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881长命百年,希望之窗和未来职业空间——随笔与读书编译之一

(2021-08-30 15:41:23)
标签:

人生百年

诅咒

反思

准备

智慧

分类: 随感

881长命百年,希望之窗和未来职业空间——随笔与读书编译之一

 

当下的这个世界,困扰重重,疑惑重重,而且也灾祸重重。经年持续的疫情,遍布世界的山火,还有凶猛的暴风雨,似乎到处在撒野发狂,制造出一场又一场洪灾。这个曾经因为科技的发展,整个世界好像变化为一体的地球,它那身影,就如同一个地球村似的。可这个地球村,却似乎从英人脱欧开始,各种危机就纷至沓来。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人类有挣脱这重重危机,浴火重生的机会么?古人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目光投向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当目光朝向自身时,我突然在对人自身的审视中产生了一点润滋滋的感觉:

前路虽漫漫,生命有玄机。

百年长寿梦,来日犹可期。

这个感觉,是于无意间重读那本英人《人生百年》产生的。

在疫情期间经《孔网》买到的这本书,疫情最凶的2020年年中,编译了前四章,后面的章节太多经济学的论述,好像不那么合胃口,就把编译停下了。

人生百年封面(2016年出版)

881长命百年,希望之窗和未来职业空间——随笔与读书编译之一
内页封

881长命百年,希望之窗和未来职业空间——随笔与读书编译之一

 

如今闲来重读,觉得还有点味道。但阴错阳差地到了一个只能用微信,却不能用互联网的地方。把其中的前三章用微信发出去给亲朋好友共享,发出去能见的只是标题,内容竟然无法呈现。这个意想不到的结果,让我又产生一个想法。干脆把这几章编译文字来个重新整理,弄成一到二篇博文,尽量回避那些阻你文路的字句,大概比用word文本直接编发更好。想到就干,于是就有了以下的编译文本。

一、希望之窗

现代科技的发展,似乎是这个世界的一把双刃剑,它


在促进整个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在蕴藏这个世界的各种危机。但在增进人寿这个方面,对于希冀长寿的人类而言,似乎全然不是双刃剑,而是一扇希望之窗。这个希望之窗,可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是隽刻在近代人类记忆中,被过去时代见证的实实在在的历史记载。让我们从人生百年前三章的编译中,体验体验这个人类的希望之窗吧。

松龄鹤寿图

 881长命百年,希望之窗和未来职业空间——随笔与读书编译之一


我们当中大概只有很少的人,会为这个超常的转换时期做好准备。如果我们做好了准备,那么真的,我们会得到一个实实在在的礼物。而如果不把这个礼物当回事,不去为之做准备,那将是给自己的一个诅咒。正如全球化与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一样,他们也在增加人们生命长度方面,做着同样的事情。

无论你是谁,无论你现在生活在什么地方,也无论你多大年纪了,你现在就需要思考你将要做出的选择,以便适应未来的长久寿命。同样的思考对于一个团体,一个公司或者对于整个社会,都是应该的。

当前时代个体人的生命,将会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有更为长久的存在。很多东西在改变,这个转换的过程正在进行。你需要为此做准备,你需要有点野心,更需要有点耐心,更重要的,还需要有点信心,来对付这个令人痴梦的漫长时光。

生命的延长已经不是一种期待,而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寻常。如今,一个出生在发达国家的儿童,预期生命超过105,那一点都不是神话。过去的两百年,每一个十年期,生命延长的期待是二年。而我们现在预期的个体寿命,可以超越两百年前那个时代,人生寿命的四十年之久。

这并非科幻与梦呓,时间这样的厚礼落在人们身上,这是我们这辈人的荣幸。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东西是确定无疑的,除了死亡和纳税。但生命的延伸不是对于人生的诅咒,既然我们有机会去享受漫长的人生,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忽略这种人生的展望,我们没有理由不去打开这扇希望之窗。

20世纪的人生是人生三段论:教育、就业和退休的三阶段划分。随着生命期待的延伸,我们对这个旧的人生三段论,要用新眼光来看待了。

 

