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际交流发言稿

分类: 语文教研 |
校际交流发言稿
本校青年教师高东娇本学年被派到程岭中心小学支教。在支教期间要上一节展示课。2023年11月2日下午,高东娇老师提供了一节精彩的示范课——《桥》,我校主要领导、六年级部分语文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参与这次活动的还有华亭中心小学、程岭中心小学部分领导和教师。
高老师执教的《桥》属于小说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选编了中外作家各具特色的三篇小说,这些小说都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刻画了普通人物在面临困境时闪现的人性光辉。《桥》塑造了一个党支部书记在山洪爆发时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光辉形象。
下面是我对高老师这节课的一个评价:
一、高老师的课越来越沉稳,整个教学流程如行云流水,首先以视频导入来感受洪水的迅猛,接着让学生找描写洪水和雨水的句子,通过读品来感受当时的环境危急。这个环节过后课件上的图片——桥,很自然地过度到找描写人物的语句来感受人物的形象。
二、高老师课件设计应该是费了很多心思,整个课件精美、实用,真正让课件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印象最深的是他每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都在课件上用文字展示出来。一些非常重要的关键词,用不同的颜色标注出来。这样的方式既能让学生快速了解学习任务,又能让学生更快捷、准确地获取信息。
三、在课堂上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主导地位,如在感受环境、人物品质等环节中都充分地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用笔画重点语句,并写批注、感想,让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品读这些句子。
四、高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如在课文找突出老汉形象的句子时,这个环节中学生有点断片,她机智地将文中结尾片段插入其中,先让学生提前知道文中两个主要人物的关系,再让学生接着找体现人物品质的重点句段。这样处理虽然能让教学流程紧凑,但这篇课文中两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在文章最后出来就是设下悬念,这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特色,所以这种处理方式欠妥。
五、文中的重点句子品读还不到位,如:写老汉跟儿子之间的两个重要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和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如果把这两句让学生对应着读一读,品一品,那么体会人物的品质就会得到一个提炼。另外,这一篇课文的语言特色就是短句比较多,这些短句各具特色,主要渲染当时情况的紧急,如:像泼。像倒。教师是不是可以列举对应句子比较具体的句子,对比读,感受短句的魅力?感受这篇课文的语言特色。
六、这篇课文是通过环境描写,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来感受人物的形象,结尾是不是稍稍提炼一下读小说的方法,并将这种方法拓展到读其他的小说,如,本单元后面的快乐读书吧,向学生推荐了几本小说,我们可以用这这篇课文学到的方法去看这本书,新课标明确规定:我们学课文不能局限于单一地学一篇课文,提倡将整个单元联系在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