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窝贪”与“一锅端”
(2010-11-23 02:28:06)
标签:
湖南耒阳一窝贪一锅端集体腐败摆渡叟湖原创时评。 |
分类: 我的时评 |
上次读过中石油窝案,好像那个案子并不怎么令人愤恨。但我今天读到的因“一窝贪”而“一锅端”的新闻,却让我联想到我发表过的一篇博文《杨家塔的一条放水沟》,这条年久失修的放水沟到处渗漏,再大的水都难进入农田,这条废沟真的太亟需大修了,而“一窝贪”则是一条更大的“漏水沟”。
我读到的新闻是新华网长沙11月22日电,湖南省耒阳市矿产品税费征收管理办公室,最近因集体贪腐曝光而被网友称为“史上最肥科级单位”。电讯说,这个单位770多名干部职工竟有超过百人涉嫌贪污受贿,已有55人被立案调查。在这个人称“第二财政局”的单位,形成了一条上下勾结、利益均沾的腐败生态链。
原来,该市有着非常丰富的煤炭资源,“第二财政局”每年收取税费达4亿元,占该市财政收入四分之一强,每车煤炭要收取千元左右。难怪是个肥得冒油的单位,难怪人们会说进了这个单位想不发财都难。一线的职工通过私放煤车拿回扣、收入不入账等手段大肆敛财,这些黑钱3成上交“矿征办”领导“坐地分赃”,7成职工自留瓜分。自2005----2009年,“矿征办”贪污公款57万多元,“矿征办”主任受贿45万元,另有180多万巨额财产不能说明来源。“一窝贪”就是这样炼成的。
在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断举报下,这起“一窝贪”案件终于得以大白天下,从而有了“一锅端”的胜利。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得意忘形,中央党校科研部研究室主任洪向华指出,当前我国市场体系尚不健全,法制建设还不完善,因此在一段时间内,集体违法违纪案件还将呈高发态势。为此必须加强监控,对权力进行限制和约束,从体制机制上变革,促进权力在阳光下透明运行。
我刚才引用了洪主任的一段官话,我更觉得人民群众的监督是最重要最迫切的。因为当官的只会贿赂他们的上级,所以依靠当官的来监管当官的往往很容易被同化,在这一点上,人民群众是这些贪腐分子的天敌。当前和今后都应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反贪腐的积极性,力争把还没有“一锅端”的“一窝贪”掀它个底朝天,让那些“一锅端”了的单位不敢再现“一窝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