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4月11日在新浪财经频道“微访谈”的回答

(2011-04-11 15:00:12)
标签:

杂谈

2011年4月11日在新浪财经频道“微访谈”的回答

所有的问题都只有对答没有问题,大家去猜想人家问我什么吧:)


   废旧电池被环境保护部给弄死了,他们在2002年出台了一个规定,说废旧电池不污染环境,结果,全中国的废旧电池回收业一蹶不振。根据我们的调查,废旧电池污染严重,资源浪费严重,非常需要回收。你可查一下“废旧电池大王”王自新的故事。

废旧电池身上几乎所有材料都是宝,想办法将它们分离出来,就是极好的资源,无论是锌还是铅,都可以利用。这方面的技术不难,难的是回收系统的建立。国内有些商家已经在从事,国内的民间回收系统也很强大,但需要让他们逐利而动。

我们几乎不“宣传”环保,我们只做与环保有关的事。因为最好的广告是产品,最好的思考是行动。你可以随我们一起来学习基本知识,讨论现实问题,调查事件真相,然后贡献你的智慧和能量一起促进改良。这是我们的网站:www.bjep.org.cn

住宅小区噪声污染问题,达尔问做过一次讲座,探讨了一下。遭受噪声污染,很简单的办法,就是持续向12369举报。为了让举报变得有效,可以邀请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来检测,作为证据。这方面我们也可以帮忙,组织志愿者一起去检测,去举报。


发展是为了更好的环保,因为环境保护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发展也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环境保护是国民利益,发展也是国民利益。二者其实不相冲突,是那些贪图省事的人制造了冲突。

环保人士愿意自带筷子。一次性碗筷有强大的产业顽固性,这包括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贪图省事的人们觉得一次性碗筷简易,讲究卫生的人觉得一次性碗筷干净,其实一次性碗筷很不干净也不省事。更可笑的是,一次性的生活,让我们的生活品质下降,因此,大家尽量自带筷子。

垃圾分类的问题其实是政府失灵的问题,说得严重一些,是政府的垃圾主管部门长期不作为导致。要想推广垃圾分类,必须在社区配备强大的员工。而当前即使是北京,政府也不愿意配备,仍旧指望靠宣传横幅去解决。在我的理解,政府如果不推进,百姓可以不分类;当然达尔问一直在监督政府的作为,大家也可以一起来。

典型案例其实处处都是,随时可有。因为我们的身边到处是环境灾难。你只要盯住一个不放,它就有可能成为典型。案例这个东西不是事先典型出来的,而是你做出来的,说到底还是你的精力、智慧、合作力、韧性到底对这个事件注入有多大。

环境保护唯一的出路是公众参与,是民间发动。当公众不去关注自己的环境质量,那么环境保护是没法进行的。因为我们是环境的“消费者”,消费者不维权,政府不可能给力。因此,当前,最理想的民间参与办法一是受害者的维权,拱动不作为的政府。二是民间环保组织的及时介入,提高公众对话能力。

垃圾分类中国唯一可参照的地区是台湾,他们的经验证明,垃圾分类是可能的,垃圾焚烧厂将来会遭遇无垃圾可烧的困境。另外一个可参照的是日本,但他们也不是一天养成的,而是费了好几十年的培育,我们需要学习的是他们的耐心和韧性,而不要想在一年之内就让公众“分成四十多类”。

限塑令已经推行好几年了,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执行得极其不力的政策,这又一次证明我国的政府机关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把问题想得简单也没关系,执行得有力也行,可是现实情况是几乎无人执行。可参考著名环保组织“环友科技”的限塑令调研报告,他们一直在跟踪、监督这个项目。

哈哈,这个问题不如问我,因为我们去年做了一整年的IT产业重金属污染研究,揭示出中国销售的所有著名IT品牌,都可能在生产中存在着重金属污染环境、伤害公众健康的问题,需要这些企业引起重视,负起赔偿责任。具体可到著名环保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www.ipe.org.cn)上去查看。

