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教材培训

(2018-03-29 21:15:32)
标签:

教育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教材培训

l   阅读方面的主要特点:

一、   从编排看,部编教材在阅读方面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1.     篇目减少,难度降低。(14\20课)

2.     题材丰富,体裁多样。

3.     联系学生生活,关注心理成长。(《明天要远足》《大还是小》)

4.     人文内涵丰富。

5.     语言典范

二、从结构上看,这套教材主要是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包括两个方面:

1人文主题    2、语文要素

(一)一年级上册课本的结构:这册课本共4个单元,大体围绕“自然”、“想象”、“儿童生活”、“观察”等主题安排,共选编课文14篇,随课文安排的语文要素有“读准字音”、“朗读时注意停顿”、“认识逗号和句号”、“获取文中的信息”等。

二)一年级下册课本的结构:下册共6个单元,包括“心愿”、“伙伴”、“家人”、“夏天”、“好习惯”、“科学常识”6 个主题,每个单元基本落实一个主要的语文要素的学习:

 “心愿” 1.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

2.读好带感叹号的句子。

 “伙伴” 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家人” 读好长句子

“夏天”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

 “好习惯” 1.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

2.读出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

 “科学常识”1.借助图画阅读;

2.分角色读好课文。

一年级教材阅读中的几个重点内容:

1识字写字  每篇课文课后都有识字写字的任务

2、朗读  要求:(1读准字音

              2)读好句子之间的停顿

3、阅读理解 要求:(1获取文中基本的、明显的信息。

                 2)认识常用标点:逗号和句号。

                 3)认识自然段。

4、语言积累与运用  要求:多种方式积累和运用语言。

5生活拓展  要求:联系儿童生活,关注儿童成长。

6、连环画课文 

一年级共三篇,分别是《小蜗牛》、《咕咚》、《小壁虎借尾巴》

特点:(1不全文注音,仅难字注音。

            2鼓励学生运用识字成果,自主阅读。

            3)拼音不是阅读的唯一凭借。

            4)图画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阅读方式:1)不认识的字鼓励学生猜读,特别是借助图画猜读

                    2)教师不宜急于范读

                    3重视方法的交流,激发阅读成就感

7、日积月累  特点和要求:(1)全套教材系统安排

                        2)值得积累的传统经典

                        3)不作书面考查的要求

8、和大人一起读:

一年级上册共8课,有儿歌、故事、童话等题材,它们有如下特点:

1)幼小衔接。

2)口语过渡到书面语的桥梁。

3)亲子阅读。

4)分享阅读。

5)无压力阅读。

6)重在激发阅读兴趣

一年级下册同样也是每个单元一篇,共8篇课文,除了以上题材外,还加入了诗歌、散文等不同题材的文章。

9、快乐读书吧  全年级共两个《快乐读书吧》,从这些内容可以折射也以下特点:

1)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课程

2)激发阅读兴趣,提示阅读途径和阅读方式。

3)引导学生分享阅读的快乐

四、一年级阅读的两个重要内容:朗读课文和学习阅读

(一)朗读课文

     朗读课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要素,下面我们主要看看一年级朗读有哪些目标:

1、        一年级上册要求:

(1)          读正确,读流利

“读正确”就是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

“读流利”就是要不破句,不顿读,不唱读,语速合适。

(2)          读好句子之间的停顿

(3)          分角色朗读课文

当然这些要求不是一年级上学期就全部达成,需要在后续的几个学期中继续学习提高,尤其在一年级下学期重点练习

1、        一年级下册朗读要求:

(1)          读出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的语气

(2)          读好长句子

(3)          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演一演。

(二)学习阅读

1、一年级上册两种方法:

1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

2)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2、下册在阅读方法上有一定的提升

1)找出课文中明显的信息

2)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

3)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4)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

五、学习阅读

阅读的这些方法,我就一年级几篇精典课例交流一下在课文中怎么实施,怎么展现

(一)第一方面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边圈圈画画,找取课文中的明显的信息,再说一说

1、        一年级上册:前期适当渗透,后期重点训练

1前期适当渗透

《青蛙写诗》这课为例,课文要求解决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还有圈出诗中的逗号和句号这些信息都是比较明显的

2后期重点训练:

11.《项链》说一说“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12.《雪地里的小画家》说一说“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它们画了什么?”