有一篇法国寓言,对于人的长寿有一个诅咒。寓言中的仙女水精灵发现,她丈夫帕尔门睡着了还鼾声如雷,却正在做对于水精灵不忠的事。于是水精灵给她丈夫一个恶咒,只要他醒来,他就会活,只要他还睡着,他就会死。于是这个帕尔门从听到这恶咒开始,就不停地活动,绝不闭上他的眼睛。因为他珍惜这个活着的一切,知道一旦睡着了,他就永远也醒不了。也许,大多数人都会像帕尔门那样,珍惜这个活动所带来的生命。尽管这个活动让你疲劳,让你紧张,有时候还会让你羞惭或者恐惧,但人似乎天生地在用它的活动来拉长它生命的区间。但凡为人,大都渴望生命的漫长和不朽,这似乎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

17世纪的霍布斯有过人寿的一段诅咒式的语录:生命是肮脏的,兽性的和漫长的。这其实就是一个诅咒:不断的挣钱,生活的枯燥,能力的衰退,机会的错失,年老时因贫困和懊悔而到达顶峰。

其实完全可能有相反的估计,许多人会有更长时间的工作,但却可能一点也不枯燥,也不让人疲乏。人生的传统三段论,也完全可能变成更富于弹性的多样化的生活方式。水精灵的诅咒还有霍布斯的诅咒只是异类,生活完全可以重构,完全可以不是微不足道的,肮脏的,而是生气勃勃的或者淡泊宁静的。上帝给我们的时间礼物,完全可以用充实的人生来填补。这好像还不是现代人就有的期待,在道家抱朴子篇中,就有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生命至贵,长生可得之说,生命哪里只是什么肮脏和兽性,生命还有智慧和理性在。

 

现在是可以进行这种重构的时候了,我们的100年人生,有大约90万个小时供自己支配。这么多时间该如何分配?我们将去做些什么呢?

如果我们的人生是百年之长,将有很多不去想象,你就体会不到的东西。而一旦展开我们对于长久人生的想象力,将会有许多新奇和动力来丰富我们的漫长生活。

退休时间延长不是一个好的想象,退休给长者带来的自由一定会生发出你的智慧之光,把你从生活中获得的那些美好经验,幻化为许多拥抱世界和介入世界的推力。尽管当下有疫情灾情和险情,但朝前看,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还有医疗健生生物技术的发展,必定会逐渐替代许多原先使用自然劳动力的地方。这个社会纵然有战争和邪恶在,但消弭战争和邪恶的最好手段,需要的还是智慧和知识。

再学习和重新获得更多的智慧技巧,是今天的长者一个先天的优势。只要我们在退休之后有足够的财力,有家庭的温暖,有在工作与学习过程中结交的友情朋友,还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那么,未来是值得思考和计划的。未来仍然有很多机会,等待着那些长寿而且健康的人们。至少在这样的条件之下,人生的三阶段传统一定在改变,一个多阶段人生的设计与计划,似乎已经在这个乱象不断的世界里出现。

转变将成为这个世界的常态。

对于长寿百年的期待,最为巨大的一个挑战是健康上的不平等,也许另外还要加上,如何去帮助那些较为穷困的人口也可以有这样一种期待。长寿百年的期待也许不会是全部人口的可能,不会平等地传布到所有人口。这个世界,我们看到的,似乎是许多国家当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我们还看到,这一点也很是清楚,具有百年生命期待的常常只能是那些具有专业技能,技术背景,在就业时能够获得高薪酬的那一部分人。一个人的百年期待,需要资源,需要技能,需要灵活性,还需要自我增长知识的能力,尤其是需要有恰当的规划。今天这个时代,可能给人们带来的长寿期待,也许只是对那些有条件的人才是开放的。

在英国著名的《金融时报》杂志中,有这么一句问句:你现在可以说说20岁时的什么东西么?我把那个时间的年龄做了转换,不是去问你20岁,那个年轻时代的所思所想。而是反过来了,问你在7080或者100岁时,你如何去考虑你的现在。也许你能够确信,你现在所作的选择,是站在你未来的角度所做的审视?

