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嘉名胜——东蒙山摩崖石刻“天然画屏"

(2017-04-14 00:01:30)
标签:

旅游

乌牛东蒙山

摩崖石刻

名医

张亦圣

分类: 金石
名医诗人张亦圣

       永嘉县乌牛有东蒙山,东蒙山俗称乌牛纂,坐落在瓯江之滨。风光秀丽,北接层峦叠嶂的括苍山,向西翻山越岭可达南宋状元龙图阁学士王十朋的读书处胜美尖,向东遥望东海。这里森林密布,古洞清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之一。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历了雁荡山后专程来此度夜。
       东蒙山又是道教名山之一,素有“浙南第一洞天”之称。天然道观座落在东蒙山风景区中心,依山而建,四周悬崖陡壁,树木葱郁,风景优美,犹若仙境。东晋著名道学家葛洪就曾来此炼丹。陶弘景、林灵素等道教祖师也曾在此修行。
       东蒙山除了亭台楼阁,还有众多摩崖石刻,历经数百年成就。
       近代石刻主要为上世纪八十年代东蒙山中兴时期及本世纪初所为。
       从三天门到道观中途有“中兴亭”,六角形,混土结构,内设坐槛,外砌栏杆,系上世纪一九八七年(丁卯年)七都镇夏包南先生助建。
http://s12/mw690/001XhTC6zy7ahj1EpZN0b&690

http://s12/mw690/001XhTC6zy7ahj4Pdcnbb&690
        “中兴亭”靠山崖处有众多摩崖石刻,“天然画屏”、“佛”、“龙”等。
       其中佼佼者为“天然画屏”石刻,系在原岩上于庚午年冬(1990年)刻就,四个大字老道挚着,赋予神韵,遒劲有力,反映着书法家的深厚功底和镌刻者的精湛工艺。摩崖石刻资助与书法一并出自本地名医、诗人张亦圣先生之手。
       张亦圣先生(1928-2001)字崇筹,名川楝子,永嘉乌牛河口岙人士。省立温州中学毕业,一生从医,初随名医大儒池仲霖及林希贤学习中医内外科,继随法国医学博士张志邦、齐鲁大学教授周德明学习西医临床各科,后经国家全面考核审定被授予高级医师技术职称,曾任仁溪医院院长。多篇学术论文先后发表于全国性医学杂志刊物。晚年广交各界诗友,为温州诗词学会成员、永嘉县诗联学会成员。
       张氏祖籍河南南阳,由福建迁永嘉永嘉场,明嘉庆至万历年间迁河口岙。
       张亦圣先生故居。
http://s9/mw690/001XhTC6zy7ahjsLIxyf8&690
        张亦圣先生故居门台。
http://s7/mw690/001XhTC6zy7ahjuxDeec6&690
       张亦圣先生硬笔书法。
http://s3/mw690/001XhTC6zy7ahjwSD8Ce2&690
       张亦圣先生先后出版医学专著《张亦圣诊疗随笔》、诗集《忘忧草》、《冰室之音》、《敝帚集》等书籍。
   《张亦圣诊疗随笔》封面题字苏渊雷、审阅王敬身、邵向云。
        《忘忧草》封面设计林曦明、封面题签钱君匋、封底篆刻吴思雷。
http://s10/mw690/001XhTC6zy7ahjJFTT399&690
       温州诗坛泰斗王敬身先生为张亦圣先生题“冰室之音”。
http://s4/mw690/001XhTC6zy7ahjM4jw7d3&690
        林镜平先生题辞“载誉高师”。
http://s15/bmiddle/001XhTC6zy7ahjQbOp09e&690

