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川一杀猪的:倒韩的几点另类思考

(2013-04-05 19:25:25)
标签:

倒韩先锋

打假勇士

方舟子

摆渡叟湖

教育

分类: 倒韩文汇
    年前,曾经寄出两封邮件,一是关于社会诚信的缺失,一是关于文学领域的担忧;昨日,有友复函,其观点和看法令俺大吃一惊:莫非,倒韩一年多来,俺的思维和认识竟如此浅薄,难道在无意间真的陷入了某种误区?于是,俺苦思而难得其解,逐将自己几点“另类”思考成文以求助于诸君。
  第一,公权为何迟迟不介入?在这个大力提倡民众监督、网络揭假的年代,不可否认,很多假、恶、丑事件都是因为网民的质疑、揭露、发酵而引起公权的关注和介入,从而让很多不法分子受到应有的惩处。然而,韩氏造假事件,在持续一年多的时间里,宣传报道的媒体不可谓不多、牵扯到的人物事件不可谓不广、社会影响不可谓不大,可最为诡异的是:独独在这次声势如此浩大的事件面前,公权突然失聪、失明、失语了,不管是对于网络传播、还是信件投诉、甚至强烈呼吁,都如同一把沙子撒进江河,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以前俺曾思考过利益网络的支撑作用乃至文化领域保护伞等问题,以为对于真相而言,那些都只是一时之计,纸毕竟包不住火。可如今看来,这火还真没把纸烧穿烧透,究竟是何种因素导致这样诡异的结果呢?
  友人暗示,看过纪晓岚和刘罗锅么?俺才突然意识到:长期以来,俺忽略了在中国历史上历来有一种治理手段叫“制衡”,也就是要让某一种环境基本处于平衡状态,并不是要肃清某一方某一派,而是要让两派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从而达到以夷制夷的作用。于是,俺突然冒出个另类想法:在公权眼里,如果是刑事犯罪不追究,那会影响法律权威;如果是食品安全不追究,那会直接危害官员百姓的生命健康;如果是被揭露出的腐败分子不追究,那会影响公权诚信。也就是说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不追究,公权就有可能背上“不作为”的骂名,而只有强势追究,才会赢得大众民心,利远远大于弊。但对于事隔十多年的新概念大赛,如果一旦较真追究,鬼才知道会牵扯进哪些人多少事;对于韩氏文学创作造假事件,在争论不休、各有拥者的情况下,显然,静观比激进要更为慎重、也许更有利于“制衡作用”的发挥。于是,在矛盾未激化之前,公权以假寐之态密切关注事件的发展,也未尚不可能。
  第二,韩氏真灭了会怎么样?在这里,俺之所以用“灭”而没用“倒”,是因为自从新概念大赛、三重门手稿、韩三篇博客、人人爱人杰等事件存在的漏洞和猫腻越来越清晰后,从韩氏再不敢轻易出来溜达、再不敢轻易在博客上大放撅词、再不敢随意牛逼哄哄张口谩骂等事实看来,不但天才神话已经终结,而且领袖形象已轰然倒塌。然而,参与倒韩者虽说对韩氏造假未必到了恨之入骨的地步,但至少有时的确存在“不求真相不罢休”之感,一旦真相大白于天下,那么,韩氏面对的也许不再仅仅是“倒下”那么简单,而是会从此“灭迹”的后果。
  那么,韩氏灭迹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无庸质疑的是会让韩家自作自受、会让那些吹捧韩氏的媒体公知自扇耳光、会让正义的力量得到彰显、会给众多坚持倒韩者带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另一方面,也有可能因为这一事件的终结,让倒韩人士各奔东西、倒韩高楼不再矗立、警惕心理开始松懈、关注目光不再凝聚,从而让这次前所未有高度聚集的求真声音再度分散,那种监督力、穿透力、震摄力也将大大削弱。而骗子不会因这一事件的终结而从此灭迹,甚至也许今后假货还会越来越多,造假手段会更加隐蔽、社会影响会更加恶劣,毕竟,这一事件还只能定性为民智的开启,尚未在更大范围内形成根深蒂固的日常行为和自主意识。
