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天津-北开渡口

标签:
天津大学天津派璞保温管赵武芝旅游 |
位于北运河上的北开渡口,始建于乾隆时期,是连接东西两岸的要冲,因临近窑洼炮台,改名为炮台渡口。1919年,著名的恒源纱厂建成后,习惯称为恒源渡口,又因北侧紧邻新开河耳闸亦称耳闸渡口。尽管后来渡口改为浮桥,但人们还是习惯称为“渡口”!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北开渡口失去了其原有的功能,2011年11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下图1:
是的,岁月静好。
总总想来,这是一份难得心情,尤其是在钢筋水泥的年代。
渡口的一端是曾经的恒源纱厂、河北新区,另一端是三条石、北营门,天津近代工业的起源。时过境迁,物换星移,随着河流上下游河流的兴建,渡口逐渐终结了自己的使命,但也恰好远离了城市里的那份喧嚣与浮躁。
古旧的浮船、参差的木板、斑驳的栏杆,还有那参天的古树,黎明时开渡,夜半后落锁,偶有行人经过,偶有车辆缓行,时间在这一刻仿佛便是永恒;曾经的千帆掠影已不在,而今只有这如斯的河水,陪着这终将逝去的渡口,还有,那零星的行人。
上游,津浦铁路机车的汽笛声将我们带到工业时代;这里,一位蹒跚老人口中的恒源渡口又将我们拉回无法忘怀的过去。现代文明,城市历史,在这里交相辉映,循环往复,以至永恒。
二零零七年的某个夏天,夕阳西下,岁月静好。
下图2:
下图3:
下图4:
下图5:
下图6:
下图7:
下图8:
下图9:
下图10:
下图11:
下图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