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救活神马的人为何反而高升
(2012-03-01 18:18:25)
标签:
神马河南漯河短命市长用人制度漏洞摆渡叟湖 |
分类: 我的时评 |
只干了49天的最短命市长吕清海落马了,而且在2月29日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被免除了代表职务。
在漯河乃至河南,吕清海“出事”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被怀疑和“神马集团”有关,一个没有救活神马的人为何反而高升?
“吕在漯河的时间太短,即使想贪腐,相信他也不敢这么急。”漯河市政府一位官员分析说。“神马集团的资金流量非常大,动辄几十个亿,这里的诱惑太多了,此前‘神马’内部关于他的各种小道消息就很多!”
1982年7月23岁的吕清海从郑州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平顶山绵纶帘子布厂(“神马集团”的前身),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研。上级领导认为影响工作,把他调到了更为陌生的调度室。
通过自己的勤恳工作,3年后,吕清海被调到一个新项目组工作。不料,项目主管就是那个老领导。他一见吕清海就问:你还考研吗?吕清海说:考!等腾出手来就考研。随后单位派他赴日本学习技术,后来到清华大学学习管理。
吕清海的上进和坚持打动了这位老领导,正是他极力推荐年仅30岁的吕清海做“神马集团”的总经理助理。
在“神马集团”工作了12年后,作为“干部年轻化”的最早受益者,吕清海于1994年调任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区长,后又改任区委书记,这一年他35岁离开了神马。
2000年3月到8月,河南省组织中青年官员赴美进行为期5个月的培训,吕名列其中。从美国培训半年多回国后,42岁的吕清海出任河南省周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05年,46岁的吕清海“重返神马”被任命为神马集团董事长兼党委书记。
“神马集团”的全称为中国神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曾号称是亚洲最大的尼龙化工制造基地。风头最劲时,有员工17000多人,曾排名中国企业500强的第200名。
但到吕清海重返“神马”时,昔日的辉煌已经黯淡,十几家子公司亏损,集团本部的负债率达85%,尼龙公司的负债率为95%,附属子公司的负债率更是高达200%~250%。所有者权益累计亏损14亿元。
吕清海重返“神马”,在当年一度被媒体解读为“临危受命”、“企图力挽狂澜”。
而事实上,“神马集团”在吕清海的手里并没有“华丽转身”,反而是每况愈下,最终被兼并。“吕清海是‘神马’的罪人。”在平顶山,许多“神马”的职工谈到吕清海时,仍对他耿耿于怀。
“扩张性竞争战略”当年被外界认为是吕清海为“神马”开出的一副脱胎换骨的“良药”。但记者在平顶山采访时却听到了不同的声音,反对者认为,吕清海当年的“扩张性竞争战略”不仅没有挽救“神马”,反而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
一位昔日“神马集团”中层干部说,重返“神马”后,吕清海主导了下属上市公司神马股份的股权分置改革,并先后投资数百亿元,上马了让人眼花缭乱的新项目。“最后这些项目大多数都亏了!”
一份有“神马”内部多名干部职工签名的材料认为,吕在主政“神马”期间大肆收受贿赂,并有“收钱提拔”嫌疑。这份资料称,到2009年3月吕调离前,神马股份的负债总额已经达到42亿元,其中流动负债高达32亿元。
那么,毫无疑问,吕清海的问题就出在他“重返神马”之后,先后投资数百亿元上马了让人眼花缭乱的新项目。而这些新项目不仅没有救活神马,大多以亏损告终。
2009年3月,主政“神马”四年后,吕清海被调任为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正厅级党组书记、副厅长。
按照“神马集团”内部人的说法,当时主要是举报吕的人、告他状的人太多。可是,为什么上级有关部门对群众积极举报的吕清海不仅没有立案侦查,却反而调任副厅级呢?如果在这个时候对他收网审查,也就不会出现“最短命市长”这个天大的笑话。
没有救活神马的人反而得到提拔重用,这说明上级组织的考察严重失职,或许这背后就潜伏着什么猫腻;同时,人民群众的监督被有关部门置若罔闻,说到底问题还是出在上级的用人制度存在极大漏洞。由此看来,如果这一关不严格把关,将来还会继续出现更多的“短命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