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九层莲花开

(2016-11-03 16:28:46)
分类: 解答

现在要说的内容是:九层莲花开。

说到莲花,大家都是不陌生的。莲花,又叫做荷花、水芙蓉等,为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颜色,或有彩纹、镶边。莲花全身全是宝,很被人们看中,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更是为人们所称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就是对荷花之美的真实写照。“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其品质的称颂。

另外,关于莲花还有一个传说。据说,以前天上有一个仙女,羡慕人间生活,她在天上听说西湖美丽,就一心想逃出天宫看一看。有一天她趁王母不在家,就下凡来到西湖上空,她俯视了这里的山山水水,果然名不虚传。仙女被这里的美景吸引住,再也不想回天宫了。这一来,被王母娘娘知道了这件事情,派天兵天将,将来捉她。可是仙女实在不愿离开西湖,痛哭流涕,恨自己不该生在天宫,恨王母不该管得那么严。在天兵天将的押解下,天女泪洒西湖,又把头上玉簪投入到西湖中,恋恋不舍地回到天宫。一会儿,西湖里长满了莲花,之后,就是年年花开,年年花落了。

莲花,作为佛门事物不只是以上原因,其在佛教上也是有寓意的。

中国自古热爱莲花,作为中华本土宗教的道教,也把莲花作为象征之一。莲花在道教象征着修行者,与在这个恶世之中而无染着,历练成就。据说,在《太乙救苦护身妙经》中说:“救苦天尊,布设莲花,法身变化无数,忽而女子,忽而童子,忽而方士、羽士,忽而禅师、丈人等等”。另外,道人头上的冠,也是莲花状的多。在佛教认为,莲花表喻佛菩萨们在生死烦恼中出生,又从生死烦恼中解脱,故有“莲花藏世界”的说法。

按佛教的解释,莲花,是报身佛所居之净土,从而莲花也是佛教的主要象征。所以,佛菩萨要垫以莲花为座。莲花在佛教中象征神圣、不灭,而且也代表着成就其有五种天华,也就是五种颜色:白、青、红、紫、黄等。其中白、青两色最受人青睐。白莲花,音译为芬陀利。此花生长于佛国,人世间难以见到,故又称“希有之华”。青莲花,音译优钵罗。叶狭长,近下小圆,向上渐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经中称之为“莲眼”,也即观世音菩萨的眼睛。

九层莲花开,说的是修为结果,也是佛座,也就是莲花座。莲花座为佛陀结跏趺者,其原因在《大智度论》中说,莲花在众花中最大最盛,代表庄严妙法在佛法之中说,莲花柔软素净,佛菩萨坐其上而花不坏,而且更可以展现神力。其花已是天上之花,与人中之花有别,人中莲花大不过尺,天上莲华大如九车盖,是可容打坐的。

此外,佛经之中有莲花化身之说。佛法的修为之中,与莲花有关系的是打坐、心性,还有功德。有成功的人,座下的莲花就是由打坐、心性和功德三者逐渐累积而成。说到这里,就涉及到一个佛法中少有涉及的内容,那就是修为的成果。关于佛法修为的成果,在佛经之中少有涉及。佛法的具体运用之中,几乎在学修中提到的只是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果、菩萨果、佛果等。另外,《优婆塞戒经》中提到,说一切斯陀含人,皆胜于须陀洹人,一切斯陀含人皆胜于须陀洹人,一切阿那含人皆胜于斯陀含人,一切阿罗汉人皆胜于阿那含人。其中意思是,有修、有净、有悟,也有等级的明确划分,没有一分一毫的迁就。另外,在前面已经提到过,世间莲花与身体莲花是不一样的。在实际的运用之中,莲花也是有着质上的不同。这些不同,是与修为进程相关的。确切地说,它们的关系十分地密切,可以说是鱼水不离。

