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将相和》教学设计

(2017-04-10 18:07:48)

《将相和》教学设计

玉泉堽头学校  高艳

教学目的: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 懂得遇事要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的道理。

3、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

4、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人物特点,理清各段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品读法,讨论法,辩论法。

课时安排:

2 课时(展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复习成语,课题切入

1、我想了解一下,谁是咱们班最有才的学生?请把下面成语补充完整。

     四面( )( )  指鹿( )( ) 一败( )( )  一诺( )( )

因( )得( ) 纸上( )( ) ( )( )连城  怒发( )( )

      )( )归赵  负荆( )( ) 围( )救( )卧( )尝( ) 

2、有谁知道这些成语都出自于哪里吗?它们全部出自于一本名著《史记》。今天我们学习的第18课,就是根据《史记》第八十一卷《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

3、 读课题,教师板书。(依据学生读课题的情况,拓展老师搜集的关于战国时期官职资料。)

4、 齐读课题,导入。

再读这个题目,你对课文要给我们介绍的主人公又有了哪些了解?

二、检测预习,扫除障碍

1、识记生词,开火车读一读。

召集   商议   允诺   隆重  约定 胆怯   推辞   渑池

鼓瑟  击缶    诸位   廉颇   蔺相如    和氏璧  上大夫

上卿    无价之宝     理直气壮  完璧归赵  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  负荆请罪  同心协力 

2、理解生词,全班交流。  

三、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做上标记,再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先了解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的方法,必要时给予方法指导。让学生试着抓课文每一段开头、结尾,跳着读课文,缩短浏览时间。

询问学生给哪篇课文列过小标题。强调列小标题的方法:或以时间、或以地点、或以人物、或以事件为中心去浓缩内容

2、 全班交流。

3、 指名板书,齐读小标题。

     四、分清因果,练习表达。

     1、思考:将相和好体现在哪个小故事中?为什么要写前两个故事呢?

2、 默读课文,明晰“负荆请罪”的起因、经过、结果。

3、 通过三种方式练习复述。

      1)起因:           经过:            结果:        

      2)“因为……所以……”

      3)“之所以……是因为……”

     五、布置作业,巩固表达。

      用上面的三种方式说一说“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两个小故事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浏览,直击冲突处

1. 板书课题后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结合课文内容,把课题变成一句话说一说。

2.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把直接叙述将相失和原因的句子找出来。

先了解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的方法,必要时给予方法指导。先理解什么是“将相失和”,再快速从课文中找直接叙述“将相失和”的句子,有目标地跳着读,缩短浏览时间。

 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3、品读第一句话

1)廉颇说了几句话?你认可哪一句?

资料补充:理解“攻无不克 战无不胜”: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一开始就对这两个主要人物进行了介绍:廉颇是赵国优秀的将领。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担任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任命为上卿。于是廉颇以他的勇猛善战而闻名于诸侯各国。

课文理解,“立下了许多大功”:大将军廉颇带着军队送他们到边界上,作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

他知道廉颇已经在边境上作好了准备,不敢拿赵王怎么样,只好让赵王回去。

蔺相如是赵国人,做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二人最初的地位悬殊较大。蔺相如从一介布衣升为上卿,可谓平步青云,廉颇对此很不服气。所以,才会愤愤不平。

2)谁来读一读这句话?大家从他的朗读中听出了什么?(读出不服气、居功自傲)

二、辩论,识准文中人

(一)谈话:廉将军还说了什么?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为蔺大人辩护。

(二)引导学生交流时学会品读和表达:

品读和快速浏览恰恰相反。关注每一个字、词、标点,试着去换一换、比一比、去掉等方式体会人物的形象。

通过谈观点、找内容、说体会来练习表达。

  幻灯片辅助:我(同意   不同意)廉将军的观点。我从第    段的句子“        中感受到蔺大人靠的不仅仅是一张嘴,而是他的            (概括人物品质的四字词语)

(三)相机板书蔺相如的品质。

1、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紧扣“如果……就……”这两个假设,体会蔺相如临危受命时胸有成竹的承诺——要么以璧换城,要么完璧归赵,感受蔺相如的机智、胸有成竹、深谋远虑

2、 “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引导学生思考蔺相如为什么会这样说?秦王能信吗?从而体会这一做法的必要和机智。

3、“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置生死于度外的豁达,宁可玉碎,不可瓦全的大无畏精神

4、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我送回和氏璧赢取了充足的时间,足智多谋,舍生忘死的表现。

5、“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

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国家的尊严,蔺相如铤而走险与秦王进行了机智勇敢的斗争,既做到了完璧归赵,又使秦王处于被动的局面,为赵国立了大功,受到了赵王的重用,封他为上大夫。

6、“请您为赵王击缶。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引导学生紧扣“生气极了、拼、逼”感受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尊严不顾一切、视死如归的气魄。

蔺相如靠的仅仅是一张嘴吗?他靠着聪明才智、机智勇敢和不畏强暴的精神维护了国家的尊严

(四) 蔺大人是如何应对廉将军的不服气的呢?你对蔺相如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用换一种说法,理解蔺相如心胸宽广,顾大局识大体爱国精神

(五) 廉将军听了蔺大人的话,又是什么反映呢?

(六) 理解将相和好的真正原因。

三、总结,学习人物的描写方法。

1、谈话:快速默读我们勾画、批注的句子,想想我们是从人物的哪个方面让人物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呢?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2、简介

这就是《史记》,通过为人物写传的形式来反应历史,成功描写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  

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耗尽毕生的精力完成的一部长达512万字的历史巨著。该书按时间顺序记载了自黄帝到汉武帝前后3000年间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中还有许多熠熠生辉的人物,千古流芳的故事。

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伟大诗人屈原,西楚霸王项羽等精彩故事都在其中。

想了解更多的历史及人物吗?同学们,快开启中国名著之旅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