的人」,我們要幫助原住民朋友以他們最熟悉、擅長的方式與土地一起生活,成為「真正的人」。
※訪談內容請見本專題官網「台灣368」,及「這些人那些事」網路廣播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