莲花的不同,一般分为三个大的阶段,其一是心内莲花,其二是法界莲花,其三是莲花台。

心内莲花是指,在人们心中,从拥有莲花到莲花开放的一个整体过程这个过程,在人生之中,还未进入修程。人,生在这个世界上,也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所以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故为人而言,也是十分容易有什么的。据说,有人做过试验和研究,人体所含微量元素、矿物质等内容,与所居地区的水土含量是十分近似的。人们还有一句话说,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意思是居住在大山地区的人,大山就是他们的给养基地,居住在水乡的人,那连绵的水乡,就是他们的供给基地。据实而言,是人们就在那些内容之中,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现有的条件,创造自己的生活。事实上,这种方法也是十分有效的。同样,人们最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这句话讲的是“挨金似金,挨玉似玉”,就是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因为这个原因,人们很容易融入到大环境中去。在法用之中,这些内容就是“随流”。在“随流”的内容中,包括了人们所喜欢的内容、不喜欢的内容、平常而又平常的内容、希望有的内容、不希望有的内容、允许有的内容、不允许有的内容,都有,而且无一缺少。喜欢的,就是新生的、欢乐的、高兴的、幸运的事情;不喜欢的,就是陈旧的、悲伤的、失望的、失败的、灾难的事情。平常而又平常的,就是吃喝拉撒睡,日常之中不得不做的、维持人基本生存的事情。希望的,就是得奖、获名、升迁、高中、良缘美满、佳庆聚会等等事情。不希望的,就是生疾病、遇仇敌、遭失败等事情。允许的,就是有利于人生的、利于社会的、利于国家的、利于人类进步的,所有积极趋向的事情。不允许的就是不利于人生的、不利于社会的、不利于国家的、也不利于人类进步的事情,等等。这些事情都会涌来,与人相融,成为一体。这样,也就形成了一个结局,人在红尘中沉浮,也会在红尘中默然无为的死去。既不知如何来,也不知生当何为,亦不知如何去。当然也有人奋力拼搏,不断地工作、挣钱,目的是自己,而不是他人。所以,表面上看他一生好像做了很多,实则只是在满足个人的私欲,即使拥有千万、亿万,也是一个贫穷者。这样的人生就是凡人的红尘人生。在这种人生之中,久而不愿留于其中的,就要另觅一种生活,有如人们常说的静久生动,动久生静一样,在久之后有一个新的开始,这个开始就是心内莲花盛开的起始。

前面已经说过了,在常人而言的一个世界,就是我们现在所居住、赖以生存的世界,我们称之为“红尘世界”。在有成就的人而言,有一个世界,就是大家所认为的,那些佛、道所生存的世界,我们称之为“法世界”。而修为人不同于常人,也不同于成就的人,所以拥有两个世界。只是在红尘世界之时是真,在法界之时程度还不够,不可以称之为法界。为了说明状态,可以称之为“净界”,相对的红尘世界就可以称之为“染界”了。在未开始真修之时运用一心,又用来说明心的时候,关系就大了。人在红尘世界,心处于染中,不得清闲,从而心意受损所以人们会经常会感觉到心累,有时候心累得几乎动一下也不愿意动。在醒悟之后,就要放下红尘中的忙碌,让心安静下来。当然,被喧闹事物充满了的心,不是一下就能静下来的,只要坚持下去,总是可以静下来的。此一“静”,就会引出另外一个“净”来。前一个静是安静,后一个净是干净、清净。因为心底清净了,就会有一个花苞出现了,就是人们常说的花蕾、花骨朵。不要小看这么个小小的花蕾,只要注意保养它,很快就会逐渐展开,在这个时候千万要小心呵护,不可以再有杂染。如果一旦有杂染之时,莲花就会闭合,甚至于枯萎,这是要踏入修为路程的第一个危险其危险性也是很大的,不可以有些许的疏忽和马虎。只有心中莲花十足地开放之时,才是这一步修为成就之时,那么就可以正式进入修为了。这一个阶段,在正修之前,分成三步走的:第一步,是红尘中的醒悟,开始回头。第二步是皈依佛陀座下,是我心放下。第三步,是得至受法师门下,得遇师法。这是必须要经历的。

法界莲花。法界莲花也不同于世间的莲花,方式更是特别。由于心内莲花的盛开,人体也就成了法器。可以打个比喻,即人身就是莲藕,其在淤泥之中,有如人身在红尘世界之中,还在浮华的社会里面;皮污而肉白,使身体在修中代替,已经去了杂染,不再污浊,是浊在外而不在内了;中间有孔,虚怀以待生。这个藕的出现,也正是心中莲花开的结果。心静、身净,这样就做好了正式修为的准备。

