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胎瓷

标签:
杂谈时尚文化餐具 |
我对瓷器不算内行,只是买来一些观看,并查证一些瓷器的描述和故事。我最近拿出一些日本薄胎瓷器喝茶,据查,薄胎瓷亦称“脱胎瓷”、“蛋壳瓷”。特点是瓷胎薄如蛋壳、透光、胎质用纯釉制成。是中国景德镇传统艺术名瓷之一。制作从配料、拉坯、利坯(修坯)、上釉到绘画、烧制,须经四十多道工序,(右图:我拍摄的日本则武薄瓷茶杯在自然光下透彻的细节。)
全部采用手工,分三次烧成。尤以利坯和艺术加工最为精细。利坯要经过粗修、细修、精修等反复百次的修琢,才能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至0.5毫米左右。胎体厚度大多在1毫米以内,人称之为:薄似蝉翼,亮如玻璃,轻若浮云。它轻巧、秀丽,做工精致,透光性好,是中国景德镇传统艺术名瓷之一。在薄胎上描绘有青花纹样(见青花瓷),称青花薄胎瓷;描绘有粉彩纹样(见粉彩瓷),称粉彩薄胎瓷。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
景德镇制出薄胎瓷,成化年间已有较高成就,万历年间(1573~1620年)生产的“卵幕杯”(薄如蛋壳的杯子)、流霞盏等精制品,清代正式生产。在海外比较容易买到的日本早期薄胎瓷很多(见图),仔细看日本这些薄胎瓷都是吸收了中国古代的薄瓷技术,并发扬光大,占据欧美市场百年,憨厚的中国人从来没有像川普总统一样,要求日本人付出1千亿美元商品税和3千亿美元知识产权费。 图:这是今天使用的日本大约在1920-1930年期间制造和出口美国的薄胎瓷器,上述薄胎瓷的特点它都具备,不同的是日本在上瓷釉时,使用了彩虹和彩色瓷釉。

图:配套的薄胎瓷茶壶我也有几个,它们也具有薄胎瓷的特征,只是我在使用时,当它们有满满一壶茶时,拿在手里,由于胎薄,感觉总怕茶壶经不住要碎了,其实,它们质轻坚硬,没有问题,但从保温和沏茶效果看,我今天还是选择了加拿大早期沿用英国技术在多伦多地区设厂制造的红泥茶壶。这是加拿大产的BROWN BETTY红泥茶壶(8杯 red clay)。

图:这是早年英国瓷都斯塔福德的老牌瓷器公司老弗利(OLD FLOYED)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多伦多附近设厂,1946年生产的红泥茶壶,比英国本地生产的质量还要好,到了1960年,已经是北美最大的红泥茶壶的生产商了,无奈在北美经济和技术转型期,北美高科技发展风靡,过去慢节奏品茶休闲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工厂倒闭,如今这些茶壶在加拿大早不容易淘得了。

图:加拿大资源不缺乏,红泥陶土无论矿储量和质量,都比英国好,只是几千万人口的国家,占有大量国土面积的国度,国民没有手捏红泥紫砂茶壶品茗,提笼架鸟的休闲生活习惯。这类休闲红泥茶壶早期都销往美国市场。茶壶底部由凹凸印款标记:加拿大。

图:1686年创办的英国斯塔福德的老弗利(OLD FLOYED)早期在英国红泥茶壶上的老印款。
http://www.thepotteries.org/allpotters_photos/kent_james/kent_1686.jpg
图:用它沏茶的颜色和日本薄瓷茶壶沏茶的颜色很不同,日本薄瓷茶壶沏茶颜色浅多了,不如红泥茶壶沏茶颜色深沉浓厚。这是日本薄瓷茶杯中用加拿大老佛利红泥茶壶沏茶的颜色。日本1920年生产的薄瓷茶杯彩绘和图案,由于薄瓷的透光性质,可以将茶水颜色和茶的品质暴露无遗。

图:日本1920年生产的薄瓷彩绘茶杯另一侧,仔细看,有些沙眼和瑕疵,据说内行人查看真紫砂壶质地,如果没有一两处沙眼和瑕疵,必定是假货,不知何因。

图:日本早期薄瓷茶杯和中式茶,由加拿大老佛利红泥茶壶沏茶的色泽细节。

图:日本早期薄瓷茶杯彩绘和杯耳烫金细节。

图:1920年代,日本薄瓷略显制造工艺粗糙一些,估计是当时薄瓷陶泥的研磨,过滤技术和设备不如现代先进,加之全手工制作,每个产品花色有差别,其实,这也是现代许多人追求物件的无千篇一律的效果(no copy for each)。