环境保护一定不能只从青少年开始,而要从青少年的父母开始。当我们是青少年时,所有的人都要让我们成为好人,可我们长大了,并没有多少人成为好人,做出好事,因为我们的父母不是好人,不做好事。教育青少年,而不教育父母,是最邪恶的。父母担当起来了,孩子才可能担当。

按照著名环保组织阿拉善SEE生态协会的理念,作为在挣钱频道的组织,公司最重要的理念还是挣钱。当然,在挣钱的过程中尽量保证可持续、不伤害环境、不掠夺员工。员工有空时可成为环保志愿者,企业有钱了可捐款给环保基金会,这就已经是上佳状态了。如果想借环保来洗绿自己,做商业活动,最好少起念,否则负面效果会很强。

解决的办法就是你拒绝购买,或者在购买时要求去掉包装。我们说商家过度包装,商家会说消费者要求过度包装。你不要求,你抵制,就是一个随手公益的例子,你认同,你鼓励,你纵容,就是帮助商家建立最好的托词支柱。

做任何事,韧性最重要,浸泡最重要,心胸开放最重要。你想了解真知识,你不想受人欺骗,你不想受了害无处可伸冤,你就需要了解身边的环境真相,并积极地参与到民间环保组织的活动中。这样,大家形成同盟军,互相协助,就会起到好效果。你拒绝参与,老在观望,永远不成,出了事再找人帮忙,就困难无比了。

你参与了,就会形成群众效应。你不参与,群众效应就形不成:)

是的,我已经说了,任何政策都需要持续的执行和贯彻,而不能只靠一纸空文。政府靠一纸空文想要解决问题,这证明他们根本就不想解决问题。

哎,这个问题我在十年前写过评论,叫骄横的手机充电器。从我观察来看,手机充电器可能是电子产品中比较可靠的挣钱方式,商家不会轻易放弃,把充电器做得不一样,就是为了给商家谋取利润制造基础。这需要消费者的抗议。

在垃圾桶不告诉你如何分类之前,你就随便扔就好。真的。很多人相信把垃圾投入垃圾桶是最环保的,可如果你到垃圾填埋场去看一看,就知道自己错了。既然打保票要替公众解决污染问题的政府不想出力解决,那么就继续给政府以压力吧,我相信每个城市的市长都在为垃圾睡不成觉。

现在是网络时代,几乎每一个环保组织都有网站。中国的环保组织并不多,随便上一下网,一个城市有什么环保组织,很轻易就能够知道的。一个城市在举办什么样的公众环保活动,一个企业很容易探知。因此,当企业说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是这个企业缺乏最基本的参与精神。我们会去宣传,但更多的需要企业自己上门来拜访。

很简单,参加我们的“乐水行”活动,应知北京的水危机有多严重,中国的水危机有多严重。然后你如果由此开始节水,爱水,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如果你由此开始向邻居们宣传节水爱水,就又是另外一个好的开始。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到当地的民间环保组织、自然观察组织、真相求知组织去参与活动,参与几次,就知道入门的途径了。关在屋子里想,靠读书,靠上网,都不行:)而当地环保组织的信息,你随便一搜索就会知道的。实在找不到,可随时问我。

那是那些不愿意参与者自发提出的质疑。少消费肯定比乱消费要来得节约,而节约资源,总是好的。现在的国家电网正向“智能电网”前进,你要相信他们的能力:)

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讨论,讨论得好,就是最好的解决问题。明天我们一起去保护天然林,保护好了,也是最好的解决问题。你不能说我在写文章是不做事,是务虚,因为文章有文章的功效,把文章写好也是务实。你也不能只认为到了社区去做工作就一定是实事,万一人家不需要你,你再实也是虚。

多参加环保活动有利于戒烟,也有利于戒网瘾。我们达尔问正有一个烟草对空气质量影响的检测项目,如果你愿意,可到我们网上去报名。我们的检测人员会把你屋内吸烟前后的空气质量如实地告诉你,也把这空气污染的后果如实告诉你。