        乌牛河口岙后山上山步道及“卧龙亭”。
http://s3/mw690/001XhTC6zy7ahjWz8xc92&690

http://s10/mw690/001XhTC6zy7ahjYZKNH79&690
        林曦明题“卧龙亭”、联“四面云山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张亦圣撰林曦明题)。
http://s3/mw690/001XhTC6zy7ahjZ9ECC62&690
        林生白撰并书联“重雾轻烟古寺沧桑明世事,丹枫绿檜新亭景色怡神情”
        金嵘轩书联“如能性泼为吾友,升解心灵是我坷”(金嵘轩题净冰学棣温州中学毕业)
        卧龙亭旁有张亦圣先生墓地。
http://s11/mw690/001XhTC6zy7ahk6f6Nsba&690
        张亦圣先生夫人季氏,出身青田名门望族,出生地青田县高湖老宅,现为青田县文物保护单位“季氏民宅”。
 附——相关人物简介:
       苏渊雷(1908-1995)原名中常,字仲翔,晚署钵翁,又号遁圆。浙江省平阳玉龙口人(现为苍南县钱库镇人)。曾任上海世界书局编辑所编辑、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国文讲席、中国红十字总会秘书兼第一处长等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专治文史哲研究,对佛学研究独到,尤洞悉禅宗。主要著作有《名理新论》、《玄奘》、《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等。被誉为“文史哲兼擅,诗书画三绝”。已刊著作三十余种,论文百数十篇。被人尊称为“平阳三苏”(即苏步青、苏渊雷、苏昧朔)。
       王敬身(1905-1992),字景逊,号逊庵。温州市人,幼承家学,湛心辞章。弱冠从同邑儒医、陈虬的入门弟子刘玉如学医,得其枕秘。后从职于闽南漳州,复游宦洛阳,曾任国民政府考试院诠叙部专员。抗战间入四川嘉州乌龙山复性书院,受业于马一浮大师门下,精研哲学与文学。战后东归,不久返温行医,并设席讲学,阐扬诗教。著有《中国文学源流概论》《诗学丛谈》《诗法指要》《逊庵诗集》《逊庵医案》等多种。
       邵向云:1935年出生,浙江温州人,主任医师,教授;1959年毕业于浙江医学院医学系;曾任永嘉人民医院院长、温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副院长兼传染料主任;农工党温州市委会主委、名誉主委、温州市政协副主席,浙江省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寄生虫病学组成员、浙江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理事,肝病学分会副主委;荣获浙江省医学会“终身成就奖”。
       林曦明(1925-),原名正熙,号乌牛,浙江永嘉仁溪乡(现乌牛镇)洪山村西山自然村人。擅长中国画、剪纸。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剪纸学会名誉会长、美协上海分会理事、吴昌硕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林风眠艺术研究协会副会长、上海现代书画研究会会长、上海中国画院一级画师(教授)、上海大学特聘教授,上海水乡书画院名誉院长、浙江画院特聘画师等。作品有《红梅时节》、《水满鱼肥》、《太湖之歌》、《漓江雨后》、《故乡》、《晚泊》、《山童》、《牦牛图》等入选全国美展,荣获国际大奖,世界杰出贡献奖,二十世纪成就奖等。出版有《林曦明画集》、《林曦明剪纸选集》、《林曦明作品选集》、《林曦明诗集》等。
       钱君陶(1907-1998)浙江桐乡屠甸镇人,名玉堂、锦堂,字君陶,号豫堂、禹堂、午斋,室名无倦苦斋、新罗钱君陶山馆、抱华精舍。著名书法家、画家、篆刻家、书籍装帧家。曾任西泠印社副社长、人民音乐出版社副总编、华东师大教授、中国美术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文艺出版社编审、上海市政协委员;他一生治印两万余方,上溯秦汉玺印,下取晚清诸家精髓。 他是一位诗、书、画、印熔于一身的艺术家,创作有《长征印谱》、《君长跋巨卯选》、《鲁迅印谱》、《钱君陶印存》、《钱君陶书籍装帧艺术选》等数十卷 。
       吴思雷(1939-2002)笔名渊默,号游艺斋主。浙江乐清人。一九五八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在温州市从事美术教育工作数十年。浙江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诗词学会会员、浙江省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温州市书法家协会顾问。一九九零年被聘为孔子故里书画院画师。一九九二年十月起任温州书画院画师。擅长中国画,尤工山水,书法则以篆籀见长,并潜心研究画史画论,颇多建树。著作有清笪重光《画筌》注释单行本和清龚贤《画诀》标点单行本。
       林镜平(1900—1997)浙江瑞安人。医学专家、外科一级教授、温州医学院首任副院长、温州医学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曾任浙江省第三届人大代表,第四届省政协委员,被连选为温州市第一、二、三、四届政协委员、副主席。农工民主党温州市委第三、四届主任委员,第六届名誉主任委员。市科普协会主席,市科协科技顾问、荣誉委员。中华医学会温州分会副理事长,市红十字会副会长等职。于建国初期当选为温州市第一、第二届武术协会主席,以后历届名誉主席。 他热心温州地方文化事业,1950年、1980年,他两次将家传明、清名人书画等130多件捐赠给温州文管会。
       池仲霖(1871-1947)字源瀚,又名虬,晚号苏翁,永嘉人,生于清同治十年,曾为清孝廉,福建崇安、松溪、平潭等县知事,晚年退身仕途,以医为业,为温州名医。1926年建立“温州国医国学社”于温州,所办学校,重视国学与中医的密切关系,强调掌握“国学”是学中医的基础。学校学制3年,分住读、走读两班,每班20人。上午授课,下午治疗实习,晚上讲授国学。课本采用《伤寒来苏集》、《温病条辨》、《世补斋医书》等较通俗的中医著作。1947年,池氏逝世,学校停办。1932年审正温州药业同业公会刊行的《修正丸散膏丹配制法全集》,并为之作序,该书为当时温州五县医药界公认的标准工具书。1936年创办 “温州美术学社”。
       金嵘轩(1887-1967),原名金桐熙,又名金嵘,瑞安林垟人,著名教育家。1906年初,东渡日本求学。在留日期间,逐渐形成了“科学救国”、“教育救国”和“做教育工作者”的思想心愿。从此,金嵘轩就将自己的一生投身祖国的教育事业。留日归国后担任了浙江省立第十中学校长,后又应商务印书馆之邀任《教育杂志》编辑。在他任职省教育厅科长期间,因省立十中负债累累,毅然变卖家产良田200亩偿还校债。从教育厅离任后,先后在江苏省立镇江中学、浙江瑞安中学、浙江温州师范学校、福建省立师范学校任职。19387月,金嵘轩等发起创办永嘉私立济时中学,受聘为校长。1946年再次任温州中学校长,1948年第三次出任温州中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出任温州市副市长,兼任温州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温州师范专科学校首任校长,浙江省人大代表,温州市政协常务委员,民盟温州市委主任委员,民盟省委副主任委员。1967109日,金嵘轩在温病逝,享年80岁。在温州中学和他的家乡林垟,为他塑像立碑建馆。
        (人物简介采编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