正式修为的第一法是须陀洹法,这一个法,称之为“入流”,也就是说已经成为一个合格的修为人了。即是从开始修为之日起,到成为一个合格的修为人之全部过程。在这个成就过程中,每日除了要保证心内清净之外,还要每天按时打坐、诵经、养德、禅思等,日日坚持,没有间断地进行。一般要在120天左右,才能有所成效。打坐时息去心念,不让心中有尘染及妄起,调息达定,进行自我调整和物质蓄积,也是补换物质和补自身之漏的时候。诵经是在做功课和行持。做功课是自净其心,以助其功。行持是将经书念给十方众生听。养德是多行善事,多为善举,多与他人利乐。禅思,是事含有佛理,处处有因缘,尽思其妙,从而尽得其理。只要是坚持不懈,120天之后,一朵莲花就会绽开,那是没有问题的。

第二法是斯陀含法。这一个法称之为“往来”,就是可以往来于两个世界之中的意思佛理之中有往来受生一次的意思,在修为上也有这方面的历程。修为内容同样还是在坚持第一法中的法要,只是在这一段中的修为会要精纯一些,程度上要深一些,内容上要深广一些。那么在第二法用中,要经过多长的时间呢?用第一法上的方法,可以计算出时间来。先看往来受生,往是一,来是一,生是一。如果按照佛法所讲,往去是一个生命力,回来是一个生命力,生也是一个生命力,这样就是三个生命力。成就第一法是一个生命力,有当生是一个生命力,这样合起来是五个生命力。一个生命力所要具备的时间是120天,那么五个120天就是600天的修为。如果将600天换成现实生活,就要经历两年时间。同样,在第二个法成就之时,是五朵莲花开,加上巩固第一法的,就是六朵了,也就是六朵莲花开。

第三法是阿那含法,称之为“不来法”。“不来法”要在“往来法”上成就。从而得到证果。不来者,就是不来。不来是一种权利、一种自由,如同人生一样,可以自主而不来世上了。有这个权利,就是十分不简单的了。修为方法如前,没有多大区别,只是程度上更高了,纯熟度上不一样了。比如一个初学枪的人和神枪手,实力上是十分不同的。那么阿那含的成就,需要多长时间呢?用前面用过的、同样的方法,也是可以计算出来的。一往来,一往来成就,就要六朵莲花开。进行不来法,就是在行用阿那含法中,取其一往,“去”为一个单位,再取其一个“回来”为一个单位,还要取一个“为生”为一个单位,这样合起来就是三个单位。当生运用要一个单位,在这里也可以不完全具备。在此一法之前成就的一个单位,促成不来之巩固前法者一个单位,合起来就是五到六个单位了,当然这些单位是在斯陀含法上经历的。至此,可以算出,一个单位是六朵莲花,五个单位是三十朵莲花开,六个单位就是三十六朵莲花开。一朵莲花要120天,30朵莲花开,要3600天,36朵莲花开,就是4320天了,相当于10年到12年的时间。

莲花和莲花台不同。在《观无量寿经》中有三品九生之说,内容介绍三品九生的前几个,就是莲花台只是那里面所说内容有些乱,有些无序。如果说,莲花台之时,未必就是已经到了那种果位。这里所说的莲花台和那里所说的莲花台是不一样的,是按照修为日程逐渐积累起来的,也就是说,真真实实得到的,没有什么虚假的。如果按照数目计算,12朵莲花可以结成一个台,这个台是最基本的,如果用品级来说的话,只能说是一品莲花台。品,是莲花台计算的方法,但是在真正的证果上,是没有一品、二品之说的,形成结果的,只有三品、六品、九品等内容。这种计数的方法,不像世上世人的想法,而是有着自己的专属规律。以三品计数之时,就是初得罗汉证果的时候;以六品计数之时,就是初得菩萨证果的时候;以九品计数之时,就是初得佛果的时候。虽然,只是三品、六品、九品等,数目虽然不大,实则已经是大得不得了了。

下面可以计算一下:

三品莲花台,是36朵莲花以上,也就是说是至少要12年以上。以此类推,六品莲花台是72朵莲花以上,也就是说最少要24年以上。九品莲花台是108朵莲花,也就是说最少要36年以上。

在这里为什么要说最少呢?在前面已经说过了,要成就一个果证,不是仅够数目就可以的。要成就现有果证,必须有一个支持之源,这个支持源,就是上个修证果的基础。比如,斯陀含要出正果,就必须在足够数目的情况下,再多一个整体须陀洹的修为内容。这样的计算基本上是以比较保守的方法计算。

从开始修为到佛果的不退转正果,要经过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大罗汉、辟支佛、菩萨行、菩萨果和佛等。共计九个阶段。也可以说是九层。九层莲花开,就是表示的是全部修为的过程成功,到最后成功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太岁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