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连续接到几个越洋电话,称我“彭老师”,我有点惊讶,声音也不太熟悉,会是谁?没等我多想对方就自报家门了,并耐心地帮助我开启记忆大门。对方热情洋溢,充满了友情的回顾。昨天又有一位朋友从大洋彼岸回国探亲,专程来粤与我相聚。见面亲热无比,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唱不完的歌。尽管相聚时间太短,却牵出了一缕思绪,一些朋友
,一份快乐,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右则是我们和从彼岸来的朋友---老人班工作人员王老师(左一)喝早茶:右侧是玉石夫妇。
由美政府资助在芝加哥借COD大学校舍办了一所“希林中文综合学校”。美医疗卫生机构会定期派医生来为老人们进行体格检查。学员中的医生协助其工作。

左起第二便是玉石
学校设有幼儿班、小学班和老人班。下面是第一期老人斑全体学员照片

第一排第二位穿红衣的是校长杨八玲,第二排左起第三个就是玉石
学校里专为小孩教中文,让炎黄子孙不忘祖国文字;为让来美探亲的老人适应环境,每周六上午学英文,由美国老师义务教学,我们在美几年中,先后由两位美国女老
师任教,她
们不会中文,只能形象教学。下午老人们由学校工作人员王老师(即上图左侧那位)带领我们自行安排活动。有时唱歌,有时跳舞,有时谈天说地或其他活动。我负责教唱(义务教唱),学唱者也都称我“老师”去美时没带歌本,没有教材,我只好在家放DVD把歌词记下来,然后一边唱一边谱曲,谱完后拿给班里一位武汉某大学合唱团乐队懂乐理的同学审阅通过后,再打印出来.发给每个同学。就这样因陋就简,就地取材。(有时同学也会拿来歌片,临时要我教唱)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当了几年不称职的歌唱老师。节日演出我还得负责节目编排,写朗诵词,担任合唱指挥等。
站在前面的就是玉石
学员多了就在礼堂教唱或排练

教唱、指挥都是玉石
回想起来还真觉得自己太冒失,就凭我唱一、两首歌大家让我当老师,我竟然不加思考就答应下来。现在想起都觉得太可笑,太自不量力。老人班的同学中有部省级、地厅级领导干部,也有不少学者、专家、教授,有大学合唱团、乐队成员及画家,下面是一位同学为我画的一张速描。他们个个都很谦虚,都成了我的好朋友。大家共同的一句话:“我们都是黄皮肤黑眼睛的炎黄子孙,在这异国他乡,没有等级之分。”我们友好相处,互相支持,互相鼓励。
十月一日是祖国的生日,几年来,每年的这一天,我们这批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会自发的集合拢来,分别在不同的场地纵情歌唱伟大的祖国。在这之前我会把“歌唱祖国”“我的祖国”“大中国”以及“我的中国心”等歌曲,每首歌之间用激情满怀又与歌词有关联的朗诵词连接起来,让同学们充满激情放声歌唱,以抒发游子在异国他乡对祖国深深的怀念之情。
在教室里庆祝国庆字样写在黑板上

大合唱,右则穿白衬衣的某大学李教授负责朗诵,指挥:玉石
前排左四是玉石的夫君

男声小组唱,手持歌片的是玉石的先生
朗诵者是济南医科大学前心内科主任玄军教授,指挥:玉石
不同年的国庆节在不同的场地
这次是大型庆祝,所有有孩子和父母在COD学校的留学生都参加,所有表演都在正规舞台,服装自备。 大合唱指挥:玉石 朗诵:右边穿牛仔裤的高个

又一年的国庆节老人班班长(玉石的先生)致国庆祝词
在大礼堂
为庆国庆夫妻对唱"敖包相会"
国庆之际游子在异国他乡怀念祖国。玉石表演唱
我们每个人都满怀对祖国的深情,对祖国的眷念放声歌唱。每一首歌都充满了我们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每一个旋律都抒发我们对伟大祖国的无限忠诚;每一个音符都满载着我们对伟大祖国的衷心祝福。我们虽然常常没有正规舞台,也没有乐队伴奏,更没有灯光和音响,但歌声却分外雄壮,格外嘹亮。愿海外游子的歌声穿越时空,跨过海洋,飘回祖国蔚兰的天空久久回荡!
来粤与我相聚的王老师临别时一再说,当年那些老朋友都期待我们再去美和他们相聚,教他们唱歌。我告诉她,因为离美时间超长,我们的绿卡及返美证(绿卡只限半年必须返美,为能在国内多呆些时间特办了返美证,便可在国内呆两年。)均己作废,何况我认为国内生话丰富多彩,美国太寂寞。但请王老师转告在美的朋友们我非常非常想念他们,永远永远忘不了我们在一起的欢乐时光。我会把曾经相聚的每一天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