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德勤(Deloitte)的offer了, 和JMS分享面经

标签:
杂谈 |
分类: 工作 |
尘埃落定。这四个字在网上早已泛滥以至于滥俗,但它是描述我目前状态的最好词汇。 好吧,这种时候是需要直奔主题的。我拿到德勤(四大)的offer了。具体方向是税务和人事咨询。 求职期间在网上阅读了不少前辈们的面经,十分有帮助。为了继承前辈们的无私精神(笑),在这里也简单讲述一下求职经历,希望能对求职大军们起到微薄的参考作用。 ==================================我是求职的分割线 一。准备过程 1)大学的Careers Fair。 大学的Careers Service曾在去年夏天给亚洲语系学生发邮件,说德勤有和日文有关的工作机会。那时我连四大是什么都还不知道……单纯瞅准这是一个和专业对口的工作,于是在大学10月份开Careers Fair的那天,赶到德勤的地盘去拿宣传单。 那天有位非常好的senior manager耐心给我作介绍,并邀请我参加他们11月的宣传会。登记了电子邮箱之后不久,收到了两封邮件。一封介绍宣传会的日期与地点,另一封则说明不但有需要日文的职位,还有需要中文的职位。 小结:不要忽视大学里近在眼前的Careers Fair,有这样的机会一定要参加。尤其是在自己还迷茫的时候,多和各种公司的内部人士聊聊,就可以定下大概的方向。 我那天和向往已久的红十字会的人聊天,才知道人家要会法语的人,当下放弃……当然我也和英国情报局的人聊了聊,他们也需要中文和日文人才,但是我没法当情报人员…… 2)Meet the team evening(宣传会) 11月初的某个傍晚,摸到位于伦敦金融城边缘的德勤大楼。第一感觉:这建筑真美好!相当符合我理想中的写字楼的感觉,高大宽敞亮堂。大约有二十多个人参加宣传会,汽水矿泉水慷慨供应。 Presentation上,有一位从头到尾笑容都很甜美的manager介绍职位的工作内容和培训事项,还有一位刚加入不久的剑桥毕业生姐姐讲述她的经历。最吸引我的不是薪水,而是各种丰厚条件。比如10个星期的带薪培训,一年25天的带薪假期和慈善/社区服务等等亮点。没想到德勤支持的慈善会之一NSPCC也就是我支持的那个。印象加分! Presentation以后,红酒、白酒以及寿司/三明治/蛋糕上场!(我承认我对食物及饮料印象很深……)当然,这可不是大吃特吃的时候!我开始和德勤人握手聊天套瓷,最后两位senior manager很nice地给了我名片。 小结:宣传会可以是一张隐藏王牌。后来的事实证明,去参加这个宣传会,对我后来拿到offer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你去了这样的宣传会,了解这个职位的各方面细节,并给manager留下印象,你就已经比那些没到场的申请者们多了优势。 ==================================我是求职的分割线 二。申请过程 1)Online Application Form 网投申请书(12月中旬)。 基本的内容人人都会填,关键是最后的Career Motivation部分。 -------1:Please let us know why a career at Deloitte appeals to you compared with other career options? 答:大概讲了一些大家都会讲的东西,包括工作前景和培训机会。这里我给出实例,强调过去也会主动参加培训。 -------2:Please let us know why you are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in joining the service line you have specified? 答:基本上,对应他们的职位要求,一一列出自己的技能以及证明那些技能的例子就可以了。比如点明自己的中文和日文背景,以及过关的数学水平。因为我申请的是税务职位,我便特地提到自己曾和英国税务局有过若干次交涉。 -------3:Please let us know what you think you will be doing on a day to day basis as a graduate in your first choice service line including any commitments required for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答:参加宣传会的好处在此显现出来了!宣传会上拿到的资料就大概解说了一下日常工作的任务囊括的内容,依样画葫芦,换成自己的说法就ok了! 2)Aptitude Test(12月下旬)。 德勤人事处效率很高,申请书递交上不到一星期,就收到了Aptitude Test的通知。 德勤的Aptitude Test分成两部分,先考numerical(数学),通过之后再让你去做verbal(逻辑)。 ------Numerical 同学们,虽然俺们中国人数学水平没得说,但我还是得说,德勤的numerical是有难度的!到最后时间不够,剩下四道题来不及做,只好乱点了几个选项上交……能通过真是谢天谢地。 注意事项:[1] 计算不难,但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必须吸收大量文字信息,一定要加强英文语速。平时注意多看看broadsheet(泰晤士报等quality newspaper)。[2] 另外,文字信息里有不少搞脑子的地方,所以各位要保持沉着冷静,对于它想问你的问题,不能想当然地猜测。 ------Verbal 因为对Verbal没信心,我在考试之前认真地做了网络上的例题,包括Civil Service Fast Stream和Kent University Careers Service,结果总是B左右。要命的是我总是不知道错在哪里。 没什么底气地去做德勤的Verbal——大概因为比较小心谨慎,所以反而觉得并不难,做完的时候时间还有剩。 这两轮都通过以后,就要进入面试阶段了。 ==================================我是求职的分割线 三。面试过程 1)Competency based interview 第一轮面试(1月16日) 原本面试定在1月23日,但很快被改成了15日。 嗯,这里插播一条华丽的新闻。本人拿到面试通知以后,什么细节都准备了,包括穿哪双高跟鞋之类。然而,我却华丽地搞错了日期……我把15日当成了星期五…… 在那个周四的打工的早上我接到德勤的电话,说我当天有面试,并问我人在哪儿。我整个傻掉,说“我记成明天了……”。自己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工作铁定没了”。 没想到,人事小姐竟然很快给我安排了第二天作为面试日期。德勤真的像天使一样,会给人第二次机会(号泣)!这坚定了我爱德勤的心(握拳)。 当然,我绝对不建议任何同学通过这种方法去热爱你申请的企业……嗯,请以此为鉴,抽打粗心。 ==================================我是求职的分割线 德勤第一轮面试是structure的,而且都是competency questions。不知道competency是何物的同学请google。(是的,去年今日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儿)注意的是每个competency要准备两个实例。 提早十五分钟到达面试地点,等了一会儿,面试官就来接我了。我一看到面试官的脸,下巴差点没掉下来——这不就是在宣传会上给我名片的manager么!顿时放松,俩人都很欢乐地握手问好。 当然,我没忘了为搞错日期而道歉。他爽朗地大笑,看样子是没太在乎……OTZ (所以我说参加宣传会很重要了吧!咳咳) 面试的基本规则还是要遵守的。一定要坐稳(别紧张的乱动),认真看着对方的眼睛,保持微笑,适当采用手势,还有注意回答要简明扼要。总之把对方当成一个很重要的老朋友就行了,而这名老朋友正在有兴趣地听你过去的经历。 Competency只要用S-T-A-R(情况-任务-行动-结果)模版来回答问题就可以了。最重要的就是选择有力的、能让对方提起兴趣的例子。 虽然准备了不少例子,然而当天问到的competency和想象的有出入,导致我用的例子没能提到工作经验,都是课外或是课内。还好在最后manager问我有没有要补充的,我便简洁地概括了一下自己接近两位数的打工经历,并说明这些经历将如何帮助我融入德勤。 例行问答之后,manager让我问问题。我问了两个,一个是在达到manager的level之后是否还有培训机会。第二个是德勤赞助伦敦2012奥林匹克是很好的机会,但是会不会有潜在的挑战。 最后manager说,今年的竞争很激烈,所以他特地通知人事部把我的面试提前了。我受宠若惊地感谢他。他再次强调竞争很激烈,并问我如果通过第一轮面试,可不可以在下周马上来参加最终面试。我立马答应。那个时候心里已经有通过第一轮面试的把握了。 回家后我给manager写信感谢他抽时间面试我。没多久,人事部小姐就打电话通知我第一轮面试过了,并定了最终面试的日期。 小结:准备是成功之母。网络上有成千上万的面经,it's YOUR responsibility to make use of them。另外准备的时候不要光想着细节,请别忘了多确认几次基本的情报,比如……面试日期……(大概也只有我会搞错这么重要的日期了……) ==================================我是求职的分割线 2)最终面试 Assessment Centre Day(1月23日) 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越是这种时候越得咬紧牙关,万一落马那多遗憾! 德勤的AC分成这几部分:e-tray exercise,written exercise(based on e-tray),lunch with trainee,role play,partner interview。 虽说只有一星期的准备时间,其实也不用准备太多。为了第一轮面试而准备的不少例子还没用上呢。 e-tray: ----做civil service fast stream的e-tray例题。和给德勤出题的公司是同一家,格式一模一样的。虽然civil service的e-tray例题无法当场评分,但可以帮助熟悉做题方式。 ----参照Wiki Job的那个Deloitte Assessment Centre上写的窍门——做e-tray时把任务栏拉到最左边,然后按照顺序打开inbox的资料附件,不要关闭他们(最小化即可)。回复e-mail的时候很快能打开,真的能省去很多时间——很多e-mail单纯要求你去查阅资料并找出相应内容而已,看你在压力下的反应,内容绝对比Aptitude Test简单得多。 ----注意要在一小时内回复完所有的e-mail,毕竟这个相当于在考察你的time management。 ----说实话,e-tray会让你做得很开心的,做到后来你渐渐会融入角色。Enjoy it! written exercise: ----要求在50分钟内根据一定的资料撰写一封e-mail,为你的咨询公司的客户Trafford Lea选择三家之中的一家公司收购。三家公司各有优缺点,关键是看你的逻辑和说服能力。 ----读资料以及打提纲估计就要用去15-20分钟时间。重点列出你觉得该采购的那家公司的优缺点,在最后简略概括一下另外两家公司的优缺点即可。