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共读课教学反思
(2014-10-29 16:01:40)
标签:
股票 |
分类: 教学反思 |
《俗世奇人》共读课教学反思
史佩霞
第一次上课外读物的共读课,想了好长时间,才有了第一次教学设计。这个教学设计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导学生细化阅读名著为目标,共分为四个板块:
1、一句话概括整体阅读印象;
2、运用分类法分析人物,感知奇人印象;
3、片段赏读,进行细化阅读指导;
4、作业:运用细化阅读法再次阅读《俗世奇人》,并摘抄书中关于动作描写的精彩片段。
教学反思:
收获:
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也许是第一次上这样的共读课,也许是没有了考试的限制,学生发言交流的积极性很高。不论语文程度如何,不论是小组交流还是班级交流,有很多学生能踊跃发言。另外,也和这次教学设计有关,尤其是运用分类法谈奇人印象、感受人物精神,学生很感兴趣。
二、降低教学难度效果好。鉴于上一次《苏七块》一文教学硬牵着学生鼻子走的尴尬效果,这次我一再提醒自己降低教学难度。第二个板块的设计意图在于引导学生感受这些奇人的精神品质,但如果直接提要求学生可能会难以下手,所以我由分类入手,引导学生概括人物形象(此环节也可检查学生理解的漏洞,如《冯五爷》《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蓝眼》中的奇人到底是谁?),在讨论中点拨,总结:阅读能使人看到真善美、假恶丑,能了解社会、熟悉生活、感知人性,这就是文学的魅力。第三个板块的设计是:教师引着学生七嘴八舌进行赏析、感悟,学生没有负担,气氛很活跃,赏读的效果也比较好。
三、课堂上给出阅读方法,课下提出细化阅读和摘抄动作描写要求,让学生避免始终粗线条式阅读和摘抄,学会精读和有目的的积累。
问题和困惑:
1、相对书中的人物形象和内在精神进行深度挖掘,但自己的深度不够,感觉给学生的引领也不够;这一环节点得不够深;
2、赏读片段,赏析了,却缺少朗读。其实学生对《死鸟》中这个片段很感兴趣,如果能让学生再读一读,效果会更好。这也是自己平时语文教学的一个缺陷。
3、课外读物的共读课怎么上,没有经验,摸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