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童珍无瑕
童珍无瑕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46
  • 关注人气: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摘录

(2023-03-29 20:40:10)
分类: 读教学名著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摘录

1、理想的办法,国文教本要有两种本子:一种是不分段落,不加标点的,供学生预习用;一种是分段落,加标点的,待预习过后才拿出来对勘。

2、要考查这一项预习的成绩怎样,得在上课时候指名诵读。全班学生也可以借此对勘,订正自己的错误。读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吟诵,一种是宣读。

3、仅仅知道生字生语的读音与解释,还不能算充分认识;必须熟习它的用例,知道它在某一场合才可以用,用在另一个场合就不对了,这才真个认识了。

4、这样的笔记交到教师手里,教师辛辛苦苦地把它看过,还要提起笔来替它订正,实际上对学生没有多大益处,因为学生并没有真预习。

5、要考查学生对于生字生语的认识程度怎样,可以看他的笔记,也可以听他的口头回答

6、学生应该知道而未必能自行解答的,却不妨预先提出,让他们去动一动天君,查一查可能查到的参考书。

7、这一项预习的成绩,自然也得写成笔记,以便上课讨论有所依据,往后更可以覆按、查考。

8、讨究完毕以后,学生对于文章的细微曲折之处都弄清楚了,就不妨指名吟诵。或者先由教师吟诵,再令学生仿读。

9、像这样把精读文章作为出发点,向四面八方发展开来,那么,精读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带读许多书,知解与领回的范围将扩张到多么大啊!

10、在精读几篇文章之后,且不要上新的;把以前读过的温理一下,回味那已有的了解与体会,更寻求那新生的了解与体会,效益绝不会比上一篇新的来得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