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邵趋:科学面前绝不容忍韩寒再欺骗!

(2012-12-30 14:30:30)
标签:

倒韩先锋

打假勇士

方舟子

中国伪科学

摆渡叟湖

杂谈

分类: 倒韩文汇

——关于韩二参评2012“科学年度新闻人物”之我见

今天无意中上倒韩网,赫然在首页看到了一位倒韩博主的文章,说那个骗子韩寒,现正在参评“2012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我原本不相信,而且还有点不明就理,于是就顺手点了其中的一个链接,(也就是这个,朋友们可以点开看看——http://2012people.sciencenet.cn/)却发现果然是一家科学网的网址。

据那科学网自我介绍说,它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家自然基金委主管,由具有五十年媒体经验的中国科学报社主办,具有深厚的媒体资本及科教界口碑。

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科学社区,科学网致力于全方位服务华人科学与高等教育界,以网络社区为基础构建起面向全球华人科学家的网络新媒体,促进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等等。

而对于这次评选活动,科学网如是说,中国科学报作为国内唯一的大型科教类专业媒体,我们从今年起联合人民网、新浪网、科学网等国内强势媒体,正式发起“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活动,以向那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不懈拼搏的人们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但是这些被推荐的候选人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2012年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重大创新贡献,获得重大荣誉,并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2.2012年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取得杰出成就,并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3.2012年在维护科学尊严、捍卫公共利益等方面表现突出,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4.2012年在科技教育创新实践领域有独特表现,并引起社会舆论普遍关注。

因此,便有袁隆平、方舟子、钟南山、马云、韩二等共计30位候选人名列其上,在这里咱们重点说方韩。

网站上罗列出的方舟子被推荐理由是:为打假道歉

科学网说,7月,方舟子公开质疑厦门大学医学院傅瑾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造假一事,最终以“厦大出面回应傅瑾博士文凭的确造假”而揭开事件真相。此后他又将“炮火”瞄准该校“闽江学者”李勇教授。之后没多久,方舟子表示“搞错了”,并接连两次在微博上向两个“李勇”道歉。

同时,网站上还罗列出韩二的被推荐理由:作家写科普遭网友围观

科学网自言自语道,由韩寒主编的大型科普书《地球往事》11月出版。擅长写杂文和小说的韩寒,此番涉足科普领域让不少网友好奇。有质疑者认为,他高中都没读完,能编专业丛书?也有网友认为,韩寒充分证明了现代作家必备的素质,开得了车,懂互联网,还要懂科学。

以上就是韩二参选2012“科学年度新闻人物”的全部经过,相信,但凡正常一点的中国人在看明了事情真相之后,都会很自然的说出和笔者一样的心声,那就是科学殿堂面前坚决不容忍韩二再次欺骗。

也就是说,你韩二父子通奸,找人代笔,哪怕是抄小说,开跑车,泡小姐,养N奶也就罢了,充其量不过是一个自娱自乐的个人行为,可现在,你何德何能还敢跑到科学的圣殿面前来装逼充算?你要是当选了科学人物,让那些真正的为国为民做科学贡献的大人物们情何以堪?

尤其是科学网罗列出的他的那些个所谓当选条件,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如果说单凭它挂个名就可以算作是科学贡献的话,那么商贩路金波出版了这些所谓的大型科普书是不是就可以当科学院院长了?难怪我们的打假斗士方舟子听说后,立马在自己的新浪博客发出书面声明,断然表示要退出这次评选活动。

方舟子说得好,一方面是对揭假者求全责备,冷嘲热讽,一方面是对造假者无比宽容,推崇备至,该评选组织者的这种心态,正是当今中国病态的科研环境和社会风气的体现。....真是有什么样的中国科学界,就有什么样的科学网,烂透了。

——其实,在当今中国烂透了的又何止一个科学网。

来源:http://www.daohan.org/html/20121230/6844.html

 

 

附:

辞“2012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

中国科学报社联合人民网、新浪网、科学网搞“2012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评选,列了30个候选人,其中有一个是我,推荐我的理由相当怪异,如下:12年做过的最重大的事,至于我在2012年做过的其他事情,包括揭露的多起重大学术造假,都不值一提。组织者不看我打对了多少假,却抓住一个失误大做文章,幸灾乐祸地冠以“为打假道歉”的标题,这是什么心态?该有多么变态?   更变态地是组织者竟把韩寒也列为候选人,其推荐理由云:   推荐理由:作家写科普遭网友围观   由韩寒主编的大型科普书《地球往事》11月出版。擅长写杂文和小说的韩寒,此番涉足科普领域让不少网友好奇。有质疑者认为,他高中都没读完,能编专业丛书?也有网友认为,韩寒充分证明了现代作家必备的素质,开得了车,懂互联网,还要懂科学。   连韩寒的出版人路金波都承认这部所谓“大型科普书”是别人写的,韩寒只是挂名“主编”,韩寒最多写了篇简短的序言(鉴于韩寒已被证明无写作能力,那篇序言也很可能是别人代笔)。这正是韩寒肆无忌惮地造假的又一证明。让一


  推荐理由:为打假道歉

个不学无术的高一退学生“主编大型科普书”,这是对科普出版的讽刺,评选组织者却说是韩寒“写”科普,还借别人之口称赞韩寒“懂科学”,这是对科普工作的讽刺。   一方面是对揭假者求全责备,冷嘲热讽,一方面是对造假者无比宽容,推崇备至,该评选组织者的这种心态,正是当今中国病态的科研环境和社会风气的体现。本人不敢以那样的理由当“科学年度新闻人物”,更不敢与骗子、造假者同列,有请组织者把我的名字从候选人中删除。 2012.12.27.

