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恩小朋友刚起床

注意主角是恩恩身后被剥皮的羊

最近最常听到的就是“厚礼”了,大人小孩见面了都说,你买厚礼了没有?
今天大家都在问,你家的厚礼宰了没有?
厚礼,就是摩洛哥的阿拉伯语“羊”的读音,现在连恩恩小朋友都厚礼来厚礼去了。
宰牲节作为穆斯林的三大节日之一,是个大人小孩都喜爱的日子,除了每家每户买头牲畜(通常是买羊,也有人买牛)来“牺牲”,小孩子都要从头到脚装束一新,大家互相串门问候,热闹程度不亚于中国的新年。
附近农村的牧农,临近节日的时候把羊赶到城市郊区,或者干脆租个地方圈羊卖。家里附近的一个小区楼下的一个摊子就被一个养羊户包了,几平米的地方挤了十几头羊,这农户就等这个节日挣上一笔了。去菜市场的时候总要经过这个摊子,阵阵飘“香”……恩恩总是对我说:“妈妈,看厚礼!”我只好捏着鼻子带她瞄上几眼。
今年是恩恩爸亲自去买的羊,两千五迪拉姆左右,中型的。有钱人买大头的,四五千左右,很有钱的也会买牛,几家一起过节的时候也会买牛(比如一家五兄妹,一起回老家过节,就很少买五头羊,通常是两三头,或者干脆买头大牛
为什么要买活的,不买现成的肉呢?因为宰牲节其实注重的是一个“宰”字,也就是把牲畜牺牲掉的这个动作,这个过程,才是最神圣的。对穆斯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即使是穷苦人家,也会存钱买头小的来宰。而富贵的人家,也会施与穷困潦倒或者无依无靠的穆斯林一头羊。不过现在也有很“时尚”的穆斯林,只买肉,当然,很传统的穆斯林是无法接受的。
宰牲节临近之际,街头多了很多无名摊贩(尽管平日也很多),卖牧草的(牲畜通常提前几天买,需要喂食)、卖炭的(宰牲后烧烤用)、卖烧烤炉的、……可以说这个节日也小小地推动了摩洛哥的经济。
年轻的男子们也找到了临时副业——磨刀,还有烧羊头、羊脚。街头上嚯嚯的磨刀声,闪光的刀刃,都让人忍不住为即将牺牲的牲畜捏一把汗。宰牲后,牲畜的头部和脚需要烧过去毛,才能洗净煮食(尽管我不爱吃,但是很多摩洛哥人都爱。打个比喻,就像我不爱吃鸡屁股,还是很多中国人爱吃),所以街头多了些临时搭起来的简易烧烤摊,下面一堆碳,上面架个铁网,再在上面烧羊头羊脚,每次服务费大概是20DH左右。家里附近
平时无所事事的男孩子也架了个烧烤摊子,劳动最光荣,总比摊大手掌要钱好。
临近宰牲节,常会听到羊叫,这家天台的羊一叫,另外一家天台上的羊也跟着叫,此起彼落,晚上听的更清楚。不知道它们是否在做最后的道别呢?它们是否知道即将要归天了呢?
这是我过的第三个宰牲节,我依然不太习惯“牺牲”这个环节。即使是婚后,我连鸡都没杀过。买的肉都是现成宰好出售的,所以对宰这过程还是觉得很暴力,很血腥。宰牲当天,男女搭配,男的宰,女的收拾。我们家恩恩爸见不得血,所以是恩恩嬷嬷的朋友操的刀。他们三个男人(两个儿子),几下子就把羊按住割喉放血去皮了!
“宰”虽然听上去很暴力,但却是个技术活,割不到位牲畜死不去,拖拉着,双方更难受(牲畜和屠手)。所以动作要利落干净不得犹豫。恩恩嬷嬷的朋友就很熟手,眨眼就给羊放血了,只见那羊瘫倒在地,脖子上的的血如喷泉般溅出(太血腥就不拍照了)。恩恩嬷嬷和小保姆忙着倒水把羊血冲洗走,免得凝固在地上洗不掉。
放血后的羊要去头部和脚(拿去烧毛)、剥皮,羊看上去厚,剥皮后就知道其实不多肉(有的无良商贩会给羊脂肪和羊肉之间的部分打入水,给羊加重买个好价钱)。还得请出内脏等。小保姆和恩恩姑姑她们把羊肠羊肚洗干净,当天中午做成羊杂吃。可惜我和恩恩爸都不爱,无福消受。无知的恩恩跟着大人一起吃了,反正孩子嘛,能吃就行,也是好事。
宰羊了后,恩恩姑姑和小保姆清洗羊内脏之际,恩恩嬷嬷在那边起炉烧羊肝。这烧羊肝,最特别之处是会用羊脂肪(羊皮和羊肉之间那层白色的脂肪) 包住羊肝烧,别有风味。当下烧了,我们坐在天台,配着一壶热薄荷茶,谈天说地。
这堆白色的就是羊脂肪。包住羊肝一起烧

人们说,宰牲节最高兴的是小孩子,因为要买新衣要买羊,小朋友还是很喜欢礼物和动物的。但是如果他们知道,这动物要被杀掉的,他们还会那么高兴吗?恩恩见到羊的时候还是手舞足蹈的,但是如果我让她看羊垂死的那个场面(当然,我们没有让她看,孩子小,不适宜),她会哭吗?
而我,对于这个宰牲节,并没有太多的触动,对于各种节日,我都不太感冒。不过还是很乐意找各种借口给小孩子买衣服,把恩恩打扮得漂亮些。但是最苦恼的是,如果恩恩嬷嬷不在了(愿真主保佑她长命百岁),这羊的后事我要怎么处理好呢?怎么清洗?怎么做?怎么煮?怎么保存……
Oh,我的真主……
临睡前玩自拍

亲一个

刚起床睡眼惺忪

宰牲节当天,可怜的羊


看到活生生的羊,恩恩很害怕,躲在墙边
宰羊后听不到羊叫,她开始四处串




身后的是羊皮和羊脂肪


临时布置的烧烤区




烤羊肝真真飘香哦

勤劳善良的恩恩嬷嬷
愿主保佑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