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D人体动作交互与传统游戏的区别

(2010-09-05 02:21:48)
标签:

3d

人体交互

动作识别

游戏机

杂谈

分类: 游戏技术

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首先让我们来对传统游戏和3D人体动作交互游戏做一个定义:

    所谓传统游戏,本文中指的是很多玩家接触的电视游戏,电脑游戏以及掌机游戏,而3D人体动作交互游戏指的是让玩家在脱离所有游戏控制设备的前提下利用三维空间人体动作识别来进行操控的新一代游戏形式。

    从视觉呈现载体的角度来说,3D人体动作交互游戏是让玩家站在特殊的3D摄像头前,通过人的肢体语言进行人机交互。由于玩家和识别设备之间需要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就目前的识别技术而言,3D人体动作交互游戏天生就适合于电视游戏,适合于大屏幕呈现,并不适合电脑游戏以及掌机游戏。

    对于游戏操控而言,3D人体动作交互游戏在操控上更是有了革命性的突破,电子游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代操控方式。第一代是指令式的操控方式,无论是摇杆、手柄、键盘、鼠标以及模拟方向盘等设备皆属于此类。第二代是带G-sensor加速度传感器的体感操作模式,国内外大量采用“棒棒”进行操控的体感手柄皆属此类。第三代则是3D人体动作交互的游戏方式,这种方式让玩家真正的摆脱了游戏控制设备的束缚,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游戏角色随“我”而动。(当然,日系某厂商在其游戏平台上也有类似交互方式,但仍属于2D人体交互,是介于第二代交互方式和第三代交互方式的过渡形态,在此不多做讨论。)

    在游戏体验上,3D人体动作交互游戏和传统游戏也有很大区别。传统游戏在游戏控制设备的帮助之下,满足的是游戏玩家的控制欲望,游戏角色被牢牢的控制在玩家的手中;而3D人体交互游戏更为强调的是融入感,游戏角色就是游戏玩家的另一种存在形态,是玩家在游戏世界的化身和真实体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