  7月,方舟子公开质疑厦门大学医学院傅瑾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造假一事,最终以“厦大出面回应傅瑾博士文凭的确造假”而揭开事件真相。此后他又将“炮火”瞄准该校“闽江学者”李勇教授。之后没多久,方舟子表示“搞错了”,并接连两次在微博上向两个“李勇”道歉。

  这指的是我在微博上指出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八闽学者”李勇还在匹兹堡大学当助理教授,怀疑他是否真的全职回国。一个小时后我发现匹兹堡大学有两个从事生物医学研究的助理教授都叫李勇,一个已回国去了厦大,一个未回国,所以我马上就连发了两条微博澄清、道歉。就这么件一个小时内我就发现并更正的失误,竟被该评选的组织者当成了我在2012年做过的最重大的事,至于我在2012年做过的其他事情,包括揭露的多起重大学术造假,都不值一提。组织者不看我打对了多少假,却抓住一个失误大做文章,幸灾乐祸地冠以“为打假道歉”的标题,这是什么心态?该有多么变态?

  更变态地是组织者竟把韩寒也列为候选人,其推荐理由云:

  推荐理由:作家写科普遭网友围观
  由韩寒主编的大型科普书《地球往事》11月出版。擅长写杂文和小说的韩寒,此番涉足科普领域让不少网友好奇。有质疑者认为,他高中都没读完,能编专业丛书?也有网友认为,韩寒充分证明了现代作家必备的素质,开得了车,懂互联网,还要懂科学。
12年做过的最重大的事,至于我在2012年做过的其他事情,包括揭露的多起重大学术造假,都不值一提。组织者不看我打对了多少假,却抓住一个失误大做文章,幸灾乐祸地冠以“为打假道歉”的标题,这是什么心态?该有多么变态?   更变态地是组织者竟把韩寒也列为候选人,其推荐理由云:   推荐理由:作家写科普遭网友围观   由韩寒主编的大型科普书《地球往事》11月出版。擅长写杂文和小说的韩寒,此番涉足科普领域让不少网友好奇。有质疑者认为,他高中都没读完,能编专业丛书?也有网友认为,韩寒充分证明了现代作家必备的素质,开得了车,懂互联网,还要懂科学。   连韩寒的出版人路金波都承认这部所谓“大型科普书”是别人写的,韩寒只是挂名“主编”,韩寒最多写了篇简短的序言(鉴于韩寒已被证明无写作能力,那篇序言也很可能是别人代笔)。这正是韩寒肆无忌惮地造假的又一证明。让一
  连韩寒的出版人路金波都承认这部所谓“大型科普书”是别人写的,韩寒只是挂名“主编”,韩寒最多写了篇简短的序言(鉴于韩寒已被证明无写作能力,那篇序言也很可能是别人代笔)。这正是韩寒肆无忌惮地造假的又一证明。让一个不学无术的高一退学生“主编大型科普书”,这是对科普出版的讽刺,评选组织者却说是韩寒“写”科普,还借别人之口称赞韩寒“懂科学”,这是对科普工作的讽刺。
12年做过的最重大的事,至于我在2012年做过的其他事情,包括揭露的多起重大学术造假,都不值一提。组织者不看我打对了多少假,却抓住一个失误大做文章,幸灾乐祸地冠以“为打假道歉”的标题,这是什么心态?该有多么变态?   更变态地是组织者竟把韩寒也列为候选人,其推荐理由云:   推荐理由:作家写科普遭网友围观   由韩寒主编的大型科普书《地球往事》11月出版。擅长写杂文和小说的韩寒,此番涉足科普领域让不少网友好奇。有质疑者认为,他高中都没读完,能编专业丛书?也有网友认为,韩寒充分证明了现代作家必备的素质,开得了车,懂互联网,还要懂科学。   连韩寒的出版人路金波都承认这部所谓“大型科普书”是别人写的,韩寒只是挂名“主编”,韩寒最多写了篇简短的序言(鉴于韩寒已被证明无写作能力,那篇序言也很可能是别人代笔)。这正是韩寒肆无忌惮地造假的又一证明。让一
  一方面是对揭假者求全责备,冷嘲热讽,一方面是对造假者无比宽容,推崇备至,该评选组织者的这种心态,正是当今中国病态的科研环境和社会风气的体现。本人不敢以那样的理由当“科学年度新闻人物”,更不敢与骗子、造假者同列,有请组织者把我的名字从候选人中删除。(方舟子)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2e4dn.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