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里瓷器(IMARI)-大碗

标签:
杂谈 |
分类: 收集和收藏 |
这个周末,逛旧货市场,俺太太买回日本伊万里金绘大碗一个,日本中窑茶具一套,日本将军装饰摆设罐一个。大碗约7寸直径,深3寸大。据说伊万里瓷器很受国人收藏者喜爱,这次就先说说伊万里金绘大碗。
下图:淘来的日本伊万里金绘大碗。伊万里瓷器( Imari ) ,这种瓷器的特征主要是在釉下彩釉上加画矾红描金,再二次低温烧制。在明末清初战乱时期,中国实行海禁期间,西方商人转向日本购买瓷器,由于欧洲人更喜欢这类颜色鲜艳的瓷器,因此伊万里在欧洲大受欢迎,很快流行起来。

下图:伊万里金绘五彩大碗的俯视图。

下图:早期出口美国的手工金绘大碗内侧钒红和金绘花卉和金绘图案。

下图:俯视大碗的碗底彩色图案,有金绘和金描的祥云,三爪龙一条。碗内还有钒红散花。

下图:碗底图案细节1

下图:碗底绘画细节2

下图:大碗外侧手绘和描金鸟类图案和色彩。

下图:大碗外部的山水绘画。

下图:大碗的底部有金绘的日本早期出口美国的《金伊万里》英语印款,金描英语:手绘,日本等英语。

下图:大碗底部金绘底款。

日本的伊万里瓷产生于17世纪初叶,大量出口美国欧洲等地,在世界瓷器制造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日本的瓷器烧造技术从朝鲜间接传入。当年丰臣秀吉攻打到朝鲜,俘虏了很多朝鲜陶工到日本,加上在日本有田发现了可以烧造瓷器的陶土,日本瓷器得以迅速发展。
下图:淘来的日本伊万里金绘大碗。伊万里瓷器( Imari ) ,这种瓷器的特征主要是在釉下彩釉上加画矾红描金,再二次低温烧制。在明末清初战乱时期,中国实行海禁期间,西方商人转向日本购买瓷器,由于欧洲人更喜欢这类颜色鲜艳的瓷器,因此伊万里在欧洲大受欢迎,很快流行起来。

下图:伊万里金绘五彩大碗的俯视图。

下图:早期出口美国的手工金绘大碗内侧钒红和金绘花卉和金绘图案。

下图:俯视大碗的碗底彩色图案,有金绘和金描的祥云,三爪龙一条。碗内还有钒红散花。

下图:碗底图案细节1

下图:碗底绘画细节2

下图:大碗外侧手绘和描金鸟类图案和色彩。

下图:大碗外部的山水绘画。

下图:大碗的底部有金绘的日本早期出口美国的《金伊万里》英语印款,金描英语:手绘,日本等英语。

下图:大碗底部金绘底款。

日本的伊万里瓷产生于17世纪初叶,大量出口美国欧洲等地,在世界瓷器制造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日本的瓷器烧造技术从朝鲜间接传入。当年丰臣秀吉攻打到朝鲜,俘虏了很多朝鲜陶工到日本,加上在日本有田发现了可以烧造瓷器的陶土,日本瓷器得以迅速发展。
明末清初,中国改朝换代,进入社会动荡期,实行自我封闭,法令海禁,社会混乱使得景德镇的瓷器外销出口停滞,而此时欧洲对瓷器需求增加,所以日本的外销瓷大量取代中国远销欧洲。
短短的100年里伊万里瓷如焰火般绚烂耀眼,现在去欧洲的宫殿,仍能看到伊万里瓷和中国瓷在一起装饰着殿堂,这让日本人深感骄傲和荣幸。
这时候彩瓷的流行,还和当时的皇帝有很大关系。康熙皇帝就以接受新鲜事物而闻名,画家,传教士马提殴 ˙ 芮帕(Matteo Rita)
在1716年(康熙五十五年)在写给他的上司报告中说:康熙皇帝“非常喜欢欧洲珐琅彩饰和彩画的新方法。”
日本人在渐渐地在仿制景德镇风格的同时,慢慢有了自己的风格,就是那种红蓝绿黑加金彩,金彩的大量运用于中国风格迥异,叫做“金襕手”。
17世纪初期日本的古伊万里瓷器极力模仿中国明代的五彩瓷,品种有描金五彩、锦地五彩、开光五彩等多种。明治维新(1868年)以后,有田的伊万里派窑工直接到欧洲学习先进的造瓷技术,生产出更加金碧辉煌的彩瓷。清宫也有不少旧藏的日本瓷器,主要是19世纪中、晚期在日本有田地区烧制的的伊万里瓷器,约于清代光绪、宣统年间(1875-1911年)进入清廷。
前一篇:鬼节小食品
后一篇:《仿清富贵高足对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