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夏游武家湾

(2012-06-05 14:50:40)
标签:

走遍晋城

陵川县马圪当乡

武家湾

分类: 户外徒步

    人说山西好风光,武家湾位于山西省陵川县马圪当乡,南接河南省辉县市薄壁镇,由武家湾水库、红豆杉大峡谷和白径等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组成。6月3日,我和妻子一起游玩了武家湾,徒步穿越一线天到达白径。

    6月3日早晨,我与妻子一起在焦作市体育馆东边的百货大楼超市等到辉县薄壁的车辆,许久不见车辆。一位辉县口语的中年男人上来搭讪,一问知道他是回辉县随便捎客人的,我们谈好价格,每人10元到薄壁,上车以后我们问他到武家湾的路,他说他就是到谭头的离武家湾不远,可以直接把我们拉到武家湾,每人23元,这样我们不必再到薄壁转车了。

    车到薄壁,司机下车买菜,接着又有一对夫妻,户外装备得很到位。他们也是到武家湾的。向武家湾方向前进,放眼车外,这里的麦子已经收割完毕,车过宝泉水电站,开始上山,坡度很大,山上的植被很好,到处郁郁葱葱。山峰直插云霄。转过老爷顶,穿过长长的隧道,只觉得凉风习习,真是到山里了。车在盘山公路上爬行,前一段时间我到宝泉下水库,返回时回头看见有公路在山顶上,车来车往的不知是到哪里的,今天才知道潭头水电站的潭头就在前方,是司机老康的家。

   车过平甸,就到山西陵川界内,这里的麦子还青着但麦梢已黄,大片大片的麦田,青黄相间,很是壮观。真有“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感慨。又走了十几分钟,一大片蓝极绿极的水域呈现面前,武家湾到了。夏游武家湾
夏游武家湾
    (蓝极绿极的武家湾)夏游武家湾
夏游武家湾
    (山青青水绿绿的武家湾)夏游武家湾
    (武家湾的云)夏游武家湾
夏游武家湾
    (武家湾的枯树,这几颗枯树很有名,许多旅游者都要为枯树拍照)夏游武家湾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一大片水域就是武家湾水库,中间有一座桥通到对岸,水域中有几颗枯树。这几颗枯树很有名,许多旅游者都要为枯树拍照,有几个人在水库中游泳,桥上人来人往,很是热闹。我与妻过小桥向绿荫处走去,后来觉得路不对,就返回沿公路向北走去。夏游武家湾
夏游武家湾
夏游武家湾
    (红豆杉大峡谷,沿土路向里走,他们说里边有大瀑布,游人如织,流水潺潺,这里人真不少,大多来自焦作和新乡。他们把自驾车横在水里。再沿峡谷向里走,脚下是鹅卵石)
    大约12点多,我们在一个叫“小江南”的饭店吃饭,就点了几个凉菜,因为害怕吃热饭后身体发发困。吃过饭后大约1点多,由武家湾开往陵川的公交车来了,我们坐上公交车前行30公里,到达红豆杉大峡谷,沿土路向里走,他们说里边有大瀑布,游人如织,流水潺潺,这里人真不少,大多来自焦作和新乡。他们把自驾车横在水里。再沿峡谷向里走,脚下是鹅卵石,走着走着觉得没什么意思,就返回向所谓的一线天走去。夏游武家湾
   (十里河大峡谷)夏游武家湾
夏游武家湾
夏游武家湾
夏游武家湾
夏游武家湾
夏游武家湾
   一线天位于双底村西,又叫十里河大峡谷,公路从峡谷中穿过,抬头望一线天,路边流水潺潺,有的地方因落差大,流水声音巨大,还有的水流从苍翠的石崖缝隙飞泻而出,真的很美。夏游武家湾
夏游武家湾
   穿过一线天,便是著名的太行八径的“白径”,自古以来人类为了突破这道屏障修建了若干条穿越太行山的道路,也就是传说中的太行八陉。河南辉县到山西陵川的白陉就是八陉之一,近年人们把八陉读成了八径,白陉自然也成了白径,连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村民也这样说。白径全长多少公里我没有考证,它大部分被改建成了现代公路已难觅古道的痕迹,但有一段约7公里却基本完好的保留着。夏游武家湾
夏游武家湾
    (白径及白径上的行悬第一桥)
    陵川县双底村一位老者告诉我:白径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是古代的官道,太行山是直上直下几百米的悬崖,为了登上海拔1500多米的太行山顶,在这里修建了“七十二道拐”。白径古道宽处约4---5米可以交错会车,窄处仅能容一马车通过。白径山高谷深,落差上千米,用石灰岩鹅卵石铺成的道路,虽经历千年磨练.但当年的马蹄车辙依旧清晰可辨。有的马蹄坑深入石板路之中,山石被踩踏摩擦,泛出一层层白色。故称白径古道。春秋时期,齐晋争霸,齐师由此入而伐晋。遥想当年,金戈铁马、旌旗烈烈、人喊马嘶上太行的景象历历在目。而今,在古道下方的黑毛沟里修起了一条贯通山西河南的柏油公路。昔日的古道早已隐退于山林之中。唯有往日古道上之险要路段--72拐至今犹存.由于道路陡峭,白径只能走人和马,不能行车,就是皇帝打这儿过,他也坐不成车。当年阎锡山的队伍就是从这里下山打老蒋的(可能就是历史上的“蒋阎冯大战中原”事件吧),火炮都是用骡子驼着的,作战失利后又从这里驼着撤回到山西去了。 1972年修好黑毛沟公路以前白径古道七十二拐一直是这一带去山西的唯一道路,有了公路以后才把它废弃了。

    与妻走到“晋门”,已经下午4点多,实在走不动了,原路返回到双底村,打便车返回到晋豫交界的平甸村,返回到焦作市已经夜幕降临,华灯初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