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趣的打油诗

(2024-03-06 13:47:16)
标签:

杂谈

分类: 杂谈
打油诗,是从古代文学土壤中生长起来的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不讲究格律,语言通俗而不失幽默。这种诗在民间很受欢迎,令人过目不忘,甚至比一些严肃的诗歌作品流传得更广更久。
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打油诗的鼻祖来自唐朝,而这位“非主流”诗人的名字叫张打油。所谓“打油诗”,就是“张打油写的诗”。
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在唐朝的一个地方,有个大官在宗祠祭拜时,发现雪白的墙壁上被人涂鸦一首歪诗:

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官员看了很生气,下令缉拿作诗之人。有好事者说:此地会写这种诗的,非张打油莫属!
很快,张打油被传来,面对质问,他面不改色否认是自己所做:“我的文学水平远在这首诗之上啊,大人不信可以出题一试!”
官员觉得这人挺有趣,索性考考他,便要他以安禄山出兵困南阳为题作诗。张打油略加思索,说道:

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救援也无粮。
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众人一听,这不跟墙上的诗一个德性吗?据说,那位官员没有难为张打油,还对他的才气颇有几分赞许。就是这位张打油,最出名的诗还不是上面提到的这两首,而是另一首咏雪的诗:

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
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打油诗以俚语俗语入诗,内容生动有趣,深受大众喜爱。
据说,秦末农民起义的领袖陈胜、吴广,有一首名为《咏石塔》的打油诗:

远看石塔黑乎乎,上面细来下面粗。
有朝一日倒过来,下面细来上面粗。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是个大老粗。但他登基时居然诗兴大发,吟出了一首《金鸡报晓》的打油诗: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晓月。

宋代大才子苏轼也写过一首《竹笋焖肉》的打油诗: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民国年间,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去游趵突泉,触景生情,写了一首《咏趵突泉》的打油诗:

趵突泉里常开锅,就是不能蒸馍馍。
趵突泉,泉趵突,三个眼子一般粗,咕嘟咕嘟咕嘟嘟。

最有家国情怀的一首打油诗,是抗日时期冯玉祥写的激励人们抗战的:

鸟爱巢,不爱树。树一倒,没处住,看你糊涂不糊涂。
人爱家,不爱国。国如亡,家无着,看你怎样去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