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各位朋友抬爱,赋诗吟咏大沇河。沇河是流经我老家村子的一条河流。《水经注》记载:沇水东至温县西北为济水,又南当巩县之东北入于河,南溢为荥。今无水,成平地。《明史·地理志(中)》中又载:又西南有济水,旧自济源县流经沇河镇,南注於河,其道尽入河中。《清史稿·志三十七·地理九·河南篇》中记载:济出王屋西麓太乙池,为沇水,伏九十里,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为济渎。东西二源乱流,其支南注溴。又东入河内,为猪龙河。
因此沇河今叫猪龙河。实际就是济水。清康熙帝曾为济源济渎庙题匾“沇济同源”。济水细流,独流入海,不屈不挠,位列四渎。济水位尊四渎,却波澜不惊,温尔文雅,润泽万物,泽被百事。一脉济水,四隐四现,至清远浊,坚守其节。这也是对自幼生活在沇河怀抱中的我来说,应该追求的品质和精神。
【博名寄语即吟•大沇河】第4823
(2014-11-17 18:23:33)

【博名寄语即吟】第4823大沇河(下平五歌韵)
济水清源大沇河,澄涵素练澹烟波。
观鱼解悟濠梁乐,濯足高吟鼓枻歌。
注:1、济水清源:南朝梁吴均《酬别江主簿屯骑诗》:“济水有清源,桂树多芳根。”唐睿宗天定间封济水为清源公。《旧唐书•礼仪志》:“封河渎(黄河)为灵源公,济渎(济水)为清源公,江渎(长江)为广源公,淮渎(淮河)为长源公。”2、沇河:即沇水,为济水的别称。一说为济水的源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济水》:“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山海经》曰:‘王屋之山联水出焉,西北流,注于秦泽。’郭景纯云:‘联、沇声相近,即沇水也。潜行地下,至共山南,复出于东丘。今原城东北有东丘城。’孔安国曰:‘泉源为沇,流去为济。’”3、澄涵素练:明宣宗朱曕基《潇湘八景画·山市晴岚》诗:“波光澄涵横素练,树色掩映开银屏。”4、澹烟波:唐朱休《春水绿波》诗:“芳时淑气和,春水澹烟波。”5、观鱼濠梁乐:宋辛弃疾《贺新郎》词:“惠子焉知濠梁乐,望桐江、千丈高台好。烟雨外,几鱼鸟。”按:典出《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6、濯足鼓枻歌:唐孟浩然《寻梅道士》诗:“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崔徐迹未朽,千载揖清波。”按:典出《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故乡有条清廉的河
(2012-01-08 04:21:17)

故乡有条清廉的河
作者:龟兹胡人
故乡有条廉正的河
河道弯弯不声不响
故乡有条大沇河
静静的流淌我心窝
故乡有条清洁的河
河上有座石桥
桥是我儿时的天堂
河水深不见底
水是我熟悉的儿歌
故乡有条反腐的河
浊水与清水同流
公私分明不合污独流入海
高风亮节几千年
坚守气节呼唤着清正廉洁
故乡有条倡廉的河
河像旷野已无水
只留下清浊不同流的美誉
沇水已潜入河底
今天她还像个热情的小伙
故乡有条无私的河
人格不浑曾经横贯着黄河
故乡有条正义的河
无水正吟唱着清水的银波
我骄傲
故乡有条清廉的河!
我自豪
故乡有条迷人的河!
请点击大沇河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792641155
大沇河
|
我的故乡大沇河是一条人们不在意的小河,其实这条河在中国历史上、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有着重要的地位。更可奇的是大沇河水遇黄河潜入地下,不与浊水同流合污。这种似乎真有灵性的品质几千年来受人崇拜,被誉为“人格化的河流。“高风亮节,清浊不同流”;“独扬长波,奋勇前往,朝宗未到海,千里不甘休”;“远朝沧海殊无碍,横贯黄河自不浑”。沇河,是中国几千年的道德典范。
|
司马懿的老家故里,与大沇河隔河相望。历史上,《晋书》,对司马懿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但自宋以来,司马懿的历史地位似乎逐渐下降,明清至今,在戏剧、小说、说唱及其他民间艺术中,司马懿更成为微不足道的陪衬人物或反面人物。
|
 |
致大沇河【冠头诗寄】
(2015-08-10 22:56:44

大度释怀沐和风,
沇水汤汤渤海行。
河汉无垠心舒阔,
畅达奔放品清宁。

成作于:2015年6月25日
19:04
评论大沇河的博文【童年往事----恶邻】
首发于:http://peopleurl.cn/PMo4WN
七 绝
文臣武苑
新浪博客嵌名诗之一百五十一:大沇河
一路行吟一路歌, 愚公王屋太行多。
诗情画意谁人秀? 焦作走来大沇河。
——大沇河,新浪河南摄友,居焦作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