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
星期三 晴
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停笔半个月了。
前段时间由于紧张的期末复习使得自己感到很累很累,于是就决定给自己放个小假,好好歇歇。
考试结束,一切也算不负自己的辛劳,孩子们的考试成绩还可以。中心校7所学校,一年级一共24个班,16位数学老师,其中有8人是单班课,我的两个班一个排第2名,另一个排第4名,两个班的班平均分分别在94分左右,90分以下的每个班有9人,优秀率在80%以上。说实话这个学期和上学期相比作业量是大大减少,每天只是5分钟的口算训练和10分钟左右的新课预习,在考试前我还在一直担心,因为听说好多学校每天晚上都是很多作业,特别是考前的一个月,多是每天一张卷纸的作业,和他们相比,我布置的作业几乎可以近似为0了。看到如此考试结果,我很欣慰,也让我对自己的几点做法更有信心了:
1、
口算训练必须坚持。自去年9月份至今,我的孩子们口算训练一直未曾间断过,每每感到家长有些松懈时,我就会及时发短信予以沟通、督促。一年的坚持,孩子们的口算速度和准确率越来越高。我们做数学老师的都知道每次考试最让人心痛的就是原本会做的题孩子们算错了,而且还常常不是少数学生,我们也常常会埋怨孩子马虎,做题不细心,实际上这都是因为口算基础没打好的缘故。我的两个班一百来号学生,只有十来个学生有一两道是因为计算出错,失分率非常低,我很欣慰。
2、
教会学生自己读题越早越好。在改卷时,听到很多数学老师在抱怨这次考试题怎么连个拼音都没有,孩子们题都读不下来。当时我就在想这应该是我们老师的问题,我们应该尽早教会孩子们自己读题。早在一年级刚刚开始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学生自己读题,我觉得孩子们自己读题做题的效率要比老师读题好的多,孩子们自己读题时,在读的过程中他可以有更多独立思考的空间。尽管一开始很困难,毕竟刚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大都比较小,但我没有气馁,大概坚持到一个月多一点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我的孩子们基本上都能自己读题了,我很欣慰。在寒假考试时,原本教研室规定不让读题,当时我就特别高兴,我的学生们一定能大展身手了,结果中心校考虑到大多数一年级学生都不会读题,所以临考前又决定让老师读题了,就这样,我错过了一次验证自己做法机会。这次,终于有机会验证了,当然证明我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
3、
深入解读教材,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每一个数学知识都不是孤立的,彼此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数学教师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各知识彼此间的沟通,那教给孩子们知识必定也是一个个割裂的知识点,前后联系不起来。所以,一年来,我在教学中不只是就知识教知识,而是沟通各知识的内在联系,梳理各类知识的教学结构,然后用结构来教。比如在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和20以内数的认识之后,有关数的认识的教学结构就逐渐形成,那么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孩子们就不教就会了,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方法。
一年来的一年级教学真的很累,但收获很大,在一年来的教学之
中,让我逐渐学会了怎样思考问题,学会了站在孩子角度来认识数学,学会了怎样解读教材。
快乐的一年,充实的一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