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作文大赛中的谎言
(2012-11-26 22:44:51)
标签:
倒韩先锋方舟子萌芽摆渡叟湖教育 |
分类: 倒韩文汇 |
重看土豆采访《萌芽》作文大赛当事人视频,发现下面几个人确确实实在撒谎。
李其钢的谎言:
1,发现韩寒未参加复赛的时间,李回答是“第二天评委讨论的时候”,当记者追问“考试时没有发现吗?”李回答“这个东西我不清楚”,但感到回答不妥,紧接说“考试时好像也发现了”,“就我们编辑部好像有编辑发现他没来”;马上又欲盖弥彰的说“但编辑部它没有权力越权”。显然,李是用一个谎言掩盖另一个谎言。
2,和韩仁均是先后同学,虽然不同级,但入校只差半年(据查78级系提前半年招生),同时在校长达十个月,但李称相互间没有交集,韩在校只有一个月(但韩自称78年12月退学),彼此不认识。
胡玮莳的谎言:
回答有没有其他未参加复赛的?胡吞吞吐吐回答“有外地的是有一些”,就是不提包括韩寒本地共有三人。
韩寒的谎言:
在记者询问韩寒试卷上涂改的字时韩寒说“一开始写的““我也不知道”但是后来我加了一个布,说明我在这里也是有过犹豫的”“这到底是个干什么?”“我估计想写干纸或者干什么的”。韩寒在犹豫什么?准备的是布,题目是纸,改不改?后来韩寒决定,宁可改题也不改变原来的叙述标的。
没有《萌芽》造假就没有韩寒这个天才,韩寒就是韩仁均配合《萌芽》编辑部集体合谋造假的产物,要发掘真相,必须进一步追问《萌芽》几个问题:
1,通知韩寒准备补赛究竟是27日还是28日?
2,有没有编辑部的人27日提前通知韩寒准备补赛并且泄题?
3,韩寒既然未参加复赛,那补赛试卷上的准考证号116是谁向韩寒提供的?
4,上海有三人未参加复赛,为什么破例只通知韩寒一人补赛?
5,为何不选用由评委为复赛专门商定的考题,而要由李其钢单独命题?
6,韩寒的补赛违规事实是擅自改题,纸改为布,文不对题,该试卷为何还要作为有效?
7,韩寒补赛结束已近12时,评委在吃饭,下午三点开会,期间究竟有那些评委参加了韩寒试卷的审查?他们有没有书面评审意见?
8,b组一等奖已经确定为20名,为什么把不需复赛已经得奖的c组韩寒换到b组?
9,究竟是那位考生的b组资格被韩寒所挤掉?
10,第二届作文大赛韩寒复赛有没有私自改题?为什么复赛作文命题是《扇子》,而韩寒答题是《人生的定义》。其初赛作品《穿着棉袄洗澡》未受检验,凭什么颁发二等奖?
11,为什么特批韩寒补考、出题、监考、定韩寒为b组一等奖要避开公证?
12,为什么要刻意回避韩仁均与《萌芽》杂志社主持大赛考试工作人员的同学关系?
”萌芽“杂志社有责任向全国人民回答以上问题,理由如下:
1,”萌芽“是国有事业单位,掌握一定公权力。所作所为必须向所有公民负责。
2,”萌芽“的工作人员拿的是全体公民给的工资,吃的是皇粮,有责任接受公众的质询,既然公众对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过程、做法、结果存疑,相关人员必须对问题逐一说明。此要求同样适用于参与该大赛的所有人员,包括评委、原作协领导、有关知名教授、作家、媒体以及代表国家负责监督的公权力机构--上海市公证处。
3,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满怀希望参赛,不能被私利的作弊者无端夺去他们的应有的权利。这对落选考生很不公平。
4,《萌芽》杂志社的公职人员李其钢和韩仁均之间与有没有串通作弊情节,事关公职人员的职业操守,应该对社会有个明确交代。
”萌芽“的工作人员必须正视,此问题不属于个人恩怨,不再是方韩之战,更不是文人之争。而是关系到享有公权力单位的诚信,关系到公平公开公正,涉及社会风气和下一代的教育的重大案件。其严重性比足球打假、商品打假为更。因此,在有人要求了解情况时,有关人员决不能认为是小题大做,不能借口”记不清“,”不知道“,"是别人经手"推托。
由于此事关系到各种各样的竞赛、考试的社会公信力,公众有权要求上海市公证处,上海市文化局,上海市作协开展调查,鼓励知情人举报、投诉。并向公众公告调查经过和结果。
既然韩寒集体作弊事件已发展成为公众关切的热门事件,呼吁上海市委市政府要关心此事并介入调查。
前一篇:这个小三真荒唐,敢向原配买丈夫!
后一篇:桥团无限1975:高官贪污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