13.《乌鸦喝水》说一说“乌鸦是用什么办法喝着水的?”

圈词到画句,提取相关信息,促进阅读理解。  

2、一年级下册  体现层次性

1)浅层次:要求圈画明显信息,直接简单运用。

《四个太阳》说说“‘我’为每个季节画了什么颜色的太阳。”

《要下雨了》说说“故事里有哪些动物,再分角色读一读。”

               想想“燕子、小鱼、蚂蚁下雨前都在干什么。”

这里延续一上册的要求圈画明显的信息,直接简单运用所学知识

2深层次:寻找关键信息,能选择灵活运用。

l      《一分钟》里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这种阅读相对比较灵活,不但要掌握这种句子类型,还要会说出这种类型的句子,做到灵活运用

l      《动物王国开大会》中的读一读,说一说,这个练习不但要求学生会读这个通知,而且还要在通知中找出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等关健信息,这样阅读练习相对以往的阅读练习更加的灵活,同时也体现了阅读的深层次性

l      《小猴子下山》结合插图,说说小猴子下山以后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这里更体现了阅读的深层次性:抓主要情节 

综合以上介绍,完成阅读的第一方面,我们一般要做到以下的步骤:圈画明显信息 ——  寻找关键信息

这是一个由易到难的过程,体现了它的层次性

(二)学习阅读的第二个方面

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图画阅读课文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初步尝试自主阅读

这里主要以一年级的几篇连环画课文为例:

1、一年级上册《小蜗牛〉〉中

从课后阅读练习中的要求,我们完成这些练习可以采用了以下几个阅读方法:

1借助图画读课文

2利用连环画课文图文一一对应的特点,借助图画理解课文内容;

3)借助“图画”“形声字特点”去猜字、认字。

2、一下册《咕咚》

从这课的课后练习看,它在一年级上册的基础上,运用借助“图画”和“形声字特点” 来猜读生字

3、一下册《小壁虎借尾巴》:

从这一课的课后阅读,我们可以看出在阅读中我们要用上以下几种方法:

1借助“图画”和“形声字特点” 猜读生字

2)借助偏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义;

3)交流怎么猜出的,提炼猜读的方法。

六、总结

最后,我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一年级教材阅读的主要特点:

1重视识字写字

2、加强朗读指导

3、关注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4、重视阅读方法策略的引导

5、课外阅读是分内事

l   现在进入我今天交流的第二个模块  口语交际

一、   首先我们了解口语交际的编写思路

1、面向一定对象,以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为目的

2、核心是交际

3、语境适切是判断口语交际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在具体的语境中,语言得体,行为得体

4、外在表现是口语表达,实际体现人的综合素养。

二、接下来是第一个学段(一、二两个年级)口语交际的目标和内容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争对以上思路与目标,一年级口语交际有以下四大特点:

1构建系统的交际目标体系

2、精选符合儿童需求的交际话题

3、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

4、注重培养交际意识和交际习惯

再来看看这些特点在口语交际中怎样体现

(一)构建系统的交际目标体系

这是一年级上册每次的口语交际要求,

从这些要求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明确每次活动的交际目标。

2)基于课程标准,基于学生的实际生活需要。

3)实用、有效的交际原则,可以直接运用于学生的生活实践,

4)清晰醒目的呈现方式,便教利学

(二)精选符合儿童需求的交际话题

这里分别是一年级上册的四次口语交际,从这些口语交际 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1精选合乎学生需要的、最具迁移运用价值的交际话题。

2)增加实用性,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3)生活化的交际内容,引导学生做文明有礼的交际者。

(三)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

从上册的这四次口语交际中可以看出这个特点很明显,分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游戏情境;典型的日常交往情境;问题情境。

2)提供恰当的、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体验各种场合的交际行为。

3)通过不同的交际情境,培养目的意识、角色意识、对象意识、场合意识,引导反思交际效果,逐渐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四)注重培养交际意识和交际习惯

这里仍旧是上册课本上的四次口语交际中的要求,从这些要求我们可以反馈出以下信息:

