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系统的变化问题
(2017-02-16 21:39:37)
标签:
交易培训 |
分类: 微信订阅号-李汉军I读者互动平 |
自从2010年出版《图表辨析与交易系统》这本书以后,被一位出版界的朋友骂,说书名太长,也不够震撼;我也只能“呵呵”——自己起的书名,含泪也得继续叫下去了,毕竟已经出版。当然这是题外话,当时只是想整理一下自己的交易系统,因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在出版这本书的时候,在封底加上了自己的新浪博客地址,方便读者和我交流沟通。在这本书出版的同时时,我就已经着手优化、简化自己的交易系统——这又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大概又是3年的时间,终于变成现在的系统。期间和读者的交流很少,也是自己很不到位的地方,在此深表歉意。
在新的分析图表上,有读者细心地发现,我增加了指标——均线和MACD——在《图》一书中,我可是宣称不用任何指标的。减少了趋势线和趋势通道,也不再谈节奏。时间周期上,不再使用日线+4小时线+1小时线,而是改用日线+4小时线+5分钟线/15分钟线,等等或许还有些许别的小变化。
我想在这里和大家简单阐述一下情况。
首先,对于指标。在《图》一书中,我并不反对使用指标,更没有看轻使用指标的交易者。之所以增加两个指标,是因为可以简化很多不易分析的情况,用上这两个指标,可以更加直观清晰地对某些情况进行分类和判断。说实在话,增加这两个指标,我本人也是做了很长的心理斗争。本意也是尽可能减少甚至杜绝指标的使用。但增加之后的直观清晰性最后战胜了我对指标的主观排斥。
其次,增加指标以后——当然还有其他的优化,确实不再需要节奏、趋势线/趋势通道的使用。
再次,就是时间周期的配合上。在大量的交易实践中,改变微观图表的时间周期是基于这样一个思路变化,即1小时图只是4小时图的简单放大,其进场时的精确性和盈亏比,远没有5分钟或者15分钟更为精确。这样大大降低了止损幅度,提高了盈亏比。想强调的是,并不是4小时图+1小时图不可用结合使用——相反,两者仍然可以结合使用;只是,基于统计来看,4小时图+15分钟/5分钟可以降低止损幅度,间接提高盈亏比,风险大为降低。
除此之外,我在进场上也进行了优化,在出场方法上也进行了调整,不一一展开了。
这也是为什么在2017年春节之后开展一次交易培训的原因之一。我希望通过这次培训,将正在使用的交易系统完整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毕竟它是优化、简化《图》一书只有的成熟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