图:日本早期出口薄瓷茶具早已熟悉西洋喝茶习惯,配套糖罐和奶罐。

图:除了早期日本则武双TT印款的薄瓷茶具,这是日本则武的糕点盘,当然不是同一花型。

图:也是薄瓷产品,只是花型和花卉图案镶金镀银而已,拿来临时应景的。

图:不同馅料的澳门特产鸡蛋卷,在海外华人杂货店总有出售。这是它们在三爪薄瓷茶点盘中。

图:鸡蛋卷的细节。

图:日本学到中国古代薄瓷技术,这是彩绘薄瓷茶杯在自然光下,通体透光的细节,它薄如蝉翼,拿在手里轻盈。

图:日本则武薄瓷从1920-1930年期间的产品,大多用英语标记:手绘/日本制造,并有双TT英语字母圈在菱形宝石图案内标记,颜色有绿色和红色,红色大约在1920年时期,绿色大约使用在1930年期间,但它们是一样的印款。

图:配套的薄胎瓷茶壶我也有几个,它们也具有薄胎瓷的特征,只是我在使用时,当它们有满满一壶茶时,拿在手里,由于胎薄,感觉总怕茶壶经不住要碎了,其实,它们质轻坚硬,没有问题,但从保温和沏茶效果看,我今天还是选择了加拿大早期沿用英国技术在多伦多地区设厂制造的红泥茶壶。这是加拿大产的BROWN BETTY红泥茶壶(8杯 red clay)。

图:这是早年英国瓷都斯塔福德的老牌瓷器公司老弗利(OLD FLOYED)在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多伦多附近设厂,1946年生产的红泥茶壶,比英国本地生产的质量还要好,到了1960年,已经是北美最大的红泥茶壶的生产商了,无奈在北美经济和技术转型期,北美高科技发展风靡,过去慢节奏品茶休闲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工厂倒闭,如今这些茶壶在加拿大早不容易淘得了。

图:加拿大资源不缺乏,红泥陶土无论矿储量和质量,都比英国好,只是几千万人口的国家,占有大量国土面积的国度,国民没有手捏红泥紫砂茶壶品茗,提笼架鸟的休闲生活习惯。这类休闲红泥茶壶早期都销往美国市场。茶壶底部由凹凸印款标记:加拿大。

图:1686年创办的英国斯塔福德的老弗利(OLD FLOYED)早期在英国红泥茶壶上的老印款。
http://www.thepotteries.org/allpotters_photos/kent_james/kent_1686.jpg
图:用它沏茶的颜色和日本薄瓷茶壶沏茶的颜色很不同,日本薄瓷茶壶沏茶颜色浅多了,不如红泥茶壶沏茶颜色深沉浓厚。这是日本薄瓷茶杯中用加拿大老佛利红泥茶壶沏茶的颜色。日本1920年生产的薄瓷茶杯彩绘和图案,由于薄瓷的透光性质,可以将茶水颜色和茶的品质暴露无遗。

图:日本1920年生产的薄瓷彩绘茶杯另一侧,仔细看,有些沙眼和瑕疵,据说内行人查看真紫砂壶质地,如果没有一两处沙眼和瑕疵,必定是假货,不知何因。

图:日本早期薄瓷茶杯和中式茶,由加拿大老佛利红泥茶壶沏茶的色泽细节。

图:日本早期薄瓷茶杯彩绘和杯耳烫金细节。

图:1920年代,日本薄瓷略显制造工艺粗糙一些,估计是当时薄瓷陶泥的研磨,过滤技术和设备不如现代先进,加之全手工制作,每个产品花色有差别,其实,这也是现代许多人追求物件的无千篇一律的效果(no copy for each)。

图:日本早期出口薄瓷茶具早已熟悉西洋喝茶习惯,配套糖罐和奶罐。

图:除了早期日本则武双TT印款的薄瓷茶具,这是日本则武的糕点盘,当然不是同一花型。

图:也是薄瓷产品,只是花型和花卉图案镶金镀银而已,拿来临时应景的。

图:不同馅料的澳门特产鸡蛋卷,在海外华人杂货店总有出售。这是它们在三爪薄瓷茶点盘中。

图:鸡蛋卷的细节。

图:日本学到中国古代薄瓷技术,这是彩绘薄瓷茶杯在自然光下,通体透光的细节,它薄如蝉翼,拿在手里轻盈。

图:日本则武薄瓷从1920-1930年期间的产品,大多用英语标记:手绘/日本制造,并有双TT英语字母圈在菱形宝石图案内标记,颜色有绿色和红色,红色大约在1920年时期,绿色大约使用在1930年期间,但它们是一样的印款。
(Nippon or Noritake painted style with "Hand Painted
/ Made
in Japan"
on bottom in green with Double T's in double diamonds. ... The
diamond/rectangle pottery mark with
the " T-T" mark is
found on much of their lustreware production and so likely dates
from the 1920' and 30's when this decoration style was
fashionable.)
前一篇:冷天的热汤
后一篇:第13个星期五-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