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的俄乌战争看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及福山的《历史终结》论(2022-05-15
21:03:14)
2022年2月24号,俄军开始对乌军东部部队和其他地区的军事指挥中心、机场进行炮击。乌克兰国民卫队司令部被摧毁。同日,乌克兰宣布与俄罗斯断绝外交关系。俄乌战争全面爆发。
1996年,亨廷顿出版其享誉世界的《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结尾处写道: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
1998年亨廷顿的学生,美国哈佛大学著名日裔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到芝加哥大学去演讲,题目是《历史的终结?》提出了著名的“历史终结论命题。”福山论证说:“我们可能正在目睹......这样的历史终结,即人类意识形态的演进的终结点和人类政府最终形式的西方自由民主制的普及。”1992年福山出版了《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一书。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轰然倒塌。
1991年12月25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主动解体。
1993年夏,美国《外交》季刊发表了福山的老师亨廷顿的文章《文明的冲突?》。主要论点是:正在出现的全球政治主要和最危险的方面将是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亨廷顿强调,要承认文明之间的差别是确实存在的,他把这个叫做“文明的断层线”。冲突的危险就蕴藏在断层线之间,文明的差异不可能消除,所以冲突的危险也持久存在。
1996年亨廷顿在上述文章的基础上出版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亨廷顿将文明冲突归结为历史、人口和政治三方面的原因;将认同:文明意识的增强、文明的集结:亲缘国家和外在散居者视为文明冲突的动力。
2022年3月12日佛朗西斯福山对俄乌战争做出预言:俄罗斯在乌克兰正走向彻底失败!
福山还不忘提醒台湾:希望台湾能够清醒;
最后福山再次激动的喊出:俄罗斯的失败将使
"自由的新生"
成为可能,并使我们摆脱对全球民主衰落状态的迷茫。1989年的精神将继续存在,这要感谢一群勇敢的乌克兰人。
看来福山先生时刻不忘他的“历史终结论”!深信美利坚的“自由、民主”旗帜一定会在全球飘飘。但他似乎忘记了他老师的“文明冲突论”,世界各地、各国、各民族的文明差别会永远存在啊!依福山先生的预言和理论,只要世界各国推行美利坚和西方的自由民主的理念,世界将实现永久的大同!他老师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将不复存在!福山在不知觉中已彻底否定了他老师的“文明冲突论”!依福山的论断不难得出世界战争的原因是西方和美利坚的“自由民主思想”没有占领世界!所以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必败!普京的个人权威在泽联斯基自由民主面前将威风扫地!反过来弗朗西斯福山所表达的就是只要世界一天不统在西方和美利坚“自由民主”的大旗下,战争就不会停止!学生彻底否定了老师!
本律师在本文中不对亨廷顿和福山理论的本身进行评价,只想就这师生二人的理论的前提、方法进行简析。
众所周知,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其所作所为都有他的动机。那什么是动机呢?我国著名刑法学家北京大学法学院陈兴良教授在《刑法哲学》第十章犯罪的附随情态,犯罪的动机和目的一节中就动机做了如下阐释:恩格斯指出:“就个别人说,他的行动的一切力,都一定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恩格斯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动机在人的行动中的重要性,对于我们研究动机具有指导意义。陈兴良教授引用的是恩格斯的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句话的前半句,后半句是:同样,市民社会的一切要求(不管当时是哪个阶级统治着),也一定通过国家的愿望,才能以法的形式取得普遍效力。随后恩格斯对该问题展开了哲学论证:“这是问题的形式方面,这方面是不言而愈的;不过要问一下,这个仅仅是形式上的愿望(不论是个人的还是国家的)有什么内容呢?这一内容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人们期望的是这个而不是别的呢?在寻求这个问题的答案时,我们就会发现,在现代历史中,国家的愿望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交换关系的发展来决定的。”依据恩格斯的上述论断,我们就很容易看清塞廖尔.亨廷顿所谓的文明冲突的原因和动力都是形式上东西,而非本质的东西,《文明冲突?》的根本原因要到经济领域去寻找,包括文明冲突本身也是各种文明集团或各种共同体间斗争的表现形式。即动机的动机。正如恩格斯在上述同一文章中所指出的:“任何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任何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它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因为任何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因此,至少在这里,国家政治制度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经济关系的领域是决定性的因素。”“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即暴力)的继续。”列宁在《社会主义与战争》一文中引用世界著名军事问题作家克劳塞维茨《战争论》的一句名言,并展开论述:”马克思主义者始终把这一原理公正地看做考察每一战争的意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一向就是从这个观点考察战争的。”世界各种文明或文化存在着各种差异,正式这种差异使各种文化在政治的交往中求同存异,相互取长补短,使各自的文化发展壮大,为人类的文明各自贡献自己的力量。但文化差异一定会导致矛盾,但不一定必然导致战争。唯有一个代表一个文明的国家、集团想要直接或间接占有另一个国家、集团的领土、石油、矿产等资源时,才会发生战争。因此,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一个伪命题,战争发生在文明的断层线上的理论也是错误的!同理,他的学生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也一样是站不住脚的!对于福山先生对俄乌战争的预言也理应改为:俄罗斯在与美国和北约在乌克兰的战争将彻底失败!只要美利坚帝国和北约在乌克兰彻底打败俄罗斯,人类意识形态的演进的终结点和人类政府最终形式——美利坚和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必将在全世界普及!到那时,文明的冲突,战争将不复存在!学生彻底的否定了老师!
最后让我们重温海德格尔在《人道主义的书信》一文中有关针对尼采的“无家可归”精神状态时进行的论述:马克思在基本而重要的意义上从黑格尔那里作为人的异化来认识到的东西,和它的根子一起又复归为新时代的人的无家可归状态了。这种无家可归状态是从存在的天命中在形而上学的形态中产生,靠形而上学巩固起来,同时又被形而上学作为无家可归状态掩盖起来。因为马克思在体会到异化的时候深入到历史的本质性的一度中去了,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的观点比其余的历史学优越。但因为胡塞尔没有,据我看来萨特也没有在存在中认识到历史事物的本质性,所以现象学没有、存在主义也没有达到这样的一度中,在此一度中才有可能有资格和马克思主义交谈。
谢献卿律师于北京《悔过斋》
2022年5月15日晚23:3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