这不是一个语言学或者哲学的难题,我相信这个问题正是长寿问题的核心。当生命在延伸的时候,我们可能做出哪些有意义的转换?我们想留下我们哪个本质的“我”,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留下它?身份、选择和风险是我们走向长寿生命问题的中心,长寿意味著更多的改变,更多的阶段,自然也意味着更多的个人选择在等待我们。你的生命时间越是长久,你还会从什么地方重新开始?这个折磨人的问题就自然摆在面前。

过去并不一定就是未来的预言依据,想要学会选择而不是被强制地做出选择,或者想要积极地影响正在工作的生命,让生命导向恰当未来的人,对长寿期待的思考是必要的。这样大概才有可能最大化地走向长寿百年之路,而不是把这个时间的礼物当作是一个诅咒。

 

二、长寿的礼物

你熟知的一张儿童照片,孩提时代的一个瞬间。也许是你8岁的女儿,或者是你十岁的妹妹,再或者是你的侄女或者外甥,他们就住在你的附近。你在他们身上,可以看到那种散发生命热情和饱含生命能量的样态。你也能够想象到,他们在责任和义务下的自由和放任。你还会更为确信地去想,即使这个世界改变了,改变了许多许多,但全世界所有的孩子依然显露的是对生命肯定的特质。自然,你看到这些孩子的时候,常常会联想起自己的儿童时代。

然而,你也能够看到,如果这些孩子会和你的儿童时代有什么不同的话,直观上可接受的东西就是,他们是在让你惊讶的许多技术发明背景下成长的。这样的事情可能还会继续,如果还会有不同的话。那就是,当他们长大成人的时候,他们再来看他们的孩子,也许他们同样惊讶,又有更多的技术发明出现。这个变化太快的时代,一代一代人可能在这点上会有大体相同的感受。因为技术发明的成功,生命周期不断在延长。

这一代孩子长大成人的寿命期待之一,可以用1.1图来描述。

 

1.1.2007年出生婴儿中50%人的预期寿命

国家

预期寿命

备注

美国

104

 

英国

103

 

日本

107

 

意大利

104

 

德国

102

 

法国

104

 

加拿大

104

 

881长命百年,希望之窗和未来职业空间——随笔与读书编译之一

 

资料来源:人类死亡数据库(HUMAN MORTALITY DATABASE)网址www.mortality.org

这个表格意味着,今天的8岁以下的儿童,到了2107年的时候,他们还会有一半以上的人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当然是个令人惊讶的事情,但这个预期并不是一个神话。事实上,过去的两百年,人类寿命一直在稳定地增长,更准确的数字是可以得到的。从1840年开始,每年的人寿期待,是增长三个月,每十年增长约两年到三年。

1.2.寿命期待表格2

881长命百年,希望之窗和未来职业空间——随笔与读书编译之一

 

1840年开始到2000年,世界人均寿命基本上是稳定在增长,差不多是一条没有弯曲的斜线。

以英国为例,1950年代,英国人在80岁去世的占14%,到2000年降到8%。而百岁老人在日本1963年只有153个人,但到2014年,已经达到29350的人数。

造成这种增长的原因,毫无疑问,是越来愈完善的健康管理,更好的健康护理,更好的医疗,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技术,更好的环境卫生,和更多的收入。

 

三、惊悚变换的职业空间 

《人生百年》的主题之一是讨论金钱,它很重要,但金钱并没有包括长寿的所有问题。然而,这个金钱问题几乎是所有人走向生命的起点,自然也是我们这些希望长寿百年的人所要考虑的,也是我们希望长寿百年的起点。我们将开始计算,一个人必须积攒多少钱去支持他对于长寿的欲求。我们先谈退休后的年金,如果退休后只能依赖年金生存,那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意义不大,但即使意义不大,我们还是得有点清醒的认知。但这个话题太为冗长,编译者在这里只能是点到即止。还是把我们的关注,投向另一个与金钱相关度很高的领域,即人们赖以生存的饭碗所在:职业空间吧。从过往历史事件的概览式回顾,再反转到未来职业的展望。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显示了,许多人的寿命都会延长。我们需要工作更长时间以便对我们的长寿做好财务准备。由于寿命的延伸,工作会延伸一段时间。所以有关职业的视野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这种转换会是怎么一回事呢?

