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男人出轨一定是小三惹的祸吗

(2012-02-10 18:26:01)
标签:

男人

女人

原配

小三

婚姻

两性

摆渡叟湖

情感

分类: 情感夜话

在现实生活或影视剧中,我们时常可以看见类似的景象:情人大骂原配,情人是温柔美丽善解人意的代名词,原配是嚣张跋扈黄脸婆的代名词,情人说原配才是第三者,是破坏爱情的第三者,他们的爱情,真爱无敌,连道德廉耻都可以被爱情踩在脚下。关于小三,请允许换位思考吧,我们或许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品味它的含义:

------为什么说宁做小三不做大奶

三毛说,一个女人,一生一定要做一次第三者,这样才能体味到爱情的凄凉。

三毛的话一定是有其独特的内涵,似乎女人不做第三者就不会知道爱情的真正滋味。

网络上,各地论坛里关于“小三”的话题讨论得那叫一个热烈!公陈公之意见,婆抒婆之感慨,你方唱罢我登场,足见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怎样一副欣欣向荣的势头。我们看着她用无知和放纵残暴地践踏着一个个妻子的尊严,看着她用张狂和无耻肆意地颠覆着一个个平静的家庭。我们看着他们将胡闹和荒唐上演到了极致,直到今天,他们仍纠缠不休。
------男人只爱小三的身体与嫖娼没什么两样

其实“小三”的出现对于出轨的一方应是值得骄傲的事,至少这证明了出轨者是有魅力的,而另一方也该高兴,因为这也证明了你选择的人还是很受欢迎的,你的眼光并没有错,并非所有“小三”都会破坏两人间的感情。

其关键在于所谓受害人的反应和应对方式,一味的去骂“小三”的出现或一味的要挟或对施害者进行攻击,这是最低级的手段。男人天天叫嚷着出轨与爱情无关,爱上一个女人的身体,却未必爱上她的大脑。但如果两个人之间只有性,而没有思想上的交流,无法抚慰对方心灵和思想上的痛苦,那和嫖的定义没什么区别。

既然男人可以爱一个女人的大脑,也可以同时爱上另一个女人的身体,与其勉为其难,为什么不选择更好地解决方式,­反之对女人亦然。
------原配面对小三的出现要刻意的反省自己

女人,你以为自己因为把房间收拾得一尘不染而弄得蓬头垢面他就会多爱你一点吗?你以为自己因为能为他省钱而不打扮,不讲情调他就会感激你吗?你以为自己因为照顾孩子而一再忽略他,他就会宽容理解吗?其实男人和女人一样,渴望关怀,所以被抢走了另一半的人们,请你们先找自己的毛病,然后再重新塑造自己吧,可别怨天尤人。

黑格尔说,存在的,即是合理的。

所以男人不必为第三者的存在寻找冠冕堂皇的理由,女人也不必为除去这个心头大患而耿耿于怀。
------社会舆论正在日渐的默许小三的存在

今天的社会早已不同以往,社会对于“小三”是宽容的,甚至于默许了她的存在。所谓的道德规范,不过只是古时的女子小心翼翼地系在门闩后面的一根青丝,只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的。当男人脸上的皱纹被称作成熟,而女人只能叫作沧桑时,当男人的发福被称作稳重,而女人只能叫作苍老时,无论曾经你是多么风华绝代、倾国倾城、才华横溢的女子,在无情的岁月的磨砺中,你已经无可挽回地离你的丈夫越来越远了。

如果那一张薄纸也不能给予,那什么给女人的爱情上最后的保险呢?­当朴素的妻子坐在妖娆妩媚的小三面前,凄惨地说“请离开我的老公”时,我想到这样的画面就不禁哑笑,一个女人,为了她的男人耗尽了青春和气血,值得吗?

------男人出轨只是一次短暂的旅游

出轨对男人而言只是一次短暂的“黄金周”旅游,累了,厌了,拖着一身感情债务和满脸的疲惫最终还要回家。就像所有的童话故事止于王子和公主的婚宴,任何一个伟大的编剧也无法让之继续,再编也只能编出无数唏嘘和叹息。即使第三者侥幸抢滩成功又如何即使鸠占雀巢又如何在长长短短平平仄仄枝枝节节的岁月中,属猫的男人又会为谁守住一份圣洁?

------为什么所有的小三都是太傻的女人

第三者,都是太傻的女人。所以即使第三者以掠夺和侵占的面目示人,但事实证明,她们也是弱势的。此刻,婚姻就象个滑稽的代名词,而男人的爱情,仅仅只是一种生理反应罢了!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想要走进婚姻呢?离婚,结婚,离婚……重复着一页页苦涩而泛黄的故事。

既然那一纸婚书都无法保证什么,那么,女人就做一个小三又有何妨?

第三者的下场大家心中都明白,可悲的爱情也因此失去了意义,女人这一生如果只为爱情而活,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生活中遇到小三,并不是可悲的事,而是你的男人太优秀,既然管不了你的男人,那你不妨去爱上另一个人男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