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鸭绿江断桥断想

(2019-03-21 11:07:57)
标签:

历史

图片

文化

杂谈

分类: 散文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打小就耳熟能详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常常引起我到鸭绿江边看看的想法。春寒料峭的一个雨天,我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位于辽宁丹东的鸭绿江断桥上。伫立断桥,仿佛一队队热血男儿从我身边走向炮火连天的对岸,走向保家卫国的战场。如今,鸭绿江断桥上累累弹痕遗留宛然,战争给这座桥留下了永远难以抹去的痕迹。
 西湖也有一座断桥,讲的是白娘子和许仙缠绵悲怆的爱情故事。白娘子与许仙相识在西湖断桥,同舟归城,借伞定情。“西湖山水还依旧,憔悴难对满眼秋。看到断桥桥未断,我寸肠断,一片深情付东流。”西子湖畔,杨柳青青,绿了一帘烟雨;断桥溪边,雨丝绵绵,串起一段情缘。
 两座“断桥”,一北一南;一座在豪放的东北,一座在婉约的江南;一座有关战争,一座有关爱情;一座是历史,一座是传说;一座金戈铁马,一座风花雪月。一座是侵略者无情轰炸而断,断的义无反顾;一座是文人骚客臆想而断,断的诗情画意;一座“桥断水自流,弹痕恨已休”,一座“断桥桥不断,残雪雪未残。”
 鸭绿江断桥是日本对我国东北殖民统治掠夺我国资源的产物。“弱国无外交”,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被迫修建的这座大桥,这座桥成为耻辱和掠夺的见证。新中国的成立,“保家卫国战争的胜利昭告没有战争就没有和平,没有金戈铁马就没有风花雪月,中国人民任人宰割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漫步断桥, 69年前那场战争早已硝烟散尽,只有眼前静静伫立在绵绵春雨中的断桥和奔腾不息的一江春水,望着风雨中孤零零的几个桥墩,虽是浅春季节,放眼对岸,似乎仍然是“古道西风瘦马”的景象,而丹东却早已是“红杏枝头春意闹”。
 新中国七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年,我们周边环境常常是“两岸猿声啼不住”,我们也在前进道路上的十字路口徘徊彷徨过,“发展才是硬道理”,带有浓重四川口音的论断在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响起,似春雷,更似改革开放的冲锋号角,如黄钟大吕,压过瓦缶之鸣。“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从此中国走上改革发展的快车道,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早已“轻舟已过万重山”。
 风云激荡七十年,不忘初心再出发,站在新的起点上,肩负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共产党人牢记使命带领中华儿女踏上了新征程。
 “以史为鉴”,鸭绿江断桥上空硝烟早已散去,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们的精神永驻心间。
鸭绿江断桥断想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无数热血男儿从这里走向保家卫国的战场。
鸭绿江断桥断想
    “鸭绿江断桥”五个鎏金大字为迟浩田将军所书。桥上遗留的累累弹痕和桥头冒雨飞翔的群群白鸽,把战争与和平两个不同的画面同时呈现在游客面前,使人无不动容
鸭绿江断桥断想
    游人在鸭绿江断桥前留影。
鸭绿江断桥断想
     一个青年学子面对此情此景陷入沉思。
鸭绿江断桥断想
    “以史为鉴”,鸭绿江断桥上空硝烟早已散去,黄继光、邱少云等烈士们的精神永驻心间。
鸭绿江断桥断想
    和平鸽掠过鸭绿江上空。
  鸭绿江断桥断想   然下着雨,可丹东的鸭绿江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
鸭绿江断桥断想
     雨中的丹东街景
鸭绿江断桥断想
    雨中的丹东街景。
鸭绿江断桥断想
      丹东街景
鸭绿江断桥断想
    位于丹东火车站的毛主席塑像与其他地方与众不同,丹东火车站的毛主席塑像面向车站,背向广场,人们在广场前只能见到毛主席塑像的背影。如今,毛主席塑像四周都是具有现代气息的广告牌。老一辈共产党人出色地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我们要肩负起自己这一代人的职责使命,一棒接着一棒跑下去,努力为下一代人跑出一个好成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