一定要选择自己内心喜欢的那家公司,这样的话,你在之后的role play里可以讲得激情四射(汗)。 ----语法和拼写请注意……软件里是没有spell checker的。如果你尝试把你写的东西粘贴到Word里check——很遗憾,按照德勤的预先设定,那样笔记本会自动死机的…… lunch with trainee: 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一位北京来的温柔姐姐接待了我。由于下午那个要面谈我的partner要开会,我的roleplay和partner interview都被提前了一个小时。也就是说我只有半个小时吃饭+准备role play! 唔,真是紧凑紧张的一天……神经绷得紧紧。 不过姐姐人很好,提前告诉我partner和负责role play的分别是怎样的人,并给出一些建议。之后的顺利真是有赖于她的帮助呢。 role play: 就自己的收购选择给出一个informal presentation。一直都不怎么怕presentation这种形式——应该说我很喜欢presentation,想想看,有人在台下认真地看你在台上兴奋地blah blah blah,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咳,回到正题。重要的就是表达清楚,并且能够在对方质问的时候说服对方。只要脑子里规划好了,15分钟一下子就过去了。 我这里犯了个错误,最初我拎出了S-W-O-T model,那个manager还双眼亮了一下很impressed的样子。结果我说着说着就忘记对照这个model说事了……(吐舌)不知道manager是不是也跟着我跑题走神忘记了…… partner interview: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德勤的合伙人。是一位在比利时生活过七、八年,接着在英国生活了十五年的日本人,英语口音难得的地道。我第一眼看到他就懵了,因为他的脸像极了我日本弟弟。有赖于此,我维持了good eye contact。 partner十分友善,听说我名字是Winnie,就在那儿自顾自地嘀咕:“唔,听上去像winning,不错”。 这个面谈就没什么structure,他重点问了一下teamwork相关的内容。这位日本先生很狡猾呀,设了很多陷阱等我跳XD。比如他问我“你以前和人合作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唔,我想做那个职位,我应该可以比那个人做得更好一点’之类的?”我最开始没听出来这是个陷阱,还很努力地找例子,最后面露难色地说:“唔,我好像从来没这么想过啊……” 另外一个陷阱则是很多人有所准备的了:“你的缺点是什么?”(这个答案我就不在这里报上了,嘻) 该我问他问题的时候,他还很风趣地说“拜托,别问太难的。”我很没个性地问他平时负责什么工作,然后他很兴奋地在那里滔滔不绝了半天。 partner的时间十分宝贵,二十多分钟后他就离开了。离开前还重复了一下我的名字“Winnie桑”。德勤高层的人也是那么nice,随着求职过程越深入我越觉得选对了地方。 小结:持续读FT。虽然我这位partner没有问流行的金融危机的问题,但你不能保证你的partner不会那么问。另外就是,最后关头,更不能放松。都已经闯到这一步了,抓牢!最后,其实AC是很愉快的体验,穿上套装踏着高跟鞋享受这一天吧! ==================================我是求职的分割线 四。面试之后 1)参观办公室。 温柔姐姐在AC结束之后带我去参观他们的办公室。一排一排的桌子,大家都忙得热火朝天。一月恰好是忙季。但我被告知,哪怕忙季,他们也很少加班到八点以后。这一点似乎和国内的四大不太一样。 姐姐把我一一介绍给二十多名员工。重复着微笑,问候,握手,道谢……顺面见了中文团队的主管,和她坐下来聊天。她听说我在心理中心工作过,和温柔姐姐异口同声地说“你以后可以做客户联系!”唔,难道说不少客户都需要十分悉心的对待么 http://bbs.powerapple.com/images/smilies/powerapple/cn10.gif和JMS分享面经" /> 。 此外了解到,原来这个团队每个周五都可以爱穿什么穿什么,办公室里穿T恤衫的男士都有。人性化到了这个地步,我别无所求。 一天结束之后,我给温柔姐姐写e-mail表示感谢。 2)大年初一,offer降临。 坐在地铁上接到了partner亲自打来的电话,通知我拿到offer,并表示祝贺。 partner百忙之中还特地抽出时间,真令人感动。我谢过他,傍晚也不忘发了一圈e-mail给我认识的好几位德勤人,感谢他们给过的帮助和建议。 毕业生求职——人生中的这个阶段算是结束了。在目前的就职情形下,申请的第一个职位就能拿到内定,基本上感觉圆满了。那个在12月底的网投阶段就拒掉我的巴克雷,拜拜啦 http://bbs.powerapple.com/images/smilies/powerapple/cn14.gif和JMS分享面经" /> 。 小结:这种时候,别忘记给公司的内部联系人发mail感谢。当然,也别忘了支持过你的父母和朋友们……还有,贡献一下自己的面经。网络信息库需要我们来壮大。 ==================================我是求职的分割线 很奇怪,拿offer之后的一瞬间,突然觉得很不踏实,觉得抓住的东西空虚而摸不实在。相反的,忙着拼搏面试和AC的日子,反而觉得那么踏实。人真是奇怪的动物啊。 心里荡漾着难以究明的感受。 这感受并不是成功的滋味,而是启程的颜色。 新的旅途将在九月开始。 |
后一篇:c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