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塔的一条水沟
(2010-10-10 01:41:51)
标签:
杨家塔荒废的放水沟一盘散沙靠老天爷保佑政令不畅呼唤改革杂谈。 |
分类: 我的时评 |
在这个二千多亩的田畈,杨家塔村民组的一百多亩农田离当家坝最远,一条放水沟弯弯扭扭,足有两公里。
早些年,搞大糊弄的时候,生产队每年组织劳力清沟两三次,每遇天旱,这条放水沟还真管用,清幽幽的河水源源而来,这畈农田从未因天旱减产。
分田单干以后,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有门路的男劳力外出务工,每年挣回大把的票子。没有出门的半劳力,安排罢农活,就在附近寻些活路,居然也比种田强。这样一来,田畈干活的尽是些妇女和老人,栽秧,除草,打药,忙得屁颠颠的,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仿佛单干分了田等于分了心似的。村民组长有其名无其实,平时见不着人毛,一个村民组就如同一盘散沙。
春上无人组织清沟,天旱没人清沟放水。一条弯弯的放水沟,年复一年无人打理,绿草茵茵,漏洞百出。即使其它村民组用不完的水,流到这里就寸步难行,草挡住一部分,沟漏掉一部分,很少有水往前流动。
起初也有好事者费力清沟,可是两公里啊,岂是几个人干的活。无论怎么喊,很少有人搭理。
杨家塔这条弯弯扭扭的放水沟,一直荒废了这么多年,人们看得习惯了,也懒得管它,一百多亩农田只有靠老天爷保佑了。
-----编后语:杨家塔村民组这条放水沟因无人打理而荒废这么多年,农民情愿靠天收却不利用这条放水沟,的确是个很奇特的现象,不由令人想起另一条“放水沟”:从中央到地方,中间有多少环节?一份文件传到地方,要经过多少次转发?有媒体披露,仅国家公务员每年的吃喝拉撒游山玩水就要耗资9000亿元,这也是一条严重漏水的放水沟啊!这条“放水沟”存在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政令不畅,效率低下等等弊端迫切需要大刀阔斧予以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