1)场合意识和对象意识

2)认真倾听的习惯

3)大方交际的良好习惯

四、一年级口语交际的内容要求及特点

1、《我说你做》

1以游戏的形式开展交际活动。

2注意听让别人听得见”——起步阶段的交际习惯培养

3)活动内容的具体提示,不断增加难度,增加挑战性。

4彼此尊重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前提

2、《我们做朋友》

1打破自我介绍”“认识新同学的常规做法

2)关注学生日常交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提供帮助。

3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鼓励学生勇于交往,自然大方。

3、《用多大的声音》

1真实的生活情境,极具现实意义。

2)大声说话还是小声说话?——初步的场合意识和对象意识。

3)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际规则,引导学生做文明有礼的交际者。

4)纠正日常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发对既有行为的反思。

4、《小兔运南瓜》

1)观察、想象与表达的有机整合

2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勇敢自由表达。

3)在故事情境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鼓励当众表达。

5、《听故事 讲故事》

这里设计的是让学生看图,听老师讲故事,然后再以图画为线索,自己讲一讲这个故事。这样的设计

1)充分考虑年龄特点,容易激发兴趣。

2)听故事、讲故事时给扶手、给坡度。

3)培养学生当众讲话的勇气和信心。

6、《请你帮个忙》

从功能上来讲,这是一个求助类的话题。为了实现这个功能,我们设计了三个情境:问路、借铅笔、帮忙捡东西。

1)设计学生生活中最真实的情境。

2)将口语交际中的求助功能进行整合。

3)无论是否帮到,都要表示感谢,这也是基本的交际准则。

7、《打电话》

打电话是生活中最常做的一件事。包括成人,在打电话时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打电话给别人,第一句问候语的内容和语气;接别人电话,应该怎么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挂电话之前说什么,都可能存在很多问题。

1)贴近学生生活,最常遇到的真实情境

2)在接、挂电话的过程中保持礼貌的态度,有修养、更文明地与人交往。

3)有尊重别人的意识,也有尊重别人的能力。

8、《一起做游戏》

这个口语交际的核心是邀请小伙伴一起做游戏,并讲解游戏规则。

1)打破单纯地独白式讲解游戏规则的常规做法。

2)教会学生最基础的条理表达

3)乐于交往、友善待人的交往意识和行为习惯。

五、一年级口语交际的一些常规教法

1、《我说你做》

1)以四至六人为一个小组,发令官发令,其余组员听令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2)发令官观察组员的动作,每次动作正确、速度最快的组员得一颗星;

3)三次发令为一个回合,每个回合里得星最多的组员,担任下一轮的发令官;

4)每个回合之后,组员对发令官发令的语速、声音大小进行评价;发令官对组员的动作是否迅速、标准进行评价。

2、《我们做朋友》

1)课前将教室布置成联欢会的会场;

2)课中先让学生说说想了解好朋友的哪些情况,然后各自介绍自己的情况,接下来再进行全班性的活动:一个同学上台自我介绍,并说出希望交一个什么样的朋友。愿意和他交朋友的,可以走上台介绍自己的情况,并和他进行交谈聊天,或共演一个节目。

3、《小兔运南瓜》

1)让学生开动脑筋,组内讨论办法,然后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一种办法,编一个小故事。

2)针对谁的办法最好这个问题,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自由表达。

3)在故事情境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请你帮个忙》

1)孩子实际扮演三个情境的内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2)拓展问路”“借物等交际性话题。

5、《打电话》

1)扮演具体情境;

2)学生合作演几个场景,在多个情境中反复运用;

3)将其延伸到家庭、社会中去进行。

6、《一起做游戏》

1)组织一次口语表达擂台赛:游戏推荐大比拼。

2)让小组代表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全班同学关注介绍人推荐的游戏的方法、表达方式以及游戏的趣味性,以投票的方式评出最佳推荐者(小组)和最受欢迎小游戏,一起在课间玩一玩。

7、《用多大的声音》

采用一种评价的方式教学

首先:播放场景微视频

然后:交流评价

合作表演

小结提炼

这种精准的口语交际,目标体系更加精准醒目,教学重点一目了然,这是口语交际的提升点,这是评价的内容,也是对学生交际能力的指导。

六、总结

 部编一年级教材口语交际具有如下特点:

1、心理素质是突破口

2、重视交际意识和交际习惯的培养

3、转变评价的视角

4、强化日常学习活动中的口语交际意识

5、建立常规交流机制

 

谢谢大家的坚守,感谢聆听,敬请指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