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伊万里瓷器(IMARI)-大碗

(2013-09-16 05:41:05)
标签:

杂谈

分类: 收集和收藏
这个周末,逛旧货市场,俺太太买回日本伊万里金绘大碗一个,日本中窑茶具一套,日本将军装饰摆设罐一个。大碗约7寸直径,深3寸。据说伊万里瓷器很受国人收藏者喜爱,这次就先说说伊万里金绘大碗。

下图:淘来的日本伊万里金绘大碗。
伊万里瓷器( Imari ) ,这种瓷器的特征主要是在釉下彩釉上加画矾红描金,再二次低温烧制。在明末清初战乱时期,中国实行海禁期间,西方商人转向日本购买瓷器,由于欧洲人更喜欢这类颜色鲜艳的瓷器,因此伊万里在欧洲大受欢迎,很快流行起来。
伊万里瓷器(IMARI)-大碗
下图:伊万里金绘五彩大碗的俯视图。
伊万里瓷器(IMARI)-大碗
下图:早期出口美国的手工金绘大碗内侧钒红和金绘花卉和金绘图案。
伊万里瓷器(IMARI)-大碗
下图:俯视大碗的碗底彩色图案,有金绘和金描的祥云,三爪龙一条。碗内还有钒红散花。
伊万里瓷器(IMARI)-大碗
下图:碗底图案细节1
伊万里瓷器(IMARI)-大碗
下图:碗底绘画细节2
伊万里瓷器(IMARI)-大碗
下图:大碗外侧手绘和描金鸟类图案和色彩。
伊万里瓷器(IMARI)-大碗
下图:大碗外部的山水绘画。
伊万里瓷器(IMARI)-大碗
下图:大碗的底部有金绘的日本早期出口美国的《金伊万里》英语印款,金描英语:手绘,日本等英语。
伊万里瓷器(IMARI)-大碗
下图:大碗底部金绘底款。
伊万里瓷器(IMARI)-大碗

日本的伊万里瓷产生于17世纪初叶,大量出口美国欧洲等地,在世界瓷器制造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日本的瓷器烧造技术从朝鲜间接传入。当年丰臣秀吉攻打到朝鲜,俘虏了很多朝鲜陶工到日本,加上在日本有田发现了可以烧造瓷器的陶土,日本瓷器得以迅速发展。

明末清初,中国改朝换代,进入社会动荡期,实行自我封闭,法令海禁,社会混乱使得景德镇的瓷器外销出口停滞,而此时欧洲对瓷器需求增加,所以日本的外销瓷大量取代中国远销欧洲。

短短的100年里伊万里瓷如焰火般绚烂耀眼,现在去欧洲的宫殿,仍能看到伊万里瓷和中国瓷在一起装饰着殿堂,这让日本人深感骄傲和荣幸。


到康熙开海禁后,中国商人发现色彩鲜艳的伊万里瓷器的流行妨碍了中国传统青花瓷器对欧洲的大量出口,由于欧洲人喜爱色彩瑰丽的瓷器,欧洲市场上的彩瓷价格要 比同类青花器高出4倍。因此景德镇的工匠很快就研制出了仿制的伊万里瓷。由于中国类似伊万里瓷的成品率高,价格便宜,于是很快就夺回了被占领的市场。不过由于伊万里瓷器是分两次 烧成,工艺复杂,因此景德镇又引进欧洲的珐琅彩,并加以改造,在康熙末期开始形成适合工匠彩绘的 “ 粉彩 ” ,同时还引进了西洋画法。粉彩瓷器由于一次烧成,虽然比伊万里瓷制作更为简单,但是质量仍然不低日瓷,也缺乏技艺工匠。有中国和欧洲商人从景德镇买下第一次烧成的粗烧,再在广州进行第二次彩绘,描金和二次窑烧,因此,广州当时的工匠的工艺水平,也不亚于景德镇。后来,欧洲的商人干脆把一次烧成的景德镇粗坯运回欧洲,按欧洲人喜好进行加工,因此,欧洲很多古董瓷器带有康熙,乾隆时期汉字和印款,却又有一副西洋瓷器面孔,可能大多就是这样来的,比如香港九龙烧等

这时候彩瓷的流行,还和当时的皇帝有很大关系。康熙皇帝就以接受新鲜事物而闻名,画家,传教士马提殴 ˙ 芮帕(Matteo Rita) 在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在写给他的上司报告中说康熙皇帝非常喜欢欧洲珐琅彩饰和彩画的新方法。”

日本人在渐渐地在仿制景德镇风格的同时,慢慢有了自己的风格,就是那种红蓝绿黑加金彩,金彩的大量运用于中国风格迥异,叫做“金襕手”。

17世纪初期日本的古伊万里瓷器极力模仿中国明代的五彩瓷,品种有描金五彩、锦地五彩、开光五彩等多种。明治维新(1868年)以后,有田的伊万里派窑工直接到欧洲学习先进的造瓷技术,生产出更加金碧辉煌的彩瓷。清宫也有不少旧藏的日本瓷器,主要是19世纪中、晚期在日本有田地区烧制的的伊万里瓷器,约于清代光绪、宣统年间(1875-1911年)进入清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