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乐队:农村文化的新载体

(2014-02-24 14:10:38)
分类: 我的时评

                   乐队:农村文化的新载体

(2014年2月22日,郎溪县涛城乐队在广德县誓节镇金山村张姓孝家演出小品《狗尾巴花》,浓郁的宣郎广方言,入丝入扣的故事情节,博得阵阵喝彩)

继三十多年前露天电影近乎绝迹之后,虽然电视机步入千家万户,但是农村文化舞台还是让人感觉缺少点什么。

近些年,在皖南农村悄然兴起了乐队热。大凡老年人过世,后人就请来了道士和乐队。传统观点认为请道士自然是帮逝者超度亡魂,其实叟湖觉得无疑就是活着的人在尽一些孝道的同时也慰藉自己的心灵,当然道士作法的过程的确笼罩了一股浓厚的迷信色彩。

乐队伴随道士登上农村丧葬舞台还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最初乐队是基督教徒安葬逝者时采用的伴奏形式,现在乐队与道士联手占领了农村丧葬市场。孝家请来了一班道士敲锣打鼓,毕竟还不算热闹,而乐队除了播放哀乐,还有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比如演唱流行歌曲、自编自演的小品。尤其是小品节目深受观众喜爱,因为语言充满了地方特色,人物角色接近现实让人容易接受,所以寓教于乐的小品当是乐队今后应该主攻的方向。乐队更有哭灵这种拿手好戏,演员代替孝家的子女如泣如诉的哀鸣硬是把孝家一帮子后人哭得悲悲切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