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染料与颜料(Pigment & Dye)墨水的差异,长期以来使用者及商家以为是水性及油性的误解正解!!

(2012-08-03 10:45:06)
标签:

杂谈

所谓水性,溶剂,油性墨水只是墨水在体系中溶剂的不同才有不同的叫法!

   A、水性墨(以水和水溶性的溶劑作為溶解色基的主要成分);
    水性墨水裡面有染料墨和顏料墨(此類墨水ph值一般為中性)

   B、 ​​油性墨(以非水溶性的溶剂作为溶解色基的主要成分);
    油性墨水里面也有染料墨和颜料墨(此类墨水的ph值一般为酸 ​​性)水性墨水和油性墨水不能在同一个打印頭中混用!
    油性墨水(包括弱溶剂墨水)一般也不建议使用在桌面机上;

 目前我们桌面机使用最多的是水性染料型墨和水性颜料型墨,一般称为染料墨水、颜料墨水。

水性墨水配方如下:

成份 功能 浓度%
去离子水 水载体​​介质  60-90
水溶性溶剂  湿润剂 粘度控制5-30
染料或颜料 提供颜色 1-10
表面活性剂 润湿 渗透0.1-10
生物杀伤剂 防止生物生长 0.05-1
缓冲剂 控制油墨PH值 0.1-0.5
其它添加剂 鳌合剂,消泡剂,溶解剂  1

更详细的说明请继续往下看,


Dye染料

能将纤维或其他被染物染成各种颜色的有机化合物。分天然染料和合成染料两类。染色时先将染料制成水溶液﹑有机溶液﹑悬浮液等染液﹐当染液对纤维进行染色时﹐染料分子通过吸附﹑扩散以及一系列其他化学或物理化学的作用﹐从染液转移到纤维等被染物上﹐使其染色。对于染料分类﹑结构﹑制法﹑性能﹑应用和发色理论等进行研究的科学称为染料化学。


发色机理
染料的颜色是染料对入射的可见光线发生选择吸收的结果。若入射的可见光线全部被物体吸收﹐则此物体呈黑色﹔若入射的可见光线全部被反射﹐则呈白色﹔若物体吸收入射的可见光线中某一段波长的光线﹐则此物体显示的颜色呈反射光线的颜色﹐吸收的光谱色和显示的颜色互为补色。

最大吸收波长范围(nm) 吸收的光谱颜色 显示的颜色
760~647 蓝绿
647~585
568~565
565~492 绿 紫红
492~455
455~424
424~400 黄绿

上表是吸收的光谱色和显示的颜色 

改变染料分子结构﹐使其最大吸收波长增大或缩短时﹐染料的色光就相应地加深或变浅。染料吸收可见光线的范围和颜色的纯度有关﹐吸收范围愈窄﹐颜色的纯度愈高。染料的吸收曲线形状各异﹐颜色也千差万别。用分光光度仪可测定入射到染液中的光线强度和透过染液后的光线强度的比值﹐由此得出染料的吸收曲线图和最大吸收波长。

染料分子中含有一个或数个特殊的官能团﹐称为发色团﹐如偶氮基﹑硝基﹑亚硝基﹑羰基等。这些发色团在吸收光线后产生的电子跃迁不同﹐最大吸收波长也不同。此外﹐染料必须含有助色团﹐如氨基﹑羟基﹑磺酸基和甲基等﹐它们对染料的色光﹑纯度﹑深浅度和溶解度等都有影响。

性能
使被染物着色后﹐抵抗外界各类化学﹑物理机械等作用并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称为坚牢度或牢度。抵抗能力大的即牢度高﹐抵抗能力小的即牢度低。通常以标准试样作为牢度的基准﹐采用比较法来确定若干等级﹐如耐光牢度分为8级﹐耐洗﹑耐氯漂﹑耐摩擦﹑耐升华等牢度均分为5级﹐级數越小﹐牢度越低。牢度的高低﹐决定于染料和被染物的性质以及染色的方法。

