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世极罕:宣德官窑青花蟋蟀罐

标签:
收藏 |
养蟋蟀和斗蟋蟀是中国历史上皇宫贵族、文人雅士的一大喜好。到明代早中期养虫、斗虫之风仍十分风行。宣德皇帝就有养虫和斗虫的喜好。
据查资料可知,清宫旧藏宣德官窑瓷器1174件,大多数是从宣德朝传存下来的,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是现今最有权威的收藏,可令人感到十分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一件蟋蟀罐。要解开这一谜团还得从考古资料中寻找答案。
清宫藏瓷中为何不见宣德蟋蟀罐之谜
455年元月,宣德帝病死,其皇位由他年仅8岁的儿子——正统帝朱祁镇继承。为防止朱祁镇玩物丧志,荒废学业,太皇太后张氏发布了命令:“将宫中一切玩好之物、不急之务悉皆罢去,革中官不差”。罢去“玩好之物”直指好斗擅鸣的蟋蟀以及宣德帝为养虫与斗虫的需要而命令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极其精美的蟋蟀罐;“不急之务”是指奢侈品的生产和花木虫鸟的搜刮,让人民休养生息。据有关文献记载,宣德帝死的当年,按照太皇太后的这道命令不仅砸掉了宫中所有的蟋蟀罐,而且景德镇御窑厂烧制好尚未进贡的蟋蟀罐全部打碎深埋地下。
宣德官窑蟋蟀罐已极为珍贵,究其原因:一是宣德官窑生产的蟋蟀罐年款书写郑重,绘画精美,纹饰特别新颖而又丰富,是宣德官窑瓷器中质量最好的器物;二是非常稀有,存世极罕。
看各馆藏宣德瓷器,宣德官窑蟋蟀罐款识最给力,书法功力深厚,传说由明代书法家沈度所写。
图大梁藏品
宣德官窑蟋蟀罐完整器存世极罕,目前所知宣德官窑蟋蟀罐完整器3-5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