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国旗下讲话
(2012-05-06 21:55:07)
标签:
杂谈 |
生命如花
——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第十三周国旗下讲话
陈燕芳
老师们,同学们:
“生命不保,谈何教育?”学生生命的存在,是教育工作最底层的基础。我今天谈论的就是生命教育,发言的主题是:生命如花,珍爱生命,活出生命的精彩,活出生命的意义。
我认为生命教育有两大重要内容:基本层面是珍爱生命;更高层面是探讨生命的意义。
一、珍爱生命
然而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并不是永恒,因为当你一生下来,死亡也跟着你一起生下来,生命中每一片刻都在朝死亡移动,当今社会,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样,只要翻开报纸,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生命逝去的报道,他们或死于自然灾害,或死于人为的事故,或死于车祸,死于淹死,死于踩踏,死于疾病,或死于失去理性的自杀和他杀——生命之花来不及绽放就黯然凋零,生命的乐章来不及奏响就戛然而止。
我们的生命是脆弱,随时随地都会遭到灾难的可能,今天虽平安,可谁也无法保证明日的安定。所以我们只能抓住生命的每一个瞬间,珍惜生命,保护好自己,感激生命中的每一天,同时我们不仅关注自身的生命,还要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我们不仅关注人类,也要让生命的其他物种和谐地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
二、要思考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人生在世只是短短的一段时间,我们不仅要平安地活着,还要建立优质的生命信念,做有意义的事情,造福社会。若一个人在一生一直无法确定自己生命的意义,每天都是因为活着而活着,活着就是想吃好玩好,那他即使活上120岁,又有什么意义呢?给自己的生命赋予积极的意义,你才能每天生活得明白,活得精彩。
很多同学都读过《假如给我三天明——海伦·凯勒传记》,在她一岁半的时候,一场重病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说是盲聋哑。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竟然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
热爱生命的海伦·凯勒的故事不知激励了多少人,她的精神在全世界广受崇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中记录了海伦·凯勒对生活的遐想与热爱,对生活的无限渴望。
是一棵草就要为春天生长,是一朵花就要为春天绽放,是一只鸟就要为春天歌唱,让我们现在就要思考,每天问问自己,今天我为别人服务做了什么事?当我们愿意为别人付出时,
我们的生命变会得有价值,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