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善待小动物培养孩子同情心

(2011-11-17 11:12:09)
标签:

青蛙

小动物

同情心

饲养

育儿

美德

名人故事

百年种德

摆渡叟湖

杂谈

分类: 教育话题

一次,叟湖从外面回来,看见两岁的孙儿翰宝宝正在使劲的玩弄一只被捆住四脚的快要奄奄一息的大青蛙。我问他的祖母,从哪里弄来的?她说是刚刚挖菜地挖出来的,翰宝宝一个劲要玩,就让他玩一下。

我就捡来一根小树枝,蹲下来对翰宝宝说,让爷爷把它打死掉好吗?翰宝宝摇头。我知道他还没有玩好,有点舍不得。于是我接着说,刚才爷爷看见它的妈妈了,就在外面的水塘里,一直哭个不停啊。翰宝宝停下来,拉着我的手说爷爷走。我感觉机会来了,说道:你看,你这样玩弄它,都快要把它弄死了,你知道它的妈妈有多么可怜吗?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因为它们每天都吃小虫子,爷爷奶奶非常爱它们,它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也爱它,我们把它放回家好吗?

翰宝宝虽然还是有些难舍,但是明显听懂了我的话。于是,我带他到水塘边,帮他解开青蛙被捆绑的四脚,交给他自己放生了。我安慰他说,你看,它的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怕你玩弄它们,不敢出来了,青蛙宝宝自己回家了。打这以后,翰宝宝不再要玩青蛙以及其他的小动物了。

“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开篇就告诉我们,每个人生下来心底都是善良的,为什么会出现不善良的行为呢?这就是后天环境造成的。心理学认为,人的同情心是培养教育的结果。什么是同情心?同情心就是良知。一个孩子的良知主要是通过几个方面才能培养起来的:家长要告诉孩子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要善待小动物;经常带孩子参加公益活动;助人为乐;引导孩子多读有关慈善的书;通过讲座让孩子增加人文知识。孩子们心灵中产生了同情心,对他们的品德个性健康发展极其有益。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孩子们欺负小动物并非都是因为同情心的丧失,主要是好奇心驱使的,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孩子们的同情心呢?专家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

------家长创造条件让孩子们饲养小动物

孩子在儿童期都比较喜欢小动物,家长们要创造条件给孩子们买一些小动物来饲养,这样就能增加孩子对小动物的感情。例如可以给孩子买一只小白兔养,让孩子学会给小白兔喂菜,带着小白兔到户外活动。也可以养一只小猫,这样孩子们通过和小动物的近距离接触,慢慢就会和小动物产生感情。有一个小朋友在日记中写道,奶奶给他买回来几只小鸡,他非常喜欢,经常给它们喂小米吃,小鸡在他和奶奶的脚下来回溜达,有时还在他的脚面上啄几下。有一天奶奶一不留神把一只小鸡给踩伤了,他便帮着奶奶给小鸡上药水。这个小朋友的日记表明他与小动物已经成为好朋友,他在时时关心它们,他对小动物的同情心是在与小动物的接触中产生的。饲养小动物能使孩子们增加同情心和责任心。

------鼓励孩子助人为乐

助人为乐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从心理学角度讲,从小培养助人为乐的精神有助于孩子健康品德的形成。家长要经常带领着孩子去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使孩子在公益活动中感受助人的快乐。有一位孩子的爸爸,看到南方发生特大洪水的消息,刚好他们这个城市正在召开为灾区人民捐款献爱心的活动。这个孩子的爸爸就带着小孩去了义演现场,整个会场气氛热烈,大家都被抗洪救灾的解放军战士感动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会场上许多群众都献出爱心,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爸爸看到自己的孩子把妈妈给他买鞋的钱拿出来,放进了捐款箱内,于是爸爸当场就夸奖孩子做得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种下了善良的种子。中国古人有句话叫“百年种德”,从小注意这种同情心的培养就是在实践“种德”。

------多给孩子们推荐美德故事书

家长应该有计划地给孩子推荐一些美德教育书,孩子正是求知欲旺盛的时候,也是孩子品德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家长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培养教育孩子的美德。比如在阅读方面,有许多童话故事很感人,格林童话中就有许多弘扬人性美的感人故事。除了童话之外还要给孩子推荐一些具有科学知识性的书籍,让孩子们了解动物,关心动物,爱护动物,从这些科学知识中获得保护小动物的基本常识。孩子们读了这些书之后,学会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同情心。另外还可以给孩子们推荐一些名人故事,这些名人在少年时代都有一颗对生活充满热情的心,他们同情弱者,帮助那些不幸的人,长大以后,这种品格就化为了一种支撑他们奋进的动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