命名
染料的命名有三个组成部分。首先是根据染料的应用方法﹑性质或商品牌号而采取的冠称﹐如酸性﹑直接﹑反应性﹑还原﹑硫化﹑碱性﹑阳离子﹑分散等。其次是色称﹐表示染料的色泽﹐目前通用的为嫩黄﹑金黄﹑黄﹑深黄﹑艳橙﹑橙﹑大红﹑艳红﹑红﹑桃红﹑深红﹑紫红﹑艳紫﹑紫﹑艳蓝﹑翠蓝﹑蓝﹑深蓝﹑藏青﹑艳绿﹑绿﹑深绿﹑橄榄﹑黄棕﹑红棕﹑棕﹑深棕﹑灰﹑黑等。最后为尾称﹐用拉丁字母表示染料的色光﹑形态﹑特殊性能或用途等﹐如﹕

   B=蓝光K=冷染S=标准强度
   C=耐氯L=耐光牢度较好T=深
   D=稍暗M=混合物X=浓度
   F=亮或带荧光N=新型V=稍亮
   G=黄光或绿光P=适用于印花W=适用于羊毛
   I=还原染料级牢度R=红光

在《染料索引》(以下简称CI)中﹐对染料加以统一编号。例如还原蓝RSN即表示带红光的﹑具有标准强度的﹑新型还原蓝色染料﹐统一命名为CI 还原蓝4。

分类
品种繁多﹐有两种分类方法。

应用
染料主要用于各种纤维的染色﹐如棉﹑丝﹑毛﹑麻等天然纤维和黏胶﹑醋酯﹑涤纶﹑锦纶﹑纶等化学纤维。此外﹐也广泛应用于纸张﹑木材﹑皮革﹑涂料﹑塑料﹑油墨﹑墨水﹑感光材料﹑食品﹑医药﹑化妆品和指示剂等方面。近年来﹐液晶﹑热敏﹑压敏﹑增感等元件以及太阳能利用﹑激光等所用的? \能性染料也得到开发和应用。

http://cheongtat.tw/wp-content/uploads/2012/02/2003IKE05-0-74_39.jpg http://cheongtat.tw/wp-content/uploads/2012/02/2003IKE05-0-74_40.jpg http://cheongtat.tw/wp-content/uploads/2012/02/2003IKE05-0-74_41.jpg

用各种染料染色的织物﹑ 各种颜色的服装﹑ 各种染料样品


 

Pigment 颜料

 一种用来着色的粉末状物质。在水﹑油脂﹑树脂﹑有机溶剂等介质中不溶解﹐但能均匀地在这些介质中分散﹐并能使介质着色﹐而又具有一定的遮盖力。有时也能改变介质的某些性能。颜料是制造涂料﹑油墨﹑油画色膏﹑化妆油彩﹑彩色纸张等的不可缺的原料。也用于塑料和橡胶制品以及合成纤维原液等的填充和着色。

分类
至今对颜料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法﹐按用途﹐常可分为着色颜料和功能性颜料两大类。按材质﹑则可分为无机颜料﹑有机颜料和金属颜料。无机颜料和有机颜料是颜料的两大类品种﹐它们的性能各异(见表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性能对比)。功能性颜料广义讲包括防锈颜料﹑体质颜料﹑发光颜料﹑示温颜料和珠光颜料等﹔狭义讲﹐只包括后三种。

性能 有机颜料 无机颜料
颜色 鲜艳 一般鲜艳
着色力
遮盖力
耐光性 优良~劣 优良~劣
吸油量
耐溶剂性 优良~劣 优良
耐化学药品性 优良~劣 一般~劣
耐热性 100~200度 小于100度,液烧颜料可达1000度
视比容
透明度

