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欧元长线基本面分析

标签:
外汇交易欧元美元财经 |
分类: 欧元中长线分析 |
一、欧洲基本面
欧央行加息:这是欧元当前能够持续上扬的主要因素。金融危机之后,欧央行是继澳储行、加央行和纽储行之后下一个试图紧缩货币政策的央行。不过我们并不预期欧央行将有连续且高强度的加息动作。也就是说,欧央行今年的加息——无论是一次还是接下来可能的几次,都可能是遏制金融危机以来流动性泛滥的短期措施。欧元区内部经济的不平衡性和当前的主权债务危机并不支持欧央行有持续而大幅的加息动作,更直接地说,欧洲经济体根本经受不起这样的紧缩货币政策。
欧债危机:有着双重影响。长期影响来看,欧洲面对债务危机,是在积极的颁布措施来防范国家破产,无论是欧洲作为一个整体签署的欧元公约,还是各个国家进行的节支计划,欧洲整体上是向更好的方向前景。但短期的阵痛是不可避免的,就至少一两年的短期影响来看,欧盟多数国家采取的各自节支计划并不利于经济增长的积极前景:希腊3年内紧缩开支300亿欧元,公务员冻薪3年,削减公务员补贴8%,提高增值税至23%,加大烟酒和燃油税10%,削减国防开支等;意大利出台250亿欧元财政紧缩计划;西班牙议会批准150亿欧元财政紧缩计划;法国政府宣布退休制度改革计划,将退休年龄从60岁提高至62岁以减轻财政负担;德国政府出台4年期的财政紧缩计划,并开源节流800亿欧元;爱尔兰政府公布了一份四年期的财政紧缩计划,拟削减财政赤字150亿欧元。这些财政紧缩政策无意会导致经济增长步伐放缓。在这些节支计划实施过程中,经济增长的缓慢将压制货币政策的宽松幅度,无疑是对欧元短期前景的打压
政治乱局:利比亚局势作为当前的政治因素仍然是欧洲潜在的问题。作为地中海的重要国家,也作为欧洲的后院,利比亚局势的恶化无疑意味着欧洲后院起火。时局发展至今,美国并不想被第三个战场拖累,而欧洲也不想让外人在自己的后院指手画脚。无论利比亚最终的结局如何,卡扎菲是否下台,欧洲都想能尽早合上自己打开的潘多拉盒子。
二、美国基本面
经济增长前景:美国经济自金融危机之后开始复苏,无论是从GDP,还是从推动经济增长的消费都开始有所向好。如下图。美联储试图通过维持低利率,慢慢提振市场信心,刺激消费——这是将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更重要的是,美国经济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非常强,其制度设计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一流程度有望保证其经济增长的后劲十足。
加息预期及进程: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之后采取的宽松货币政策及两次量化宽松举措都试图至少在短期内缓解市场的惜贷情绪,但是否真的能缓解市场的戒备心理,还有待经济增长这一决定性因素来验证。如果经济增长的势头能够持续且开始加速,那么美联储可能尝试收回部分流动性。QE2将在第二季度到期,将是考验市场承受能力的试金石。在此之前,我们并不预期美联储会在利率上有提升的措施。不过一旦QE2到期显示市场活力得以恢复,美联储可能在数月之后向市场进一步发出紧缩信号。
三、基本面比较对欧元/美元汇率的影响
加息的快慢与持续性:欧央行的加息主要是基于防范金融危机以来的流动性过剩和油价高企的短期举措,其持续性有待商榷。美联储虽未开始有紧缩举措,但中长期的紧缩倾向始终挥之不去。所以短期内,欧元可能更强,但可能是强弩之末;美元短期内可能更弱,但甩掉负担,美元可能重启升势。
欧洲经济的内部困局:在欧元区内部实行统一的货币政策,而各成员国实行自主的财政政策。欧猪五国(PIIGS即葡萄园、意大利、爱尔兰、希腊和西班牙)的经济发展长期萎靡,失业率高企,财政赤字过高、政府债台高筑。希腊等落后成员国的生产率水平与欧元所代表的欧元区平均生产率水平差距较大。经济增长不平衡性导致欧央行在货币政策上难以大展拳脚,政策上的受限对调和经济周期是一个不利因素。
经济增长的灵活性:从美国和欧元区的经济增长来看,美国经济增长的灵活性和柔韧度远胜于内外交困的欧洲,所以作为汇率体现,欧元/美元可能难以高企。
欧债危机的影响:如前所述,欧债危机的短期影响并不利于欧洲经济复苏,美国虽然也有潜在的债务危机,但至少现在并未凸显其紧迫性,而且美国比欧洲更加“大到不能倒”。欧债危机至少在一两年内都是制约欧元上行的短期和潜在因素。也许下一轮大危机就发端于美国的债务危机,但目前我们暂时不对此做任何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