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http://ww3/large/6ad5c45dgw1es760yeumdj20m80m8n0g.jpg
我在飞往伦敦的航班上敲完了整本书的最后一个字。客舱已经调暗灯光很久,邻座的大叔把头埋在薄毯里,已经发出轻微的鼾声。舷窗外也是深黑如墨,不知已在航程的几分之几。
这是寻常旅程中的寻常瞬间。伴在身边的是提前打印的采访资料、行程单、IPOD和笔记本电脑,也许还摊着一本书,在忙碌的间隙继续阅读。时差已经不是那么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杯香槟酒,几首歌,或者刻意躲掉飞机上的一顿饭,时区就可以加快漂移。
退回去三年,我还坚持跟学弟学妹讲:如果你真心喜欢旅行,千万不要来做旅行编辑(或者可以自动延伸到旅行行业的某个岗位)。工作的紧张和压迫感会迅速地侵蚀掉享受旅行的本能。你会发现闲适地,不抱有任何明确目的的状态不会再有,而是时刻被一种饥饿般的掠食感取代。我的主编Annie曾经形容过,称职的旅行编辑在时间有限的行程中应该像头饿鹰,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激发旅行灵感的线索。当然,这不包括在晚上了整天的采访之后,窝在房间的写字台前继续赶稿的时候。当年的演讲PPT中,一张密密麻麻的行程单让很多心有期冀的人面露难色。我们往往都中了自己想象的毒,却忘记去再想一步,让你委身的工作,需要你付出什么。
如今因为《偏偏是旅人》,我在准备另一个系列的演讲。不知当年的学弟学妹如今身在何方,但我依然很想请他们回来,然后告诉他们。上次的我讲得过于简单,过于圆滑,并且过于世故。“不要把爱好作为职业”是隐然的共识,这就如同不能像经营事业一般经营爱情。在面对喜好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是顾着情感的倾向,而少有作出理智的抉择。但至少请注意一点,如果自视极为勇敢,仍然不妨跨前一步,接受类似“冰与火”的煎熬。如何同时在继续工作的专业性和维持对旅行的喜好中保持平衡始终是难题,但如果决定承担这份纠结和苦楚,依然是有路的,只不过荆棘密布,有时浓郁得会遮住方向。所以,善于钻营的人,一般都不会成为真正的旅人:他们从无执念,怎样都行。而一个聪明的旅人,不必受制于执念,却要保着那点执念的火不会熄灭。这令人哭笑不得、欲舍还休的执念,恰恰是让我们一直行走的理由。
这本书中所有的记述,都是我在过去十年中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十年的旅程,不长不短,那些散落在世界四处的遇见和离散,依然存着温度、期冀、伤感,和寄托。我只是把它们记录下来,把你我的一段时光,好好安放。
——《京都:一切都在慢慢美》
“为什么在翻修的时候不设个行李通道呢?或者将电梯移到这里?”我听到有客人轻声抱怨。
门童耸耸肩:“我不知道,女士。但我肯定,那不够美!”
谢谢一路爱的人,恨的人;谢谢一路支持和陪伴的伙伴:这是我给你我的礼物!
预售地址:当当:http://t.cn/RAgU4K8
欢迎来微博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