上表是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性能对比

性能作为颜料﹐常应具备下列性能﹕
•颜色:彩色颜料是一种对可见光能选择性吸收和散射的颜料﹐可以在自然光条件下呈现黄﹑红﹑蓝﹑绿等颜色。着色力﹐着色颜料吸收入射光的能力。
•着色力:可用相当于标准颜料样品着色力的相对百分率表示。
•遮盖力:在成膜物质中覆盖底材表面颜色的能力。所耗用颜料量越小﹐则遮盖力越大。
有些颜料长时间受光能的作用会变暗或褪色﹐从而影响色漆或着色物品的质量。耐光性一般采用八级制表示﹐八级最好﹐一级最差﹐达到八级的颜料品种基本上永不变色。
•耐候性:颜料在一定的天然或人工气候条件下﹐保持其原有性能的能力。一般采用五级制﹐五级最好﹐一级最差。•吸油量:指100g颜料形成均匀团块时所需的精制亚麻仁油的克数﹐以吸油量小者为好﹐吸油量同颜料颗粒的比表面积和结构有关。制漆用的颜料﹐其水溶物常应控制在1%以下。


应用
颜料的应用面很广﹐涂料﹑油墨﹑塑料﹑橡胶﹑玻璃﹑搪瓷﹑化妆品等的著色﹐纺织品涂料印花﹐合成纤维原液的填充和着色﹐医药着色以及绘画色﹐都要使用颜料。其中涂料﹑油墨﹑塑料工业用量占百分比最大。

http://cheongtat.tw/wp-content/uploads/2012/02/2003IKE05-0-74_25.jpg

各色油墨颜料

在涂料中的应用

 颜料是涂料工业主要原料之一。优良的涂料需要具备下列性能的颜料﹕
•鲜艳的色光﹐涂料有装饰性的作用﹐应当用色光鲜艳的颜料来配制﹔
•优良的耐光性﹑耐候性﹑耐化学品性﹑耐溶剂性﹑耐热性等﹐使所配制的涂料也具备同样优良的耐性﹔
•易分散性和贮藏稳定性﹐颜料在涂料成膜物质中容易分散﹐可使制造涂料时降低研磨所需能耗。所以在颜料生产时要尽力避免﹐降低水溶物的含量是经常采取的措施。


在油墨中的应用
各色油墨用于彩色印刷。因此油墨用颜料要求有鲜艳的色光。套色印刷用油墨要求颜料有一定透明度。此外﹐对颜料各种耐性的要求﹐除对耐候性以外﹐均与涂料相似。

在塑料中的应用
主要用作着色剂﹐也要求有鲜艳的色光。此外﹐制作无毒的塑料用品就不能用含重金属的颜料着色。

 

站长总结:

一般桌上型打印机(印表机)使用的墨水不管是"染料墨水"或是"颜料墨水"都是"水性"的。

"热转印墨水"也是属于"水性",不过墨点比"染料墨水"或是"颜料墨水"大,经由一开始是液态,喷到纸上变成固态,遇到高温会从固态转成气态,转到另一个介质上再次形成固态。

"弱溶剂墨水"(又叫轻溶剂墨水),是油性。

桌上型印表机以及大幅面印表机的喷头大部分是属于"水性喷头"

仅有EPSON的GS6000的喷头或是极少数机型是属于"油性喷头""弱溶剂墨水"适用"油性喷头",所以"油性喷头"机型使用"弱溶剂墨水"喷头不会受损。

其他EPSON机种的"水性喷头"如果使用含有腐蚀性的"弱溶剂墨水",虽然在墨点上是可以使用的,不过对长时间下来会对喷头造成快速的腐蚀损坏。

而其他CANON、HP、BROTHER等机种都是属于"水性喷头",绝对不可以使用"热转印墨水"以及"弱溶剂墨水"的。

上述解说希望可以让大家解开长久以来将"颜料墨水认为是油性"的错误误解做一个释疑。

有任何问题欢迎在此主题提问喔!! 谢谢

By FELIX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