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乡:回去,不回去

(2014-01-19 22:16:02)
标签:

槐溪村

故乡

返乡

分类: 私人博文

故乡:回去,不回去

经常有人问我,“槐溪先生”的寓意是什么?我往往会回答说:“槐花飘香,溪水长流,我向往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其实,很少人知道,我的故乡就叫“槐溪村”,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楠木乡槐溪村。取这样的名号,也是为了缅怀故乡。

在童年的记忆中,故乡恰如其名,就是一个“槐花飘香,溪水长流”之地。

春天,漫山遍野的映山红,跟小伙伴们钻进山里就去摘野草莓;夏天,稻田里是绿油油的禾苗,我们光着屁股就跳进河里游泳;秋天,金灿灿的谷子压满枝头,帮大人收割之余,还能挖泥鳅、捉黄鳝;冬天,各种水草勃勃生机,把牛往河边一赶,我们就可以追逐嬉戏了。

故乡美,故乡的人更美。我们冯姓在故乡算是大姓,又占据着村子里的“交通要塞”,村子里的人情世故从小耳濡目染。

每年大年初一,起床开门,每家每户都会放一串鞭炮,希望新年“噼噼啪啪”般红火。吃完早饭,全部冯姓男丁都走出家门,到祠堂里给祖宗烧香磕头。之后,辈分小的男丁,就挨个去给叔叔伯伯、爷爷奶奶等长辈拜年行礼。长辈们则拿出烟酒点心,在家虚位以待后生们。

就这样,乡土气息、乡土观念,算是深深的烙在了我身上。不过,自2003年进城读书后,离开故乡整整10载有余。虽然熟悉了城市的生活,但我老是感觉自己如无水之源、无本之木。至少,所有的亲戚都在故乡,我与他们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每次回到家都能发现,故乡真的变了,变得不再熟悉了。小溪快要断流,溪边的老槐树只剩枯萎的躯干,槐花不可能再飘香了。跟全国所有乡村一样,故乡也成了空巢村,3861部队。但孩子们却不再上山踩花、下河捉鱼,而是往游戏城跑、往网吧钻。村子里的集体活动也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一排排麻将桌……

虽然如此种种,但无可争议的是,乡民们的生活过的比以前富裕很多。我不知道是自己退步了,还是故乡进步了。故乡的变,跟我有关系吗?

显然,和很多人一样,我有一个“回不去的故乡”。但也和很多人一样,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坐在辐射的电脑前,吸着帝都爆表的PM2.5,每天上班要冒着被挤成肉饼的风险去坐1个小时地铁。尽管忍受各种不堪,但在北京安家买房的梦想,也仅仅是梦想。

留守还是离开?整个2013年我都在纠结这个问题。而我身边的几位朋友已经悄悄离开帝都,回到老家,回到了父母身边。

我的故事,在北漂青年中极具代表性。正是基于这个大背景,我所供职的《中国财富》杂志,选取了“新青年返乡”的话题,作为1月刊号的核心报道。我们选取了几个返乡青年,他们有的返乡种田、有的在山区做电商、有的回家搞文化建设、有的带动老百姓致富……

通过这个专题采访,我“释惑”了。我看到了人生百态,活法有很多,没必要执拗于走与留。走有走的潇洒,留有留的道理,但是即使你走了,就像那些采访对象一样,返乡后也有新的迷茫、新的困难。

杜千里说的有道理,不要为了逃离而逃离,在返乡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回家干什么,否则就得不偿失。

留与走,是每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更是每个人的私事。但不管你回不回去,故乡都在那里,它就是它。

PS:顺便做个广告,欢迎大家关注我供职的《中国财富》杂志的微信公号:zhongguocf ,也欢迎大家关注我个人的微信公号:huaixivillage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