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包饺子》教学设计
(2012-12-20 15:06:28)
标签:
杂谈 |
分类: 课堂内外 |
《学包饺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包饺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欣赏花样饺子的图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2、学生能描述出老师和自己包饺子的过程,做到言之有序,用此准确,生动形象。
3、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说真心话,吐真情。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发兴趣,做好铺垫
1、师:“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我们二年级下册我们学过的这首小诗歌大家还记得吗?同学们,明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冬至节了。每到这一天,我们北方人总爱吃——,知道为什么吗?
2、交流资料。
3、谈话导入:听完了这个故事,我想大家肯定对包饺子充满了兴趣。你会包饺子吗?想不想与老师、同学们一起包饺子。今天,我们就来开展一次学包饺子闯关比赛,怎么样?
二、组织活动,闯三关。
1、第一关“火眼金睛”,要求同学们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老师包饺子的过程说一说。
(1)老师示范包饺子过程。
(2)包完饺子后,师:老师包完饺子了。刚才我看见同学们可是看得入了迷了。那谁来说说我是怎么样包饺子的?请生说。
(3)引导学生运用“首先……然后……接着……最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来讲述老师包饺子的过程,那么会让人听得更加清楚明白些。可生生补充。(板书:关键词语和按顺序。)
2、第二关“能说会道”,运用恰当的动词把老师包饺子的过程说具体。
(1)鼓励学生仔细观察,把老师怎么样做饺子的动作看仔细。(板书动作词:拿、沾、舀、放、捏、合……说细致)
(2)引导学生将顺序和动词结合起来运用。
3、第三关“浮想联翩”,观察饺子皮及饺子的大小、形状,运用比喻或拟人等修辞手法把老师包饺子的过程说得更生动一些。(板书:有的像……有的像……用修辞)
三、欣赏图片,激发创新思维。
四、第四关“动手实践”
1、小组合作包饺子。
2、比一比,相等时间内那组包得的饺子质量高,数量多、形状漂亮。
3、给最具特色的饺子起名。
4、交流展示本组最具特色的饺子。
五、第五关“妙笔生花”
按照一定的顺序,运用恰当的动词,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本组成员包饺子的过程用一段话写生动,写具体。
六、总结
宣读闯关比赛结果。
板书:闯关比赛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