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张昺祠即张忠烈公祠 ,为焦作市区保存较好,结构完整,且有明确纪年的明代大型古建筑。其布局严谨,结构合理,为一处典型的四合院式建筑,其单体建筑造型古朴典雅,建筑手法简洁明快,是研究河南省豫北地区明代四合院建筑形式和地方建筑手法的典型代表。 张昺(公元1358——1399),山西泽州人,《明史》有传。明洪武年间赐进士及第,任工部右侍郎。建文帝初年,廷臣议削燕王朱棣,昺为北平布政使,弹压燕藩,乃部署在城七卫及屯田军士列九门防守,将执燕王,由于其库吏李友直向燕王告密,反被燕王所执,仗节不屈,遂遇害。 张昺祠座北朝南为两进四合院的明代建筑。由影壁、山门、前厢房、中庭、后厢房和大殿组成。其中影壁为歇山式琉璃瓦顶。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硬山式灰瓦顶;两侧又八字红墙,方柱状门墩,雕刻精致;前后厢房亦为硬山式灰瓦顶带庑廊;龙首或卷云状梁头。中庭早年破损,柱石基础尚存;大殿前有月台,庑廊面阔三间,硬山式灰瓦顶,有兽脊;门窗有精美木雕,殿前有重修碑记;1984年修葺大殿时,在椠杆上发现有“大明万历十九年”题记。 张昺与焦作曾有一段缘分。明洪武二十八年春天,时任工部右侍郎的张昺到怀庆府(今焦作)督察河务,为丹河幽深秀丽的风光所沉醉,即兴赋诗:“寂寞春山上,同人欠跻攀。云深千障隐,风定一泓寒。仆面林花舞,循崖鸟独盘。自怜幽兴极,欲去屡蹒跚。”太行千嶂、清幽流水和扑面林花,营造出宁静、幽深、生机洋溢的画面,令诗人恋恋不舍。他的家人逃难到此,或许与他这次焦作之行不无关系。据家谱记载,张昺有五个儿子,落户北朱村的是他的次子,其长子落户南朱村,还有儿子当时逃回了山西泽州老家。如今南朱村和山西泽州高都镇岭上村等地,都建有张昺祠,北朱村张氏与南朱村和山西岭上村张氏来往密切,每年正月初十,或者山西人来河南,或者河南人去山西,两地后裔共同祭祀他们的祖先张昺。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