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坐飞机的感觉
标签:
第一次坐飞机摆渡叟湖原创随笔衣食住行 |
分类: 我的随笔 |
2005年5月,通过本县旅行社的牵线,我和妻子与另外十几个同乡前往北京旅游。按照规定,去坐飞机,回坐火车。听到这样的喜讯,我居然孩子似的欢喜,巴不得这一天快些到来。但是,其他人却不全是我这样的状态,似乎多少有些忧心忡忡的样子。
不管怎样,定了的日程终于来了。我们一早从广德出发,上午10点前赶到合肥机场。在候机大厅,透过玻璃看见外面的飞机起起落落,我的心狂跳不已。
一会儿经过安检我们就坐上飞机了。这架客机很长,足有四五十米,中间是过道,两边都是双人座位。不知什么原因,我们都被分散排座了。
我看到飞机窗外的物体缓缓移动,才感觉飞机慢慢滑行,起初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参照物对比一下,你不会知道飞机已经启动。几分钟的功夫,它越跑越快,越快,终于昂首爬高了!在飞机离地这一瞬间,如果你有恐高症或心脏病,我怕你吃不消这种“心要掉了”的感觉。
机舱前方的闭路电视屏幕上,正在播放当飞机失事“如何逃生”的内容。怎么搞的?播放的都是海上救生,我们的飞机可都是从陆地上空飞过啊,真是驴头不对马嘴!看了这样的宣传,不仅没让乘客产生一点安全感,反倒让人徒生疑虑。
靓丽的空姐来给我们讲解了,她说我们坐的飞机需要三次爬坡才能到达9800米预计高度,也就是每次爬高3000多米再平飞一段。我听懂了她的话,拿俗话来说,飞机一下子飞到预计高度肯定吃不消,所以爬一个坡然后平飞一段喘口气。
飞机终于完成了爬高任务,现在,她在蔚蓝的高空翱翔。
我的座位靠着过道,而临窗的座位让一个正在聚精会神“读报”的中年男人霸占了。我跟他商量互换位置,可他根本不搭理我,我想看看飞机窗外的景象,必须站起来歪斜着身体够着看。当我目不转睛的欣赏窗外棉花团似的白云,“读报”的中年男人似乎露出鄙视的神色,我疑惑他的心里肯定紧张。
其实,机舱内的乘客几乎没有不紧张的,同乡中平时叽叽喳喳的几个女人一声不吭了,好像默默的想着什么心事。说句心里话,如果你不敢坐飞机,在登机之前你可以选择退票。一旦上了飞机,舱门一关,你就是大哭大闹也下不来了,因为飞机一会儿就进入起飞的待命阶段。飞机缓缓滑行那会儿,我就横下一条心了,这一百多斤就交给你了,随你怎么样吧。万一出事,还能捞个20万元赔偿呢(2005年赔偿标准),我俩还能挣个40万元,不出事我们到老也挣不到这么多钱啊!
也只有这样横下心来想,你才能排解心里因无限恐惧带来的巨大压力,才能心平气和的欣赏舱外的美景。的确,目睹舱外的白云,就像《西游记》大闹天宫的镜头一样。
飞机飞行一个小时,大约在河南省的上空,感觉机身突然剧烈的颤抖起来。空姐及时给我们讲解,她说,这是飞机遇到了两股交汇的对流气流,飞过这个区域就会平稳了。果然,舱外满天的乌云一会儿散了,我又看见了灿烂的阳光。
飞机起飞大约一个半小时,就进入了北京市的上空。斜看机窗下面,哇!那些几何形房子密密麻麻,就像我们平时每逢下雨前经常在地面上看到的那些庞大的蚂蚁群体一样。在无比惊叹之余,我的内心也有深深的担忧,不是怕死,而是感觉这飞机真要掉了,这下面可怎么得了啊!
飞机降落也与起飞阶段一样,需要三次降低才能安全着陆。当飞机平稳的降落在首都机场,旅客们无不欢欣鼓舞。不是吹牛,只有我才最不惊喜,因为上了飞机我就把自己交给她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