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修3-2——交变电流 知识点总结

标签:
中学物理交变电流知识点教育 |
分类: 中学物理(按章)总结 |
高中物理选修3-2——交变电流
一、交变电流
1、交变电流:强度和方向都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2、产生原理:矩形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匀强磁场的线圈的对称轴作匀速转动时,如图5—1所示,产生正弦(或余弦)交流电动势。当外电路闭合时形成正弦(或余弦)交流电流。
图5—1
3、变化规律:
(1)中性面:与磁力线垂直的平面叫中性面。
图5—2
线圈平面位于中性面位置时,如图5—2(A)所示,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但磁通量变化率为零。因此,感应电动势为零
当线圈平面匀速转到垂直于中性面的位置时(即线圈平面与磁力线平行时)如图5—2(C)所示,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虽然为零,但线圈平面内磁通量变化率最大。因此,感应电动势值最大。
(伏)
(2)感应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
若从中性面开始,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伏)如图5—2(B)所示。
感应电流瞬时值表达式:(安)若从线圈平面与磁力线平行开始计时,则感应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为:
(伏)如图5—2(D)所示。感应电流瞬时值表达式:
(安)
二、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
1、瞬时值、最大值和有效值:
正弦(或余弦)交流电电动势的有效值和最大值
的关系为:
交流电压有效值;
交流电流有效值
。
注意:通常交流电表测出的值就是交流电的有效值。用电器上标明的额定值等都是指有效值。用电器上说明的耐压值是指最大值。
2、周期、频率和角频率
关系:周期和频率互为倒数,即。
常识:我国市电频率为50赫兹,周期为0.02秒。
:
交流电的图象:
图象如图5—3所示。
图象如图5—4所示。
3.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
u=Umsinωt
i=Imsinωt
三、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
1、电感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阻碍作用大小用感抗表示。
低频扼流圈,线圈的自感系数L很大,作用是“通直流,阻交流”;
高频扼流圈,线圈的自感系数L很小,作用是“通低频,阻高频”.
2、电容对交变电流有阻碍作用,阻碍作用大小用容抗表示
耦合电容,容量较大,隔直流、通交流
高频旁路电容,容量很小,隔直流、阻低频、通高频
四、变压器
1、变压器是可以用来改变交流电压和电流的大小的设备。
理想变压器的效率为1,即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对于原、副线圈各一组的变压器来说(如图5—6),原、副线圈上的电压与它们的匝数成正。
即
因为有,因而通过原、副线圈的电流强度与它们的匝数成反比。
即
2、理想变压器各物理量的决定因素
输入电压U1决定输出电压U2,输出电流I2决定输入电流I1,输入功率随输出功率的变化而变化直到达到变压器的最大功率(负载电阻减小,输入功率增大;负载电阻增大,输入功率减小)。
3、一个原线圈多个副线圈的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的关系
U1:U2:U3:…=n1:n2:n3:…
因为,即
,所以变压器中高压线圈电流小,绕制的导线较细,低电压的线圈电流大,绕制的导线较粗。
上述各公式中的I、U、P均指有效值,不能用瞬时值。
4、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
电压互感器是将高电压变为低电压,故其原线圈并联在待测高压电路中;电流互感器是将大电流变为小电流,故其原线圈串联在待测的高电流电路中。
5、解决变压器问题的常用方法
思路1
思路2
思路3
思路4
(1)电压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一定时,输出电压U2由输入电压决定,即U2=n2U1/n1,可简述为“原制约副”.
(2)电流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1/n2)一定,且输入电压U1确定时,原线圈中的电流I1由副线圈中的输出电流I2决定,即I1=n2I2/n1,可简述为“副制约原”.
(3)负载制约:①变压器副线圈中的功率P2由用户负载决定,P2=P负1+P负2+…;②变压器副线圈中的电流I2由用户负载及电压U2确定,I2=P2/U2;③总功率P总=P线+P2.
动态分析问题的思路程序可表示为:
U1P1
思路5 ”型变压器时有
ΔΦ1/Δt=ΔΦ2/Δt+ΔΦ3/Δt,
此式适用于交流电或电压(电流)变化的直流电,但不适用于稳压或恒定电流的情况.
五、电能的输送
由于送电的导线有电阻,远距离送电时,线路上损失电能较多。
在输送的电功率和送电导线电阻一定的条件下,提高送电电压,减小送电电流强度可以达到减少线路上电能损失的目的。
线路中电流强度I和损失电功率计算式如下:
注意:送电导线上损失的电功率,不能用求,因为
不是全部降落在导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