  然而,如果韩氏在一定时间内只“倒”不“灭”,那么,坚持求真者虽然有时会疲劳,但内心始终会保存那种潜意识的不甘心。别看如今旗帜鲜明、废寝忘食地参与倒韩者表面上大大减少,但那只是一种暂时的退为旁观或稍事休整,俺敢肯定:一旦韩氏探头或骗子露面,这些人重新凝结的速度绝对是匪夷所思。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假如以前矗立的韩氏是某些人为获取声名利益的傀儡,那么,如今弥留的韩氏同样是震摄文坛骗子的一根导火索,只要它的存在,那些正在行骗或准备造假之人,就不得不更加谨慎、更加小心、更不敢像以前那样大胆放肆、恣意妄为。利用一种潜在的危险来制约另一种更大的危险,这同样也是一种另类的“制衡”。
  第三,倒韩事件的死穴在哪里?以前,只要提到方韩大战,也许绝大多数人关心的是输赢或成败;只要提到倒韩事件,很多人关心的是“倒或没倒”。 如果只看这一单一事件或韩氏这一家子,那么,不管是新概念还是三重门,不管是手稿还是博文,不管是代笔还是单写,不管是功号一贯还是文人相亲,这些都是指向韩氏造假或者证明韩二是个草包的有力推证。但如果从这一事件引发的连锁发应和暴露出的暗箱猫腻来看,这些还只能算一处伤口,并不危及整个“事件”的命门。如同一根手指被划了一道口子,仅从手指的角度来看,那种血流不止的状态的确吓人,但如果从整个人的生命健康来看,就完全微不足道,仅仅需要一张创口贴而已。
  当前,别看很多人在关注并力挺韩氏,其实他们的真实意图并不是在乎这家子人的死活,而是担心在自己还没从同一根绳上解下来之前,这根绳头被质疑者扯得用力过猛,从而危及自己的安全(这也是随着质疑持续挺韩大V们越来越少的缘由)。要知道,这些极其擅长于包装、吹捧、蒙骗的家伙,手里握着的绝不仅仅一个韩二,也许还有更多的蒋二、陈二之类的备用,灭其一个对他们在实质上毫无损伤,大不了再花点时间和精力重新塑造一个。
  为此,这些家伙担心害怕的并不在乎别人找到多少不利于韩家的证据,而更为关注的是这些证据有没有套住自己的脖子。如果认真观察那些慢慢后撤的挺韩者的行动,就会发觉这次曾经态度那么坚决的家伙并非不屑应对所谓的“无理取闹”,而是逐步想撇清与韩家的关系,要不然这些平时道貌岸然的家伙绝不会轻易展示自己的软弱;如果再仔细反思某些挺韩者的举止,就会发觉其实很多内幕并不是外界挖掘所得而是主动曝光的结果。因为他们应该知道,只要韩氏存在,则质疑和声讨就会存在;只要质疑存在,那么对他们一言一行的监督就会存在;只要这种监督存在,那么他们那些虚假的言行和龌龊的勾当就必须尽量收敛,所以,俺甚至认为:当前希望韩氏早点玩完的挺韩者也许比倒韩者还多。
  一根粗大的项链在平时可以成为炫富露脸的资本,但在打斗干架中却有可能成为致命的累赘。对于韩家来说,其死穴是怕别人剪断这样项链,但对于整个事件和某个圈子来说,更怕的是这根项链继续套在自己脖子上,从而担心总有一天会成为勒死自己的绞索。
  ——以上观点只是自我认为“另类”,也许有很多人早就想到了这些,比如:方舟子似乎就从没提过韩氏的倒或立、也没提过自己的胜或败,而只是用了“终结”一词,这种提法,现在细细想来,的确有点意思!
                          来源:http://www.daohan.org/html/20130405/867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