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9广州花园酒店三忆

标签:
牛年花园酒店花园文字拐点 |
分类: 杂忆 |
859 广州花园酒店三忆
好多年来,春节都是浪迹天涯的时光。鼠牛之际,则因为那纠缠不休的疫情,打消了这份朝外发散的闲情。人的本性大抵该是,你发散的心灵受阻,自然地会把心性往内收敛。牛年初六,六六大顺之日,对旧日时光的追忆,因为这繁花盛开的时节,而想到了花园,继而想到了以花园命名的广州花园酒店。
花园酒店大门
回忆就是时光的浓缩,我回到了20年前,两个千年之交的那个年头。在那里,我呆过近200个日日夜夜。在那里,我和广州的朋友合作,一起写了一本有关花园酒店的书。
一、合写了一本广州花园酒店的书
人生由很多偶然而合成,那是一个希望多多,困扰多多,也给人偶然多多的年代。虽然也有很多的假大空,但和今天相比,那可是小巫见大巫了。那一年的年中,刚参加完省里的一个文化产业调查课题,院里又接到花园酒店庆祝20年店庆的课题。这样一个偶然的课题承接,让我有幸接触到广州当时的三大五星级酒店之一的花园酒店。这一接触,竟然就连续在酒店三室公寓,居住了近两百个日日夜夜。
200个日日夜夜啊!牛年初二我有个感叹叫“人生何求”?富丽堂皇的酒店设施,你在这里似乎可以找到“人生何求”的一种答案。当时的花园酒店,豪华高敞的大堂姑且不论,光酒店内的餐厅就有法式、意式、德式、英式、日式、中式、粤式、空中旋转式的十多种中外餐式。占满几乎整个楼层几十间房间的总统套房,酒店的健身设施、屋顶的旋转餐厅,还有屋顶的直升飞机停机坪,无论哪一件,都会让你瞋目结舌,惊异不已。
但千般富贵,万样荣华,终是身外之物,唯有文字的遗存,才会让你有存在感。纵使这些文字引不起他者的共鸣,你自翻起来,能感受到一点你的生命曾经存留过的一点信息,那真让人从生命的存留中,体验到某种说不尽也道不明的意义。所以,当今诗坛出现的所谓梨花体,老干体还有屎尿体,俗不可耐,却不少人依然在孜孜以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凸显的不就是文字遗存的威力,而非仅仅是财富和权力的威力么。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不就是用文字留下点东西么?
重新翻看20年前合写的这本《走自己的路-广州花园酒店管理模式探索与发展》一书,我的内心浮起一层期待,祈愿这本书不会归于“俗不可耐”这个层级之中。
合写的由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的书
这本书我撰稿其中的第一、二、六、七章,且摘录我写下的一段酒店理念的文字,寄托我对那个年代的怀念,自然那份超越“俗不可耐”的期待也在其中。
花园的含义不仅是具象的,还是抽象的。既有花草树木掩映其间,使整个酒店简直就是一个生气勃勃的百花园,还有象征的抽象的花园意义含蕴其中,使整个酒店由那些象征的名花异草来装点。自然的花草给酒店以生命的灵气,新鲜的格调;那些抽象的名花绿草则赋予了酒店的形象、经营的理念和发展的动力。
(中国旅游饭店发展之路丛书《走自己的路-广州花园酒店管理模式探索与发展》第25页)
那本书之后再20年,花园酒店已改变多多。20年前,从酒店大堂左旁穿过德式餐厅,从电梯直上17楼,就到达我们当年居住的公寓。牛年初六,再次漫步在宏丽的酒店大堂,左向通往电梯,德式餐厅变成了日式的。那个直上居屋的电梯依然还是那个联排的电梯,守梯职员却不是站在高高的桌台之后,而是守在一排摆满消毒液,测温器,登记本的长桌旁。再想去看看我们居住过的公寓,看看我们参观过的总统套房,看看我曾在这里看到过的东西,恐怕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不过,对文稿的回忆真让人感到些温馨,千年之交的那30多万字文稿,就是我和刘君在那个静谧的公寓中慢慢敲出来的。在酒店职工食堂,干部食堂,还有因为体验遍尝各类餐厅的种种情景,还有各种采访,各种集会的参与等等......,全都如镜像般的掠过心头。
花园酒店大堂留景
花园酒店以前花园,后花园,还有整个大厦建筑的花园意念作为设计理念而建成。前花园变化太大,好在后花园基本保持了原样,这让我有了把记忆文字留给后花园的机会。
二、花园酒店的后花园一瞥
从大堂右侧玻璃幕墙中的一扇大门进去,幕布版的流水从天而落发出的声音,隔着玻璃幕墙也听得真真切切,那就是后花园的人造瀑布。壁刃陡峭的人造巨岩,对着玻璃幕墙高高耸立,在巨岩侧面又是一幕瀑布。走出玻璃幕墙,沿着瀑布旁的小桥流水,倾听那来自天际的哗哗水声,你会又是一番感受。花园酒店的后花园瀑布旁,书写着“天涯若比邻”五个大字,它是后花园瀑布的名字,也是整个后花园设计的主旨。你跟随着小桥,流水,亭阁漫步走来,你就会看到后花园的种种雅致。
天涯若比邻瀑布
枫桥夜泊 寒山寺壁画
雕塑
流水
临池酒吧
整个后花园,突出了岭南建筑“轻、巧、通、透”的风格。我坐在临池旁的酒吧中,那追怀流年往事的心灵,把眼前的后花园典雅淡泊之风格,好像是自然地和大堂的富丽堂皇给连接起来。又一个人生之问出来了:是富丽堂皇之后再来追求典雅,还是俗人也可以追求典雅呢?这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记得孔尚任的那本《桃花扇》前言中,讲他写剧本的一个宗旨是:宁可不俗,也不能伤雅,这是不是在告诉我们俗雅原本是两码子事,只能是孔尚任这样的写手才能把雅致作为追求对象呢?
这也是很难回答清楚的问题,不过,花园酒店的回忆加上孔尚任的联想,倒让人有这样的感受:俗也许能够与时俱进,升华到像后花园那样的雅,但像屎尿体之类的俗不可耐,自然只是文字的垃圾,那大概只配做垃圾,而不配披上雅致的外衣的。
走出后花园,花园酒店的回忆,把我的思绪也带出了酒店。
三、花园酒店是我职业生涯的分界
人生的确是一个偶然。谁能想到,在花园酒店的写书过程中,却于无意之中,在蕴含着一种旧职业的结束,另一种新职业的开启。
如果1978年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关键节点,千年之交的那个年头,对于我个人而言,则是广州职业生涯的一个拐点。
当那本《走自己的路》脱稿付排,还没有正式出版的时候,花园酒店后花园的那块浮雕“枫桥夜泊”仿佛就在象征着我生命征程中的一个站点。
月落鸟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好一个夜半钟声到客船,花园酒店这个后花园浮雕,用这种淡泊、典雅又带着点忧思乡愁的落寞文人情感的诗篇,好像就象征了人生就是一段长长的旅程。对花园酒店而言,客船游子不就是天涯游子么,花园酒店恰是他们绝好的歇息休整之地。而对于客船游子而言,他从一个地方出发,到达他旅程的一个目的地,于是而开始了他生命历程的另一种体验。
我该为这种体验说些什么呢,广州花园酒店三忆,这最后一个回忆大概应该用《醒世小品》中的一段话作为结语:
谁知道呢,今天,或是下个星期,我也许会听到一个声音,于是,收拾好行李包,我就随它走向海角天涯。
(翦云编《醒世小品》第7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