公益组织为了更好的做公益,适当的曝光率是需要的,这也是为什么公益组织喜欢找明星来代言的原因,因为可借用明星来提高公众的项目传播,方便更多人参与。但如果你非要说做公益的人是为了自己,那么我就无话可答了,因为,公益行业需要保障个人的生活,但绝大部分时间都是为社会着想。可参考我新浪博客上的诸多辨析文章。

这得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使用者方面,不用时关上是最基本的道理。另外少用,一台够了绝对不买两台,也是出路。从生产者来说,尽量生产节能产品、使用可再生回收的零配件、使用低消耗的原料等。

每一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和生态足迹,在无法选择时,选择最优的,是一个办法。当然,通过你的努力,引导厂商向可持续方向演进,也是可做的事。形势很糟糕,到处都是灾难,但从可改良之处下手,总是有望的。

居民自己为自己说话是第一步,法院不受理,就想办法让其受理。环保部门不作为,就控告环保部门。民间环保组织不参与,就想办法游说他们参与。总究,一切的努力,都得靠自己。你自己的能力提高了,社会资源来协助的可能性就高了,与施害者谈判的可能性也就增强了。

研究证明,吸烟对经济发展没好处:0想要发展经济,方法多多,为什么一定要靠烟呢?社会的产业是层出不穷的,这个死了,恰好给另外新生产业腾出了空间和想像力。

要是指望政府,你永远无法做到位。比较理想的办法是村民成立环境议事会,自己求知,自己设计,自己保护本地的环境。这方面可参考著名环保组织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的经验,他们的领导人叫廖晓义。

我觉得这是一个可耻的广告。他们在广告推进方面无孔不入。不少人上了当,不少企业上了当,但上了当的人,应当出来抵制之。

没有什么太强大的原因,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的环境灾难太多,得有人出来为其代言,替其传播真相。我一直都非常快乐,没有遇到任何的阻力,唯一的阻力是我有时候会懒惰一下,休息一阵:)

环保的第一大窍门,是持续地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细节,包括草木鸟兽虫鱼空气阳光土壤。像北京有观鸟会、植物认知、电磁环境检测、乐水行,你参与进去,就很容易了解真相。其次才是日常生活中的节水、节约、精确消费、垃圾分类、捐款给民间环保组织等。看你的心理了。

你觉得他是个问题,那么你就要去把问题进行最彻底的调查,然后推动社会进行讨论,进而提出改良意见。我们正在把黑夜变成白天,我觉得无论如何,这都是有违天性和人性的。黑夜,还是黑一些的好。

我觉得你的环保意识提升最重要。与其觉得别人不好,不如先发现自己不好。每个人的意识都很重要。从某种程度来说,农村是城市的受害者。当我们说农民不环保、农民工不环保的时候,最好想一想清楚,这话是不是太随意了。我前面说了,农村可以成立村民环境议事会,城市也可以成立啊。

这又是两个问题,在我看来,自由创业是一个社会最基本的宽容精神,尤其对刚刚进城务工挣点现金以供养家庭的农民来说,更加重要。因此我不主张取缔。这其实是管理者无为造成的,如果不以简单粗暴的取缔、镇压、没收、驱赶的方式,而是协助其创业、便民的方式,我想很多问题会慢慢地改良。

不太可能,我在这方面有诸多的论述。企业是挣钱频道,公益环保是花钱频道。让两个频道的人混在一起,只会制造混乱。因此,让花钱的人用花钱的方式去花钱,他们会花得很好。让挣钱的人用挣钱的方法去挣钱,他们也会挣得很好。大家互相助成,但一定不可混同。

好像给定的时间到了,感谢大家的支持,有空到达尔问自然求知社玩,一起“主动求知,助人成事”。我们的网站是www.bjep.org.cn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