关于工作年限的延长,丘吉尔说过一段有趣的话:朝前看总是明智的,但也是困难的,你能够看到比你现在能看到的更远,这会很困难很困难。关于未来的预期总是艰难的,越往前看,它的不确定性就越多。往前看到100岁,那几乎是更为不确定的猜测。于是,人们面对前路的模糊和闪烁不定,往往会回头看,往后看的东西虽然也会模糊与闪烁不定,但有你个人的经验在,至少比往前看有更多一点的确定性。因为掺和着人类活动痕迹的事件,总有很多是重复的,于是就成为了荀子老夫子所说的: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也。

那我们就往后看100年吧,看两次世界大战,我们看到的是从马背上的战斗,到使用核武器。我们看到了乌托邦的呼唤,随后是俄罗斯十月革命的兴起。我们看到了全球化的第一波,然后又是第二波的兴起。看到了中国文化大革命的迷狂,紧接着却奇迹般走向改革开放。我们看到了电子广告,看到了无线电波和电视,看到了载人登上月球,看到了互联网的兴起,我们看到了许许多多。

对未来职业空间的想象预测,想要具体,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先从工业可能的发展思考起,在一个迅速变化的就业空间中,哪些是可能的赢者,哪些则可能是就业市场的输者。

我们将想象和猜测未来世界,它可能具有的东西,新的但可实现的工业和生态系统。然后,将检查这样的一种正在发生的转换现象,那就是城市的智能化。

图表3.1  1910-2000年间的就业构成

881长命百年,希望之窗和未来职业空间——随笔与读书编译之一
 

881长命百年,希望之窗和未来职业空间——随笔与读书编译之一

这个图表显示出,在过去100年间,美国职业变迁的情形。在1910年,每三个工人中就有一个农场工人。但到今天,这个职业不到总就业人口的1%。到2000年,就业人口的数据已经完全改变,美国50%的工作都集中在办公室中间,几乎大半都是专业人员,宗教神职人员,还有管理人员。朝前看,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迅速的机器人的发展,还有人工智能的进展,以及全球各界对于环境的高度关注,包括老年人口的增长,就业数据一定还面临着更为剧烈的改变。

回应供求关系的基本改变,全社会的经济结构一定是随之而激烈变动。某些领域必然呈现下降趋势,例如农业。在1869年那个时期,美国的GDP总额中的40%来自农业,但到了2013年,这个比例下降到仅仅1%。这自然是由于机器的改良,技术的进步还有肥料的进步所致,这些进步导致了农业产力迅猛增长。同时,当人们越来越富裕之时,他们对于农业的要求并不是跟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反倒是对农产品的需求比例趋向下降。从而导致这个领域就业人口的急剧下降。

另一些职业却奇迹般地增长起来,相对于农业,服务业从1929年的40%升到2013年的65%。这个增长被下述事实所证明。当人们越来越富裕的时候,他们对于服务的要求越多。休闲产业很好地讲述了这个故事,整个20世纪,人们的休闲时间增长了,休闲产业也随之而增长。有越来越多的电影院,越来越多的健身俱乐部,越来越多的体育设施。这些新产业的增长,自然提升了对于就业人口的需求。

这类流动是历史的常态,但也恰恰反映出,这个新世纪将要经历更多的转换与颠覆,未来一定在不断地转换。那么,未来的工作岗位将会在什么地方呢?考虑这个问题,第一个需考虑的是人口统计学因素,人口年龄对于经济有实质性的影响。长者数量的激增一定会产生一些需求,并在就业市场产生反应。例如,很可能出现的是,医疗研究,医疗对于长寿的研究,对于生物技术的研究必定会得到很大的增长,并且一定会提升人类对于健康维护和老龄服务的需求。

对环境的关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对于市场价格和人力资源也会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并会在未来经济构成中占比越来越大。我们似乎正处在能源供应的实质性转换的当口,如果能源稀缺继续,能源价格上涨,则必定会有在能源领域的许多创造发明。同样的情形也适合于食品供应,那里也有对于新发现新发明的期待。特别是对于基因工程和健康关注领域结合起来的一些发明。人类还有一个水资源的短缺问题,水资源的开发,水利用效率的开发这些与水相关的领域,也有很多提升自身收益的机会。

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还会接触到碳排放的问题,这有可能导致碳排放税种。这个趋势也可能是未来职业发展的一个特点,新的商业,新的技术,例如碳减排,碳替换等等都有可能产生巨大的产业,从而需要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

长寿的期待初初看去,似乎与未来就业空间的变化关联度不高。人们对寿命的期待,大概不会和以上提到的职业有太多的关联。但是,人生百年的作者在文中提到的新生态和智慧型城市,他在其表述中提到的两个怪论,坡兰尼怪论和moravec 怪论,对于抱有寿命期待的我辈人,那些对于智慧和知识有着近乎偶像式崇拜的那拨人,还是值得一看的。作者对于新生态和智慧型城市的描述,至少需要本篇博文同样规模的文字,且留待下篇道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